由于有这么一个反派杀手,飞车追逐戏也被“污染”了。这个电影系列其中一个标志性桥段就是飞车追逐戏码,主要特色是杰森通过快速学习路线图,巧妙运用地形与车流,聪明而不失刺激地逃离敌人(包括不明真相的警察)的追捕。到了《谍5》,由于是地点缘故(美国拉斯维加斯),小路没有,只有大段大段的直路,所以除了顺着车流追逐,就只有逆向行车来追逐,设计的板斧不够多。

由于反派杀手“asset”是一个没有准则的亡命之徒,于是骑劫一辆特警队的装甲车,途中迎面铲飞多辆路面上的无辜汽车。这种下三流的招数,不应该出自高手之手。哦对了,“asset”并不是懂得“精准打击目标”的真正行家。最后连杰森自己也犯傻,开车跳到对方的那辆装甲车上面,还差点送了命。这样的判断能力,完全不是杰森应有的表现。
说到这里,不得不怀疑导演,来自英国的保罗·格林格拉斯(Paul Greengrass),是否黔驴技穷。需要赞扬的是,出自同一位导演的《谍2》和《谍3》都很好看,无论谍报情节与动作戏码都很精彩,还一度引领电影近身格斗的潮流。

不过,《谍3》也已经是2007年的电影,这9年间,谍战电影出现了新的发展,譬如有别于旧风格的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主演的007电影和西装革履的绅士特工电影《王牌特工(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这些谍战电影都开创了自己的特色。

除了谍战,近身格斗电影原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印度尼西亚电影《突袭(The Raid)》系列。《突袭》系列所展现的近身格斗的精彩程度,恐怕难以超越。经过了9年时间,观众已经感受到相关电影要素的进步,再加上是《谍5》是“杰森·伯恩”这个角色多年后的回归,观众的期待值自然会更高。不过,导演乃至整个团队似乎没有意识到继往开来再创新的重要性,让电影变得“不进则退”。
以上提出了一些对于《谍5》的一些问题,找到了问题,自然就能找到对症下药的办法,而大部分问题的解决办法都比较显而易见。至于说到“演员打不起来”,也许是时候让杰森休息一下了,在这个电影宇宙(系列电影流行说法)中,重新培养一位特工悍将出来承担主角的重任。据闻环球影业邀请了“巨石”强森来当新一代有别于杰森的主角,看来电影公司的确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希望这个系列能够恢复当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