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汽车后视镜将成历史?周董的《一路向北》就不好唱了

汽车有实话 2019-05-03 09:59:36
25

“后视镜里的世界,越来越远的道别。”——《一路向北》


在电影《头文字D》中,周董的这首歌唱出了一种车手的无奈。在激烈的比赛中,一位位对手都从后视镜中远去,而随之远去的还有自己的女朋友,只因“车手不需要女人”。


然而从上海车展回来后,车叔便哼不出这首小调了,因为到未来了,周董的这首歌就不好唱了,因为后视镜这个玩意儿可能要“消失”了。


比如这辆阿斯顿马丁的拉共达新境概念车,它的后视镜看起来就像是洗澡用的花洒。实际上这是电子后视镜,在“花洒喷水”的地方,安置了一个摄像头,用来拍摄后方的情况,然后将图像传递到车内。



这是汉腾的RED 01概念车,预计在未来量产。这辆车的后视镜已经变成了一根棍子了,棍子上有两枚摄像头,和如今的双摄手机一样,成像效果可能会更好。


这辆车是大众ID Roomzz概念车,作为大众ID家族的新成员,它在上海车展上可以说是全球首秀。很不巧,它的后视镜也是一根小棒棒。



这辆车是斯柯达VISION iV概念车,它的后视镜依旧采用了摄像头加内部屏幕的组合。


来自南加州的KARMA公司在车展上带来的这款SC1 Vision概念车,使用了一个非常小的电子后视镜,丝毫没有破坏跑车整体的外观,看起来非常协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概念车大多都会一一量产,传统的玻璃后视镜转变为电子后视镜,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更加遥远的未来,也就是自动驾驶技术非常先进的时候,汽车已经不需要人来驾驶了,此时,无论是传统还是电子后视镜,都已经没有安装的必要了。后视镜的作用便是方便驾驶者来观察后方情况,确保安全驾驶的。既然不需要人来驾驶,那后视镜也没什么必要了。


其实,后视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未来“消失”的过程。


在汽车诞生之初,汽车是没有后视镜的,司机在驾车时,需要时不时扭头来看看车后,有没有撞到什么老太太之类的。在1906年的时候,女赛车手多萝西·莱维在《女人和汽车》手册上提到过使用一面镜子观察车后情况的想法,不过由于当时街上的车开不了多块,也不易发生危险。放镜子显得有点多余,这个想法没有引起多少重视。


到了1911年的第一届印地500汽车比赛中,美国Marmon公司的工程师兼赛车手瑞·哈罗恩就鸡贼地在自己的赛车上安装一面镜子,这样就不需要在领航员来观察路况了。赛车减少了一个人的体重,结果可想而知,直接夺冠。


取得冠军的方法受到重视,于是更多人使用这个方法。赛场上的后视镜千奇百怪般涌现,但在赛场外,依旧没有汽车使用后视镜。直到1921年,一位名叫Elmer Berger的发明家获得了汽车后视镜的专利,将之命名为“COP-SPOTTER”,并在自己的公司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后视镜才正式诞生。


早期的后视镜只有驾驶员一侧才有,后来因为看起来不大美观,于是两侧都有。镜面则都是平的,后来才逐渐发展为曲面镜,并且两侧的后视镜曲率不一样,这样可以使得远近不同的后视镜在驾驶者看来非常自然。现代,随着电气化技术的发展,电子后视镜诞生了。


与传统后视镜相比,电子后视镜的视野更加开阔,可调范围更大。如果后车开启远光灯,最起码电子后视镜不会让你感到“钛合金狗眼已瞎“。搭配上夜视摄像头,电子后视镜即使在雨天的晚上也能够很清晰显示后方情况。由于电子后视镜通常比较小(由上车展图可知),这就大大降低了汽车的风阻系数,有助于减少油耗(未来可能是电耗)和风噪。


这么多好处,你说电子后视镜好不好呢?当然好,要不日本国土交通省怎么会在2016年的时候,就允许以摄像头和显示屏替代后视镜的“无后视镜汽车”上路行驶呢!而雷克萨斯在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在日本发布了第一款无后视镜的量产汽车——ES300h。当然,这个电子后视镜是可选配置。到更远的未来,除了电子后视镜以外,更加强大的360度环绕式全景影像诞生,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车叔总结 :结合这段时间各个车展上一众概念车使用电子后视镜的情况,车叔基本上可以大胆推测,未来几年内,这种电子后视镜将会变得常见了。届时,周董的歌可能要这么唱了——“屏幕里的世界,越来越远的道别”。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