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習於蛙泳者 , 為何自由式會這麼難以學成 ? 在習於蛙泳 20 年後, 1986 年我終於學會了自由式 , 曾經苦思過這個問題. 我的答案是 , 因為這兩種游泳法用力的方式是南轅北轍 , 所以習慣蛙泳者學習自由式時障礙重重 , 尤其是腳的動作.
游泳初學者 , 很容易體會踢腳就可前進 , 把頭冒出水面就可換氣 . 只要手腳的節奏配合 , 蛙泳就不成問題 . 但是自由式完全是另一回事 , 雖然用手滑水前進是很容易理解 , 可是為甚麼要這樣踢腳 ? 踢了老半天都快抽筋了 , 怎麼都沒前進 ? 或者換氣為甚麼老是會吃水 ? 尤其最難以接受的是 , 公尺 都快沒頂了 , 為甚麼有人可以自由式一游就是幾公里 , 而且一點都不累 ? 原因是 - 蛙泳者學自由式時 , 大都不了解自由式最重要的關鍵 平衡 . 研究指出 , 自由式踢腳產生的前進力量只佔 10%, 可是踢腳卻非常重要 , 因為它是維持身體平衡穩定的主要方式 , 就好像跑步時雙手的擺動 . 偏偏自由式的踢腳與蛙式施力的方式完全不同 , 所以蛙泳者學習自由式時 , 踢不到兩下腳就累了; 平衡穩定作不好,就無法順利游自由式 . 所以要學好自由式第一關就是

改正踢腳的方式 .  蛙式踢腳的用力與跑步類似 , 是往後蹬 ; 自由式踢腳是由大腿和臀部帶動 , 腳掌要壓平 , 小腿和膝蓋完全不用力 , 腳踝要保持柔軟 . 由於水的阻力與關節結構的關係 , 大腿往下壓時 , 膝蓋會自然彎曲 ; 大腿往上提時 , 膝關節自然會是直的,踢水深度約 50 ~ 75 cm . 動作如 Youtube 的影片所示 : 再強調一次 , 蛙泳者學自由式最大的問題是用小腿踢水 , 由於支撐點在臀部 , 小腿用力比大腿用力的力臂長很多 , 所以抗力矩很大;加上小腿比大腿瘦弱 , 所以用小腿踢水 , 一下子就掛了 . 所以一定要由大腿帶動踢水 , 兩腳要放鬆 . 如果一直學不起來 , 就用分解動作如下列影片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nZNVC4T0p0&feature=fvw

踢腳的要領就是大腿帶動,才不容易累. 如果是小腿用力踢,不到數十公尺就快抽筋了.所以當妳可以踢很長的距離時,就是掌握了要領. 游自由式時,身體會轉動,所以踢水時,也要體驗身體的旋轉. 這裡有更多的踢水練習方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OsfFjdnzG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Bv6sUfum68&feature=relate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qN3D7YCbZg&feature=channel
正確動作可參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uO28jR2-44
已掌握踢水部份要領後,踢水的練習也要跟著升級,請參考這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qN3D7YCbZg&feature=channel
此練習稱 六踢交換 ( 6-Kick Switch) ,分三個狀態: 右手在前側向踢水,雙手在前正向踢水,和左手在前側向踢水
說明如下:
1. 吸一大口氣,選擇一手在前,並側向踢水約六下.
2. 後面的手往前入水,轉換成雙手在前,正向踢水約六下
3. 划水轉成另一隻手在前,側向踢水約六下
4. 前面的手稍向下壓,並轉頭換氣,腳仍然持續踢水
5. 換氣後,續接步驟 1,但方向恰相反.
注意換氣時,前面的手掌要下壓一下,以提供浮力,免得吃水(影片中 1:13  和 1:19),且是轉頭換氣而非抬頭換氣.
此練習讓我們了解自由式的過程中,身體在兩側來回旋轉,雙腳踢水也會跟著轉向,以維持穩定. 左右旋轉有助於身體成筆直流線型,也方便兩側換氣,脖子比較不會酸痛. 作自由式的練習時,一定要沉著,不要慌忙地做動作,順順地來 ,就會抓到要領.
不能下水的話,可以做陸地練習,請看 Youtube 的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PoVplJA_mc
如果妳有一個彈力球,就可以在家練習踢水了.
將脛骨放在球上,大腿帶動踢水似地擺動,不強調踢球.
注意穩定,不小心的話,很容易摔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