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一些大型共享经济公司能对用户的手机、地址等关键信息加强保护。比如,对于用户的手机号,其实可以像刷卡信息一样进行“加星号”处理,从而减少用户被骚扰的可能
6月22日上午,乘客董女士通过滴滴平台打了一辆快车。当天中午,快车司机就给董女士发骚扰短信、打辱骂电话,指责董女士给其一星差评,并予以威胁。
无独有偶,5月底,四川的王女士给优步司机低星评价后,也收到了专车司机发来的一连串威胁和骚扰短信。
“他掌握了我的电话和大概住址,我很担心他对我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董女士的话,道出了乘客们的担忧,更直指专车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
网络约车作为一种技术创新,其优势之一就是利用大数据收集信息进行调配,但新技术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需要使用者提供相应信息。比如,对乘客来说,平台方会收集乘客的姓名、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定位等信息,在支付环节则会收集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等信息。此外,为了提供更快捷的服务,有的打车软件常推荐用户在云端保存家庭、单位等常用地址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恶意者使用,就会造成前文出现的骚扰情况。
因此,笔者建议,有必要再增加一些措施,对手机、地址等信息进行保护。比如,对于用户的手机号,可否像刷卡信息一样进行“打星号”处理,司机和乘客要沟通,必须通过一个第三方拨号平台进行,且交易结束后就无法再查询到相关号码。这样,就避免了后续骚扰发生的可能。
进一步看,不仅仅是网络约车公司,很多提供共享经济服务的公司,都涉及手机与住址的信息,都存在类似的风险,希望一些有条件的大型公司能加强对关键信息的保护,让共享经济在给我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不会增加更多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