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听遍四十种汉语方言
中国地大物博,语言资源也极为丰富,很多南方地区更是“隔山不同音”。尽管普通话已在全国广泛推广通用,人们还是对神州大地五花八门的方言差异津津乐道。当你看到人们谈起上海话的“吴侬软语”,温州话的晦涩难懂,如果能有机会亲耳听到这些方言,你的印象一定更为深刻。于是特地在此奉上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方言音库》所收录的40个方言点的长篇语料的录音供参考。
语言学家一般把汉语各种方言分为七大类:官话,吴语,粤语,闽语,客家话,赣语,湘语。《现代汉语方言音库》这套书收录了20个官话方言: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南京,合肥,郑州,武汉,成都,贵阳,昆明,哈尔滨,西安,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太原,平遥,呼和浩特;6个吴语方言:上海,苏州,杭州,温州,歙县,屯溪;3个粤语方言:广州,南宁,香港;6个闽语方言:厦门,福州,建瓯,汕头,海口,台北;2个客家话方言:梅县,台湾桃园;1个赣语方言:南昌;2个湘语方言:长沙,湘潭。
这里展示的录音的朗读材料是许多语言学家做田野调查时会使用的语料,即伊索寓言《北风与太阳》。语言学家把故事解释给发音人听,然后发音人用被调查的方言复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普通话版本如下:
有一次,北风和太阳正在争论谁比较有本事。他们正好看到有个人走过,那个人穿着一件斗篷。他们就说了,谁可以让那个人脱掉那件斗篷,就算谁比较有本事。于是,北风就拼命地吹。怎料,他吹得越厉害,那个人就越是用斗篷包紧自己。最后,北风没办法,只好放弃。接着,太阳出来晒了一下,那个人就立刻把斗篷脱掉了。于是,北风只好认输了。
下文将按照之前的顺序排列介绍该40个方言点。每个方言点会附上《北风与太阳》的IPA记音以及朗读录音。
官话
2. 天津话
3. 济南话
4. 青岛话
5. 南京话
6. 合肥话
7. 歙县话
8. 屯溪话
9. 郑州话
10. 武汉话
11. 成都话
12. 贵阳话
13. 昆明话
14. 哈尔滨话
15. 西安话
16. 银川话
17. 兰州话
18. 西宁话
19. 乌鲁木齐话
20. 太原话
21. 平遥话
22. 呼和浩特话
吴语
23. 上海话
24. 苏州话
25. 杭州话
26. 温州话
粤语
27. 广州话
28. 南宁话
29. 香港话
闽语
30. 厦门话
31. 福州话
32. 建瓯话
33. 汕头话
34. 海口话
35. 台北话
客家话
36. 梅县话
37. 台湾桃园话
赣语
38. 南昌话
湘语
39. 长沙话
40. 湘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