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中变调是怎么一回事?

普通话中变调是怎么一回事?

No.1 什么是“变调”

我们声调的表现十分复杂,声调在单音节的孤立状态和语流的连续状态中会有很大的不同。在单音节的孤立状态,声调有稳定的调值。在连续发音的语音环境中,由于语音之间的相互影响,声调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变得不那么稳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变调”。

两字组合是汉语音节组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汉语句子结构中最常见的单位。四种声调可以组成16种声调搭配模式。


No.2 3声的变调

3声如果作为词语的末尾,是不会受到发音干扰的,会保持原调,但如果它后面跟着其它字,三声就会产生音变。而3声会产生三大类的变化:

第一种,3声出现在1、2、4声之前,应读成半上,调值标号不再是214,而是211。比如:简单、补充、好人、语言,这就是一种音变。简字音变,单字不变。

第二种,3声遇到3声,两个3声连读,第2个三声不受影响,但前面的3声应读成2声,调值35,比如“理想”,“理”字音变,“想”字不变。

如果3声仅仅是以上两种音变的话,还是好记也好理解的,关键是第三种情况,如果有三个3声相连的话,该怎么音变呢?这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停顿出现在第1个字后面,第1个字音变为211调值。以“好/领导”为例,“好”字音变为211,降下来以后没有再提上去了,而留下的“领导”二字,就要遵循前面两条标准中的第2条两个3声连用的规则,“领”字会音变为2声35调值。

如果停顿出现在前两个字之后,留下第三个字独立,比如“虎骨/酒”,音变情况是这样的:三个字中第1、2字全都读作35调值。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变调其实是在语流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现象,大部分情况下按照生活中的发声去读,一般来说是不会错的。


No.3 一的变调

“一”的变调,其实如果不是方言音特别重的小伙伴,只要明白有音变的存在,在读到一些音变字时,不要机械照搬,一定要按照原调,而是自然发音,就完全可以了。我们来说一说规律:


1.表序数、单念或词句末尾时念原调 第一名 一、二、三 不管三七二十 一统2.在四声前念二声 一次一万一定一道3.在非四声前念四声 一天 一般一年一起4.夹在词语中念轻声 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

提示:“一”字注音时,如果有音变产生,在标注声调时依然注原调yī,不要注成2声yí或4声yì,毕竟字典上只有yī这个读音。

No.4 不的变调 不的变调和一的变调二者规律很相似。我们来说一说不的变调规律:1.单念或词句末尾时读原调;不、我不2.在四声前读二声:不去、不要、不妙、不对

3.在非四声前读四声:不安、不单、不来、不齐

4.夹在词语中读轻声:好不好、来不来、美不美


No.5 轻声的规律

“不”字注音时,如果有变调产生,在标注声调时依然注原调bù,字典上是没有bú这个音的。我们来看轻声的规律:1.在一、二声后读中调(3度):妈妈、姑娘、苍蝇、窗户、东西、来吧2.在三声后读半高调(4度):好的、奶奶、喜欢、眼睛

3.在四声音节后读低调(1度):谢谢、上头、大方、弟弟

发布于 2022-02-24 19:20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