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分别指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东方国家是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学校的产生是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的一大变革,使得教育从社会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
一、古巴比伦的教育
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由苏美尔人统治期间,发明了楔形文字,即刻在泥板上的文字。为了学习这种文字,成立了一种由专门的人进行文字教育的学校——泥板书院,又称书吏学校。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寺庙学校负责初等教育,教授识字计算等。古代巴比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官吏、神职人员和统治者。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尼罗河丰富的物产资源孕育了埃及文明。古代埃及,为了巩固生产力与抵御外族侵略,形成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初步形成。为了培养能够处理国务能力的人,埃及设立了四种类型的学校,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宫庭学校进行道德教育,是皇家贵族的学校;僧侣学校教授自然科学、祭祀等培养致力于宗教的神职人员;职官学校教授书写、计算和律令;文士学校教授专门知识,是一种私立性质的学校。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古代印度是一个宗教主义、宗教统治色彩浓烈的国家。古代印度诞生有婆罗门教和佛教。《吠陀》是婆罗门教的经典,是一本歌颂宗教崇拜的、表达哲学思想与伦理性的经书。在古代印度,主要是以家庭教育的方式学习《吠陀》,儿童需要花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在家由家长或其他家人诵读学习《吠陀》。后来出现了两种学习教育,吠陀学校和古儒学校,二者都主要教授《吠陀》,古儒学校由助手协助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其他儿童,这种方法为后来英国教师贝尔所袭用,即贝尔.兰卡斯特教学法(导生制)。
另外一种宗教教育是佛教,以记诵、讲解、辩论、自省、践行等方式进行教学,教授给人们宗教道义和伦理道德。佛教中“五明”的观点是指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和内明,分别教授语言修辞、工艺手艺、医学药方、伦理学、宗教哲学知识。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产生了最早的学校,人类教育以东方国家为先。古代文明中都强调了道德教育,具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但是教育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性,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理论开始滞后,教育发展出现过早衰落和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