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新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出炉:均分70,浙江第一,湖南垫底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今天(10月18日)上午,在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对外发布《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根据报告,今年司法文明平均得数为70.0分(满分100分),比2018年上升0.7分。其中,浙江省以72.5分排在第一,倒数第一是湖南省,连续四年排名第一的上海市此次仅居第9。

图为发布的《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

湖南省排名垫底 上海退居第九

据课题组介绍,“中国司法文明指数”(China Justice Index)是国家“2011计划”和“双一流”建设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开发的一种法治量化评估工具。该指数的研发,系通过实地调查普通民众和法律职业群体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用本项目课题组独立收集的最新调查数据,以分解表和雷达图等直观形式显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文明指数排名及其在各级指标上的得分(强项和弱项),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本地司法文明状况的满意度,为全国各地加强司法文明建设提供一面可供自我对照的“镜子”。

此次发布的是第六个年度报告,该报告根据课题组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独立收集的2.4万余份问卷统计分析得出。根据报告,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文明平均得分为70.0分(满分为100分),与2018年平均得分提高0.7分。单独来看,尚有11个省未达到平均分值。

记者注意到,浙江省以72.5分排在中国司法文明指数得分第一名,而在评估中四次排名第一的上海市仅居第9名;北京得分超过平均分,为70.9分,排名第11。湖南省以67.1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垫底。

为何上海排名下降如此之多?中心联席主席张保生解释说,如果没有重大事件发生的话,数据排名应该是比较稳定上升的,课题组查询了上海2019年发生的大事件,上海前检察长陈旭的落马可能是原因之一。

整体而言,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分差为5.4分,相较于2018年最大分差缩小了0.8分,这说明全国各地司法文明的差距进一步缩小。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得分均未达到“良好”(调查组参考“良好”的分值在76分以上)水平,说明各地司法文明建设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图为中心联系主席张保生

“司法腐败遏制”满意度低、现代司法理念还待普及

报告还对司法文明指数设置了10个一级指标,包括司法权力、当事人诉讼权利、民事司法程序、刑事司法程序、行政司法程序等。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一级指标排位中,“司法文化”一栏北京排名第二,“司法公开”排名也较高,为第三。此外,在二级指标“当事人享有获得辩护、代理的权利”这一项,北京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一,说明北京比较注重保障当事人的权利。相应的,“公众诉诸司法的意识及程度”北京也排名第一。

从10个一级指标的平均得分来看,“司法公开”依然得分最高(75.9分),“司法腐败遏制”得分最低(66.501分)。

张保生表示,这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司法腐败遏制”的满意度较低,我国司法腐败遏制任重道远。调查中,对于警察、检察官和法官三类人群,受访者对“警察远离腐败”的评价最为消极,仅得65分;其次是“法官远离腐败”(66.5分),“检察官远离腐败”得分最高(68.0分)。以上3项得分均没有达到70.0分。

针对“司法公开”第一、而“司法腐败遏制”垫底这一现象,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联席主席张文显分析认为,或因我国过去一年来“打黑除恶”的专项行动中,打击司法腐败的力度加大,一大批公安局长、法院院长等“保护伞”的暴露,令公众对司法腐败的遏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课题组还发现,司法文化建设更需弘扬理性。首先,2019年数据显示,“司法文化”在一级指标中排名倒数第三;其次,仅有55.5%(比2018年的52.9%有所提高)的普通公众认为,如果有当人民陪审员的机会,自己有参与法庭的意愿。另外,超过五成(55.5%,比2018年的62.5%有所下降)的公众表示,支持在公众场所举行公捕、公判大会,其中有15.8%(比2018年的23.7%有所下降)的公众表示坚决支持。张保生表示,这说明,现代司法理念的宣传普及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