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亭

湖南省长沙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 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爱晚亭,位于 湖南省 长沙市 湘江西岸、 岳麓山 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爱晚亭。 [1-2]
爱晚亭占地面积50平方米,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内金柱圆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一词,亭正面额朱色鎏金“爱晚亭”匾,系毛泽东而题。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 [3]
1983年,爱晚亭被湖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 2012年,爱晚亭所在地岳麓山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 2013年3月5日,爱晚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20 ]
中文名
爱晚亭
外文名
Aiwan Ting Pavilion
地理位置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登高路58号岳麓山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
全年 全天开放 [18]
景点级别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
免费
占地面积
50 m²
著名景点
二南诗刻 毛泽东题字

目录

  1. 1 历史沿革
  2. 2 建筑特点
  3. 结构
  4. 特点
  5. 3 文物遗存
  6. 4 历史文化
  1. 联赏
  2. 美术
  3. 名称由来
  4. 名人
  5. 5 研究价值
  6. 6 保护措施
  1. 7 旅游信息
  2. 位置
  3. 交通
  4. 门票
  5. 开放时间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爱晚亭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始建爱晚亭,原名红叶亭。 [1]
清同治(1862年—1874年)、光绪(1875年—1908年)、宣统(1909年—1912年)年间,爱晚亭均相继进行过修复。 [6]
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1945年),爱晚亭被毁。
1949年解放后,党和政府曾五次修复爱晚亭。
1952年,爱晚亭重建,时任湖南大学校长李达将亭修建成攒顶宝塔、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丹漆圆柱形状,亭中原置“放鹤”石凳移至他处,李达专函请毛泽东题写了“爱晚亭”三字,并制成红底鎏金匾额。 [7-8]
1956年,爱晚亭再修,岳麓公园管理处于亭内窗棂悬饰黑底描金横匾,上刻毛泽东手书 《沁园春·长沙》 诗句。 [7]
1987年,爱晚亭大修。 [8]
2017年初,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管理处决定对爱晚亭前坪水塘进行治理。4月20日,爱晚亭水塘治理全面完工,三个水塘变得清澈见底,周边进行了配套的绿化改造。 [9]

建筑特点

播报
编辑

结构

爱晚亭雪景 (7张)
爱晚亭平面呈方形,占地面积50平方米。亭边长6.23米,台基高0.4米,通高12米。 [1] 爱晚亭内金柱圆木丹漆,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 [10] 亭顶重檐四披,攒尖宝顶,四翼角边远伸高翘,覆以绿色琉璃筒瓦。爱晚亭八柱支撑,分上下两层,亭角翘首相望。爱晚亭亭台东西两面的亭棂悬有“爱晚亭”金字红匾。 [11]
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远观似凌空欲飞状。爱晚亭亭子东向开阔,只有平地纵横十余丈。衔远涵近,紫翠菁葱,流泉不断,熏染陶然。亭前那方池塘,略有亩许,周边桃柳成行。放眼远眺,皆是枫林。亭前石柱上刻有程颂万所撰的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2]

特点

爱晚亭 (41张)
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爱晚亭内为丹漆圆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加之配以东西两面亭棂所悬的红底鎏金“爱晚亭”匾额,令亭子有现代意味,整体上保留了较多清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风格。匾额是由毛泽东所书手迹刻制的,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得。 [10]

文物遗存

播报
编辑
爱晚亭
爱晚亭内悬饰匾额,上刻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字体刚劲飘逸,与古亭相衬辉映。 [11]
宣统三年(1911年)秋,湖南学监程颂万先生主持修复时,把罗典所撰写的对联刻在亭柱上,“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这次修复爱晚亭之事还刻在石碑上记载下来。
世人称为《放鹤》石刻或《二南诗刻》,两首诗为宋代张南轩和清代钱南园两位大文人游的七韵诗。石刻后移至清枫桥南端的六角茅亭中。 [6]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联赏

对联
作者
无限夕阳千树叶;四围空翠一亭山。
秦瀛
夕阳虽好近黄昏,白日依山,莫若晨曦出海;秋气从来多肃煞,丹枫如画,何如红芍飘香。
未知
忽讶艳红输,五百夭桃新种得;好将丛翠点,一双驯鹿待笼来。
罗典
晚景自堪嗟,落日余晖,平添枫叶三分艳;春光无限好,生花妙笔,难写江天一色秋
未知
山径爱好舒,五百夭桃新种得;
峡云深翠点,一双驯鹿待笼来。
程颂
[10] [12]

美术

爱晚亭相关美术作品
作品
作者
《爱晚亭图》
金城
《爱晚亭图》
《爱晚亭秋色图》
《爱晚亭秋意》
《爱晚亭》
《爱晚亭》
《爱晚亭》
《爱晚亭》

名称由来

  • 袁枚说
亭名“爱晚”是诗人 袁枚 改的。据说:袁枚访罗典(时任岳麓书院山长),罗轻其为人,不予接见。听说袁枚认为亭名“红叶”太俗,不若取“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改作“爱晚”,遂改。 [12] [19 ]
  • 毕沅说
“爱晚亭”的真实命名者是当时的湖广总督毕沅。毕沅与罗典交谊深厚,常与罗典相为唱和,交游岳麓。毕氏巧妙截取晚唐诗人杜牧《山行》的诗意而更名“爱晚”。 [12]

名人

爱晚亭是 毛泽东 早期革命活动的场所。20世纪初期,青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在长沙省立第一师范求学,常与同学 蔡和森 罗学瓒 张昆弟 等人携游爱晚亭。民国九年(1920年),毛泽东和杨开慧相爱,两个人经常结伴来爱晚亭谈心。1955年,毛泽东回长沙特邀老同学 周世钊 重游。 [13-15]

研究价值

播报
编辑
爱晚亭 (15张)
爱晚亭是毛泽东在20世纪初探求革命真理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亭台建筑的经典之一。 [4]
爱晚亭,从现代的美学观点来看,不仅是旅游景点或者一个简单的建筑,而是一种文化的印记。爱晚亭上有许多壁画、对联、诗赋等,后人正是因为爱晚亭里面蕴含了文化因素才会想到去游玩、参观,而并不是为了休息而去。
在以爱晚亭等为代表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亭里面,是以文化传承吸引游客为基本功能,而不仅仅是装饰风景和供人休息。 [16]

保护措施

播报
编辑
1983年,爱晚亭被湖南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
2012年,爱晚亭所在地岳麓山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
2013年3月5日,爱晚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20 ]

旅游信息

播报
编辑

位置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清风峡中。 [10]
爱晚亭

交通

到达岳麓山
爱晚亭
南门:乘坐“旅3路区间”车,到达终点站“东方红广场”站下车,再沿着登高路步行约10分钟可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东门:乘坐长沙公交63路、长沙公交132路、长沙公交202路、长沙公交305路、长沙公交309路等公交车,在“市四医院”站下车,再向西步行约5分钟可到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3]
内部交通
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出发,沿着上山小路步行约10分钟可到爱晚亭。 [3]

门票

免费 [17]

开放时间

06:00—23:0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