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时期以来,高等学校科技工作欣欣向荣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这是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大学要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引领文化等多方面的作用,特别要注重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
(一)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扎实推进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制订工作
根据国办函
[2006]30
号精神,我部牵头制订的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共
9
项。目前已有
3
项发布,
3
项即将发布,其余实施细则制订工作均在紧张进行中,争取提前完成预定任务。
作为全面参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16
个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的部门,我部把组织协调争取高校参与重大专项工作作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任务,主动走访相关部门,了解牵头部门意图,沟通高校优势,争取承担更多任务。
(二)“
985
工程”和“
211
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布局已基本形成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创新工作布局由三个金字塔和一个平台组成。一个金字塔是知识创新体系,它的顶层为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中心,中层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底层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另一个金字塔工程技术创新体系,顶层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下层依次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第三个金字塔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一个平台就是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包括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等。
985
工程二期启动之初,教育部党组即明确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重点任务,要求将
65%
的经费用于平台建设。有关高校共建设平台
252
个,有效地推动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三)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和杰出人才聚集取得巨大成绩,营造出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集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通过“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实施,聘任了
900
多位长江学者;遴选支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
180
余个,新世纪优秀人才近
3000
名。我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已资助
77
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四)基础研究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重要力量地位日益凸现,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
2006
年
973
计划项目依托教育部立项数为
26
项,占当年项目总数的
40%
。主持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2
项,占全国的一半。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06
项,占当年总数的
66.25%
。通过积极组织,使高校承担的
863
项目也比“十五”同期有明显增长。同时积极组织高校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并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继续实施教育部重点项目计划和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培育项目计划,提高高校参与国家计划项目的竞争力。
(五)高等学校取得一批标志性自主创新成果,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认同
2006
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建议授奖项目中,高校主持项目
13
项,占总数的
44.8
%。在国家技术发明奖建议授奖项目中,高校主持
20
项,占总数的
48.8
%。在国家科技进步奖建议授奖项目中,高校参与的项目有
104
项,占总数的
56.5
%;高校主持项目
73
项,占总数的
39.7
%。
(六)教育信息化建设生机勃勃,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技术保障
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2
主干网建成开通,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教育科研网格(
ChinaGrid
)资源体系雏型基本形成,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西部大学校园网建设项目基本结束,准备验收。
(七)高等学校为国防工业现代化和国家安全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国防工业现代化和国家安全服务,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也是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经过较长时间准备,
2006
年
12
月,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国防科技工作会议”,总结了“十五”期间高等学校国防科技工作成绩与经验,全面部署“十一五”期间高校国防科技工作。高校承担了一批国防预研、军品协作配套、军口
973
等重大科研任务,涵盖了军工科研
的众多领域和若干计划,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凝聚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对于加快我国新军事变革,推动国防科技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国防科技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八)积极推动地方高校科技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地方高校占我国高校数量的
95
%,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传播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2006
年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下发了
《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
》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地区结合自身情况出台了许多具体的措施,正在贯彻落实。地方高校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
二、高校科技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科技工作全局。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科技工作的全过程。
(二)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是发展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的成功之路。教育不仅为科技事业培养大批英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基地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环境。科研过程为提高师资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最有效的训练机会与条件,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两者结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科技、教育的最佳途径。
(三)坚持产学研结合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途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人才和知识、技术的主要源泉及开发工作的重要力量,产学研结合优势互补,容易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化。
(四)坚持多学科交叉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方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趋势,这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高校具有多学科综合、各类人员结合和便于多渠道获得信息等有利条件,可以组织起来攀登科技高峰、开拓新学科生长点、进行重大科技攻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解决综合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五)分层次多模式组织科研是高教系统科技管理的有效方式。社会对科技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高等学校情况千差万别,不同类型科技工作各有特点,因而不可能有一成不变和完全统一的科研组织方式。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校、因学科而异,分层次、多模式、有重点地组织科技工作。
三、新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新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根据我国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国家及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及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注重挖掘行业特色高校的潜力,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重大项目集成、培育,进一步推动高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
用
10-15
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高校建立一批国际知名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建立起一支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构建起适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的、富有创新活力的
高校科技
创新
组织
体系
和工作布局
,力争取得有世界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解决一批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形成新格局,开创新局面,为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人才和科技创新贡献。
第一步,到
2010
年,通过学科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凝炼创新目标,初步建立起自由探索式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有组织重大科研相结合的高校科研组织体系,奠定资源优化配置、充满活力的
高校科技
创新的新格局。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基地,形成高等学校全方位多层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格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第二步,到
2020
年,要全面提高、协调发展,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涌现一批世界水平的人才和创新成果,形成高等学校支撑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与建设的新局面。
(二)新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支撑措施
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要全面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实施重点突破战略,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施交叉集成战略,加强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实现新突破;实施科教互动战略,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自主创新中的基础骨干作用,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第二,
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知识贡献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第三,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国家级科学研究和工程化基地。
第四,
着力提高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世界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
第五,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
第六,进一步加快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积极探索、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第七,大力加强国际合作,建立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机制。
第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高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