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恐怖”?
在刘备帐下有三大谋士,分别是诸葛亮,庞统和法正。
诸葛亮经常坐镇后方,为刘备提供兵马粮饷,庞统在在刘备进攻益州时阵亡。
真正可以为刘备出谋划策的人,只有法正一个人而已。
相比于诸葛亮的谨小慎微,法正更加大胆激进。
早在刘备进益州帮助刘璋抵御张鲁时,法正和张松就商议拥立刘备为益州牧。
刘备不忍心向刘璋下手,正在犹豫之际,法正说了这么一番话,打消了刘备的顾虑。
法正说“阁下命世英才,刘璋无明主之能,以张松为内应,夺取益州;以益州的富庶为根本,凭借天府之国的险阻来成就大业,易如反掌。”
法正这个建议,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谋而合,可见他的眼光非常独到。
刘备不再犹豫,率领着数万兵马进入益州,因为庞统之死,和刘璋闹翻。
在张松和法正的帮助下,成功拿下益州。
刘备虽然占领了益州这个地盘,但当地的士族们并不支持刘备。
于是,法正建议和非常有威望的吴壹拉进关系,从而让益州的刘氏家族接受刘备。
法正的建议是迎娶吴壹的妹妹吴氏,吴氏是刘璋的哥哥刘瑁的妻子。
刘备认为不妥,所以不愿意娶吴氏。
法正又劝说刘备说,“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
晋文公逃难到秦国时曾娶了亲侄晋怀公子圉的妻子怀嬴。
刘备听了法正的话,才娶了吴氏,让益州的士族们接纳了刘备这个新主公。
最能体现法正能力一件事,发生在刘备夺取汉中时。
法正劝告刘备趁着曹操没有在汉中扎根,主动进攻夺取汉中,扩大自己的地盘。
法正向刘备说了占领汉中的战略意义。
上,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拓国境;下,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的战略。
可见,法正看问题非常地独到和长远。
在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时,法正的计谋起了关键作用。
他认为,兵分两路为最佳选择。
一路拖住偷袭南线走马谷的夏侯渊,一路围攻东线广石的张郃。
在火山鹿角之后,夏侯渊领兵支援,在黄忠的进攻下,夏侯渊仓惶应战不敌被杀。
等到曹操带兵支援汉中时,大局已经不能挽回,只能放弃领兵撤回许昌。
曹操得知是法正出的计谋,不禁感叹一句。
“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
刘备夺取汉中后,成为真正割据一方的霸主,他终于可以和曹操,孙权平起平坐了。
而法正和黄忠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法正一计定汉中,让刘备更加敬重他。
可惜的是,在夺取汉中第二年,法正就因病去世了。
刘备非常伤心,追谥为翼侯。
法正死后,刘备开始走下坡路了。
先是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兵败被杀,荆州被东吴所夺。
紧接着张飞被部下杀死,首级献给了孙权。
两个出生入死的大将都因为东吴而死,让刘备对东吴恨的咬牙切齿。
公元221年,刘备不顾诸葛亮和赵云等人劝告,出兵伐吴。
他这次是孤注一掷,没有给自己留什么后路。
可是,刘备在进入东吴地盘作战后,犯了两个致命错误。
先是让水军上岸,然后在树林中安营扎寨。
陆逊用火攻给刘备上了一课,兵败后的刘备不久病死在白帝城。
诸葛亮后来说“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可见,诸葛亮对法正的谋略是非常赞赏的,只有法正可以劝阻刘备不伐吴。
即使伐吴,有法正在旁辅佐,刘备也不至于败的这么惨。
可惜,法正死的太早了。
他不能帮助刘备完成光复汉室的梦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