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只有两个行业值得去

制造业只有两个行业值得去

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

当然如果是汽车电子行业,就更完美了,比如联合汽车电子、威伯科等。

电子行业是因为有消费电子这个钱多的行业。在富士康做SMT工程师虽然没钱,但是一定是有机会跳槽到各大科技品牌实现咸鱼翻身。

汽车行业是因为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高到像开了挂一样。一旦在汽车行业做过,你就可以俯瞰其他行业。正是因为如此,其他行业都喜欢挖汽车行业的人。所以汽车行业哪怕工资再低,也值得去,再转行去消费电子行业吃香的喝辣的是很容易的。

我这里说的汽车行业,是按照产业链来分的,而不是以具体产品形态划分。比如汽车有轮胎、外壳、仪表盘,分别属于 化工、机械、注塑 行业,但是都是属于汽车产业链,管理方式都是符合汽车行业标准的。

如果一个注塑工厂同时做汽车零部件和非汽车零部件,那一定会成立两个事业部,一个叫做 汽车产品事业部 ,另一个叫 其他产品事业部 。因为汽车行业的管理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要单独划分出来,而供应其他类型客户的产品,不管是空调、手机、玩具还是传统机械,管理方式都是一样,一样很落后。

汽车行业的工资,民营企业的汽车和非汽车行业没啥区别,都一样低,但外企的话会能达到民营企业两倍以上,虽然不如IT、互联网、金融行业那么高,但在制造业里一定处于中上水平。

制造业的人怎么才能进入到汽车行业呢?

先去江浙一带民营汽车零部件厂。这里大大小小的民营汽车零部件厂不计其数,全中国最多。不管你之前是做什么的,可以很容易在这里找一间汽车零部件厂洗白。先不要管工资是多少,先混进汽车行业再说。

干一两年,可以跳槽去万向钱潮这样的中大型公司。

再干一两年,再次期间把英语学好,把汽车行业相关体系TS16949(现在叫IATF26949)学好。详情参见 《对于汽车行业的人,哪些书是必看的?》

这时就可以向苏州和上海的汽车零部件外企进军,这两个城市的汽车零部件外企是全中国最多,几乎全球100强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都在这里有工厂。

汽车零部件外企的待遇不见得比整车厂差,因为整车厂都是合资的(研发中心可能是独资)。外商独资的待遇一般比合资要好。比如上海TRW,据说所有工资都是按照税后来算,比如和你谈月薪一万五,那就是到手一万五,个人部分的社保、公积金、所得税都由公司缴纳。

一旦进了汽车行业外企,以后的路就好走很多了。如果你还嫌工资低,那你跳槽去消费电子行业好了。

其他制造业还有一种思路可以去汽车行业,就是先去专业工艺领域,比如注塑、CNC、冲压、铸造等等,然后再跳槽去汽车行业相关工艺领域,比如江森自控是专业生产仪表盘的(注塑件),如果你是其他行业的注塑工程师,那进江森自动是很容易的

最后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不说我大机械?机械不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吗?

说机械行业,我默认指非汽车行业的机械,包括工程机械(三一重工、徐工、卡特皮勒)、机械零部件(洛阳轴承、杭州前进齿轮)、机器装备(机床、注塑机、焊接机)。这些行业典型特点就是利润低、销售增长慢,不过还是可以学点东西,要有发展还是只能再跳槽,那为什么不一步到位直接去汽车行业呢?

如果你问我比亚迪的5000月薪和三一重工的7000月薪选哪个? 我毫不犹豫选比亚迪。

还有一个行业是智能机器,比如机器人,只有搞研发还稍微有点前途,除此之外的工种和传统机械没区别。

扩展阅读:

汽车行业是整个制造业的标杆

有针对地学习工作中使用的英语才会更高效,欢迎参加我的职场商务英语课程 《和500强工程师史蒂芬学职场商务英语》 ,一次购买,永久有效。详情请见《 你要的商务英语、英文邮件写作都在这里了 》,永久有效。

更多精彩,请关注芬哥微信公众号「史蒂芬的专栏」(ID:stehouse),聊点职场和英语,精华文章请点下面链接。

公众号精华文章

芬哥,湖南人士,曾在500强外企、大型跨国公司担任汽车项目负责人,现某知名美资消费品牌高级工程师。已经写了30万字关于工作上使用的英语以及真实的职场经验的文章。对每一篇文章负责。

发布于 2017-12-01 11:27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