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3年,在 英国科学促进会 第三次大会上,“科学家”一词被提出来,用以称呼那些从事一般科学研究的工作者。这是一个拥有共同信念——探索 自然规律 并将其付诸实践的新群体。“科学家”一词的提出,是在 牛顿 手稿尘封于贵族庄园的时候,外界对牛顿其人的争论却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愈演愈烈,有人出来捍卫牛顿的形象而提出的。 科学家精神
创新精神 科学研究 最鲜明的禀赋。科学发现和 技术发明 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近500年来, 世界科学中心 的几次转移,无不记载于人类敢于争先、勇立潮头的拼搏史之中。

科学家 求实精神

求实精神是科技发展进步的原动力。科学是面对未知的无尽的探索,是揭开自然“面纱”的较真较劲。没有不变的发现模式,也没有恒定的预期路径,不变的只有对 客观真理 的不断探求和追寻。
协同精神是 经济全球化 时代之必需。纵观人类 科技史 ,不难发现, 哥白尼 伽利略 开普勒 等所处的时代,主要是科学家个人探索的时代;17世纪60年代,以 英国皇家学会 法国科学院 的先后成立为标志,科学研究的建制化时代来临; 工业革命 之后, 科学共同体 不断涌现,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日益增强;经济全球化,科学家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科学家之间、 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之间甚至国家政府之间的 团队合作 、集体攻关成为时代潮流。 育人精神关乎科技事业长远发展。科学是一项承前启后、不断超越的伟业,是甘当人梯的前辈和不断超越的后辈教学相长的过程。历史上伟大科学家的魅力和胸怀以及年轻人的努力和超越,对一个学科甚至一个学派的发展至为关键。 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这一步:我们逐渐脱离自然动物的生存状况,所有的成员必须全部直接参与生存最基本物质的获取,有一批人脱离了第一线的 物质资料生产 而专业从事维护群体安全。当 科学进步 到这样,大部分人都不必再参与满足人们最基本生存 物质资料 的生产,更多的人被从满足生存的第一线解放出来的时候,科学家就从曾经半专业化的状态进化成了一个专业化的群体。 人类社会 已经有更多的余力来探索如何更轻松的脱离自然动物的状态,而从事非第一线生产生存 必需品 的人的增加必然会壮大在各个时期被分化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人群,作为一个人群,用来维护整个人类的 生存状态
第三次帕格沃什大会《维也纳宣言》第7部分(于1958年9月19日通过)
我们认为,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有责任,通过让民众广泛理解由自然科学之史无前例的增长所带来的危险和提供的潜能,而在 民众教育 方面做出贡献。我们呼吁请各地的同行,通过启发成年群体或者通过教育正在到来的后代,而为此不懈努力。特别是教育应当强调改进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并且在教育中应当消除任何形式的对战争和暴力的夸耀。
科学家,因为具有专门的知识,更有条件提前获悉科学发现带来的危险和潜能。因此,他们对于我们时代最紧迫的问题,具有专门的本领,也肩负特别的责任。
当前,在国与国之间不信任以及由此导致军事霸权之竞赛的局势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所有学科分支,已经愈益卷入军事研发之中。在诸多国家民众的眼中,“自然科学”已经变得与“武器研发”密切联系在一起。科学家,或者由于对国家安全做出了贡献,而接受赞美,或者通过发明 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已将人类带入危难之中,而承受诅咒。科学在许多国家享受了越来越多的物质支持,主要是由于它对于此国家 军事实力 军备竞赛 获胜程度的直接或者间接的重要性。这就使科学偏离了其本真的目的,科学的真正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知识,以及为了全人类的福祉,提高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
我们对导致此种状况的时局感到痛惜,我们呼吁全体民众和各国政府,必须建设具有持久、稳定和平的全球局势。
(签名的科学家有70位。如玻哥留波夫、 罗素 玻恩 鲍林 维格纳 汤川秀树 等。注:帕格沃什会议作为一个集体于1995年获得 诺贝尔和平奖 。)
科学家首次发现 月球 上的 新矿物 并命名为“ 嫦娥石 ”,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现月球上新矿物的国家。
太阳光 是一种丰富的可 再生能源 ,通过和 光催化剂 发生作用,可以 催化分解 水产生氢气,以及还原 二氧化碳 产生太阳燃料(太阳能、水和含碳化合物转化的燃料)。科学家近期“拍摄”到光催化剂光生 电荷转移 演化全时空图像,为突破太阳能 光催化反应 瓶颈、更加高效利用太阳能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研究策略。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00年毕业于 苏黎世工业大学 ,并入 瑞士 籍。1905年获 苏黎世大学 哲学博士学位 。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 柏林 威廉皇帝 物理研究所 长和 柏林大学 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受 纳粹 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 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 教授,从事 理论物理 研究,1940年入 美国国籍
在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天德皇军队通过 慕尼黑 的市街,好奇的人们都涌向窗前喝彩助兴,小孩子们则为士兵发亮的头盔和整齐的脚步而神往,但爱因斯坦却恐惧得躲了起来,他既瞧不起又害怕这些“打仗的妖怪”,并要求他的母亲把他带到自己永远也不会变成这种妖怪的国土去。中学时,母亲满足了爱因斯坦的请求,把他带到意大利。爱因斯坦放弃了德国国籍,可他并不申请加入意大利国籍,他要做一个不要任何依附的 世界公民 。……大战过后,爱因斯坦试图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梦想,并且在“敌国”里作了一连串“和平”演说。他的思想和行动,使他险遭杀身之祸:一个抱有 帝国主义 野心的 俄国 贵族女刺客把枪口偷偷对准了他;德国右翼刺客们的 黑名单 上也出现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悬赏两万马克要他的人头。为了使自己与这个世界保持“和谐”,爱因斯坦不得不从意大利迁到 荷兰 ,又从荷兰迁居美国,而且加入了美国国籍。他认为,在美国这个国度里,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在勉强过得去的友谊中共存下去。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重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的 量子理论 天体物理学 、特别是 理论天体物理学 都有很大的影响。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 辐射理论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的 狭义相对论 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由于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 物理现象 ,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其 广义相对论 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 光线弯曲 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 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 宇宙学 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 宇宙模型 ,并引进了 宇宙学原理 弯曲空间 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从上面的资料中,我们看到了科学家让人崇敬的一面。然而,科学家不仅仅是科学工作者,也是实实在在的 社会成员 。因此,他们中间经常有人也表现出贪婪的欲望,和对权力极端的追求。科学不等于圣洁,科学家不等于 道德高尚 ,这样的教训古今都有。我们经常看到当代西方科学家为企业做的广告,结果却常常让我们失望。在公元前500年, 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学派的弟子(Hippasus)发现无理数,却被老师处死。
历史的教训在于给人类以教益。科学完全走出政治强权的阴影,完全走出 李森科 之流的阴影,这在仍然是人类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控制论 的创立者 诺伯特·维纳 的话提供了这一事件的反思:“科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只在人们具有 信仰自由 的时候才能繁荣起来。基于外界的命令而被迫去遵从的信仰并不是什么信仰,基于这种假信仰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必然会由于瘫痪而导致灭亡,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科学没有健康生长的基础。"
说起中国的航天事业,不能不提我国著名科学家 钱学森先生。钱学森先生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到北京。 1935年8月赴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 学习,1936年10月转人 加州理工学院 ,成为著名力学家 冯•卡门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