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齐白石和他的画?
55 个回答
曾经我也和朋友一样,甚至是在上大学之前,我都看不懂齐白石大师的画,不明白他的画究竟好在哪,不就是一个虾一个萝卜吗?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材会被“吹捧”的这么高?究竟是炒作?人云亦云?还是真的他有这么高的水准?
而读完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继而又读了中国画的研究生,七年之后,我总算是深刻的明白了齐白石大师的作品的精彩之处,我也总算可以说,我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资本,可以来谈谈我对齐白石大师的精彩之处的理解和赏析了。
如果简单扼要的评论齐老的作品的为什么精彩,可用四句话概括:
【1,笔墨精湛功力深厚】
【2,将“远山流水”的国画拉回至“萝卜甜桃”的有趣生活中,国画从此可以贴近现实生活】
【3,将从无人敢用于清晰淡雅的国画中的西洋红玫瑰红设色与国画中,形成艳而不俗的独特“红花墨叶”格】
【4,画面浑然天成,不为画画的画面可谓人画合一】
下面我们就展开这四句话,来深入浅出的,从四个不同的方面深入聊一聊齐白石大师作品,从而帮助朋友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齐白石大师的作品的特点,如有不同的意见,也欢迎大家一同探讨(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知乎专栏“小佩聊绘画“与我交换意见。)
【一,功底深厚】
1,大简至美的构图
首先,我们先要厘清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复杂的是最难画的。”中国有古话:大道至简,大简至美。有时候越是复杂的,并不见得越是精湛。以中国画为例,中国画因为笔墨的晕染特点,所以注定了其几乎是不可修改的,下笔即定稿,但是复杂的墨色的堆叠和构图,却可以掩盖很多错误的笔触,相反,越是简单的,却将所有的功底都展露无疑,意味着每一笔都是对的,就如同将所有的水平都暴露在众人面前,任人指点。
如齐白石的简单的鱼虾,瓜果蔬菜。


就看起简单的,充分展示了齐白石大师的深厚功力。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其中的笔墨。
2,笔墨功底
以齐老的虾为例。齐白石画虾,尤其是浓淡墨可谓通透至极,各处墨色的处理可谓妙不可言。虾头、虾身皆用浓淡表现,虾群更以浓淡参差而布,特别是上半部的十几唉虾,多而不乱,构图极为巧妙,层次分明,姿态各异,而能统一协调。总之,齐老画虾,以及他的其他的画笔法都极其老道,墨色润泽,用笔力有力道,使得各个事物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形态生动。


如果这些赏析的语言朋友听起来比较死板,没有直观带入感,那么朋友也可以这样试想:在一张极其容易晕开笔墨的纸上,首先要做到形似,这是第一难;然后又要做到墨色温润(齐老的墨色不仅是温润,更是极其温润),这是第二难;再次要笔法有力道(齐老的笔法果断有力,稳重又内敛),这是第三难;细节要丰富,经得住考验(下面会详细放大让朋友体会齐老作品细节的丰富),这是第四难;最终达到气韵的完整和传神,这是第五难,也是最难,而这些齐老都通过简单的一个虾,一个萝卜,或者是一个菜叶子就做到了!
再如果,朋友还是觉得有些夸张,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临摹齐白石大师的作品(前两张)与齐白石本人的作品(后几张),用墨的难度以及高下一比就立刻能看出了:


齐白石大师的:






3,细节考究
我们用图再来重点展示一下齐老作品的细节:
这些是放大,放大,再放大后的细节:







4,诗书画印皆擅长
最后,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相结合,而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继承了中国文人画的传统,他诗书画印皆擅长。
我们看看齐老的书法和印章:



【二,风格独特】
有朋友可能会说,功底不错的中国画画家多的是,为什么偏偏齐白石大师成为百年一人的大家?
这和齐白石大师的风格有关。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没有风格或者风格不突出的花鸟作品是什么样的:



他们有些可能功底也很好,但是却没有个人“标签”,不能够世人牢记。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有风格”,甚至“风格极其突出”的作品是怎么样的。
近现代风格独特的画家有很多,其中有几个我也特别的喜欢,我们分别来谈谈他们不同的风格:
徐渭 :齐白石曾说,甘愿当徐渭门下走狗,可见齐老对徐渭的崇拜。徐渭的画是什么样的?他用墨酣畅淋漓,并创立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的风格。尤其他的《墨葡萄图》,墨的浓淡显示了叶的质感,题诗的字体结构与行距不规则,如葡萄藤蔓一样在空中自由延伸,书与画融为一体。不过他的风格与他自身的遭遇有关,他九次自杀,晚年可以用他的是诗概括:“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他的遭遇造就了他的泼墨挥毫的“墨泪”般的大写意风格。


八大(朱耷) :齐白石以前的画作中包含最多的是八大山人的影子。八大的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用墨极少。八大一生也非常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选择背过身去,与世隔绝,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用他自己的话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同样,他的遭遇使得他的花鸟造就了独特而夸张的“白眼望苍天”的冷峻风格。



……
因为本回答主要是谈齐白石,所以其他人我们就不再多说了。
我们看看齐白石的风格:“红花墨叶”。
齐白石 :齐白石一开始的花鸟并不是那么的值钱,直到他确立了自己的风格“红花墨叶”。在他之前,国画一直是淡雅脱俗的“代名词”,从来没有人敢用西方如此浓艳的西洋红、民间如此“俗艳”的玫瑰红等极其艳丽的颜色进行创作的,而他,却围绕花鸟画进行变革,借助吴昌硕,结合自身特点,他逐渐找到灵感,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画法。他重视笔墨和色彩,墨彩交映,形成一幅瑰丽的画面。后来被美术界称为是红花墨叶。墨叶,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大写意手法,浓而不淤,黑而不涩。红花,则吸收了民间美术敷色特点,艳而不俗,亮而不浮。再加上精巧的工笔昆虫和大写意的花卉,齐白石独创的这类花卉,还被美术界称作工虫花卉。





这些都是有风格的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画家。
简单说,有风格才能被人记住,才能有自己的“品牌”,而能够有自己独创的影响深远的风格的大师,他已经不仅是能让人记住了,他更是推动了整个美术界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影响了整个国画发展的传承者。
【三,浑然天成】
有朋友又会说了,好,齐白石有功底,有风格,但是刚才你这样有功底又有风格的,你刚才也举出了好几个,如八大,徐渭,他们为什么没有齐白石名声这么响亮(之少在非美术专业的大众人眼中没有齐白石名气这么大)
这里就要说到齐白石与这些大师最大的不同之处了,就是齐白石是画家中极少数的“另类”,他是“浑然天成”的画家。
不同于其他画家大喜大悲的人生经历,齐白石的人生也苦,但是他却将苦,心甘情愿——甚至不以此为苦的,将人生调成了一碗糖水。
1,不悲不苦,不急不躁
齐白石大师生活在中国最贫苦的年代,但是他却没有穷苦之气。蒋勋说齐白石:“齐白石一直到老年都能保有童年的天真,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小孩子最能发现世界的美丽,所以中国人总是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开篇讲述家庭境况时,齐白石直言道:“我的家,穷的很呐!”毫无遮掩,毫不避讳!后来在讲到自己的出生和具体家境时:一亩水田、几间破屋、供应五口之家……这穷困的描述中,却没有丝毫的怨天尤人,而是在平静的甚至是不慌不忙的叙述,甚至在叙述中还能感受到丝丝的所受之苦的甜味。好似这苦不是他亲身经历的一样,好似这苦受起来也别有一番成就将来之大事的用途。(事实上证明确实如此)
十五岁,齐白石开始学做粗木工。
二十七岁,齐白石拜胡庆源、陈绍蕃为师,开始真正学习古典文学。
四十岁,齐白石开始真正走上写意画的途径。
五十五岁,齐白石交友陈师曾,其书画建议“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对齐白石产生重大影响,使齐白石逐渐形成“红花落叶”的大俗大雅的个人风格。
六十岁,齐白石的作品经陈师曾引荐在日本展览,第一次获得空前成功。
人到青年才系统的读书认字,人中年才开始崭露头角,人到老年才真正名声大噪,有多少人能够熬得住时间这样的游走?
2,自得其乐
正是因为上面所述的齐白石的“不悲不苦,不急不躁”,所以他的画特别生动。他会体会挨饿的滋味,并真切的将感受到瓜果的甜味,于是他笔下的简单的花瓜都能从纸间沁出香甜味; 他会享受小时候抓虾抓鱼的经历,并对小鱼小虾的仔细观察,于是他成年后的记忆引领着他将笔下的小虾小蟹画的如此灵动。可以说,齐白石的画最注重的就是一种趣味性,我们从他的构图、绘画的题材中可以看出,非常有生活化和生活情趣。
此外,白石老人不谄媚,用自己的民间的机智回避时事冲突、发泄时局不满。如齐白石卖画明码标价,说画一只虾10块钱,两只虾就是20块钱,但也有不知趣想占便宜的就说只有15块钱,齐白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就那边画一只整虾,那上头再画一个虾脑袋,15块就画一个半虾子;白石老人七十三岁时,倍感衰相叠出,请人算命后来得知自己七十五岁乃自己命中大劫,他便就用星命家“瞒天过海法”把七十五岁改为七十七岁,借此过七十五岁这一关;白石老人一生儿孙满堂,七十八岁时其妾室胡宝珠又为他又添上一子,取名良末,他本以为良末是他最后一个孩子了,但是,1943年,他虚岁81岁时,胡宝珠又怀孕了,只不过遗憾的是,第二年胡宝珠因为难产离开了人世……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可以看出齐白石老人身上旺盛的生命力以及齐白石老人他的乐观和可爱的性格。
人们说性格决定命运,齐白石的可爱乐观的性格也影响了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充满真正的人间情趣。
【四,其他次要原因】
1,高寿
高寿也是齐白石的作品能够如此精湛的一个原因,因为高寿便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琢磨、锤炼作品,留下的画作自然比旁人更多。
2,心无旁骛,没有压力
不同于同一时期的留学归国的徐悲鸿等人,齐白石身上没有那么多为国家做贡献、为美术教育改革殚精竭虑的压力,而徐悲鸿等同辈画家身上背负了太多类似的压力,不可否认徐悲鸿在美术教育方面的贡献,但是徐悲鸿大师在艺术自我作品的风格完善上明显不如齐白石,齐白石就是在画自己的画,不为局势,不为任何人,当然,有看不惯的现象他会用画调侃讽刺一下,就是用农民的幽默和智慧来解决问题,自得其乐,最终在没有那么多压力的情况下完成了自我。
最后多说一句,齐白石大师的经历和西方的毕加索很像,两个人都是返璞归真,用自由,甚至是带一点“童趣”的乐观、天真,成就了各自在绘画史上的地位。(毕加索毕老爷子也是乐天派,活了九十多岁,且毕老爷子最喜欢的中国画家也是齐白石)
总而言之,齐白石的绘画艺术在继承了中国文人画的传统笔墨形式,同时又锐意创新,大胆设色,创造出独特的“红花墨叶”风格。画出独特的韵味已属不易,更需要极高的艺术修养,而在此基础上,齐白石的画面更是充满了“浑然天成”的趣味,齐白石的画怎么能不难能可贵呢!
最后的最后,推荐两个更深入了解齐白石的书籍和资料:
一个是自传《白石老人自述》,一个是蒋勋的中国美术史24讲(24讲中有两讲都是齐白石的专场)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知乎专栏(下面的链接)和微信公众号“三分艺术”(里面500G的美术资源),也感谢大家看到最后!鞠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