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概论序言
原文:朱自强. 儿童文学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儿童文学概论》是个人独立撰写的概论式教材,精神上对儿童文学有深层的需要,是完全“儿童本位”的一本教材,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理念和知识体系,研究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致力于解决儿童文学这一人类文化奇迹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希望能够从高等教育出发开始改变社会轻视、漠视儿童文学,漠视儿童的态度。
中国儿童文学需要理论。而自1982年蒋风先生创作《儿童文学概论》以后,中国再少有概论式儿童文学教材。一个学科的长足发展需要有丰富详实学术性强的教材做辅助,一个学校的教材同样需要有多种形式、面貌和风格的版本。朱自强先生这一部个人著述具有着学者个人思想的一以贯之性质,是具有整体性的价值观和学术、知识体系,是一部具有体系性的学术著作教材,具有学术性和原创性,对于大学原创性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此之上,朱自强先生在中国儿童文学学科建设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学术、教育和实践贡献。
目前的儿童文学概论性教材具有以下文体:(1)在研究方法上缺失现代性和童年史视角;(2)在读者论和作家论上缺乏对于经典文本的选读和阐释,阐释力度不深刻,不彻底,同质化严重;(3)在儿童文学文体界定上具有一定的问题,不能够准确呈现出儿童文学的真实面貌与魅力。本部《儿童文学概论》基于朱自强先生个人的研究成果,增加了本质论、现代性、儿童观等诸多研究内容,从整体上作为一部具有体系性和创新性的著作式教材。
本部教材的创新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典意识和典型意识浓厚,以经典作品和作家为主要关注点,讨论问题重视典型性,彰显最为纯正和正宗的儿童文学本来面貌;(2)尽可能立足于国际视野,了解欧美日等国家儿童文学状况,立足国际比较文学视野进行研究,融合外国儿童文学研究的新结论;(3)力求科学性创新性。讨论儿童文学基本原理,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方法,比如儿童研究要先于儿童文学研究,建构“儿童本位”论的当代阐释,从六个方面阐释儿童文学的特质,提出新的儿童文学文体分类漠视,同时提出儿童文学文体的分化文体,提出图画书的独特儿童文学文体。将幻想儿童文学定义为“民间童话”、“创作童话”和“幻想小说”,与王泉根先生讨论。
本书定义和勾画了儿童文学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面貌,为读者认识儿童文学,理解儿童文学的独特魅力做出了个人的贡献。这本书也作为一个学术研究的起始,向着儿童文学研究的更高处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