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聪明自私的赢家
——水浒人物的职场经验(六)
-
水浒传里的梁山头领一百零八,朱武排第三十七位,看似很低,但实际上位卑而权高。他既是七十二地煞星之首,更跻身梁山的最高领导层,与宋江、吴用等一同参赞军务,是吴用的副手、卢俊义的御用军师。
聪明
朱武绰号神机军师,是梁山最聪明的少数人之一。
在少华山时,朱武仅用一个苦肉计,就将史进玩弄于掌上,让史进主动破家毁院、上山为匪,轻松拔掉了史家庄,最终为少华山下山抢劫扫清了道路。这部分的详细情况,请阅读前文《史进:再回头已百年身》。
并入梁山后,朱武作为吴用的副手,成为梁山的最高决策者之一,但他深谙韬光养晦的重要性,始终站在吴用的后面,不挡吴用的一丝光芒,因为他自知是梁山的后来者,与宋江、吴用也没有什么渊源。对此,张恨水先生在《水浒人物论赞》里是这样分析的——“此正朱之才智未可及处也。盖言其地位,排在次班交椅,言其职务,责在襄赞军机。若果越俎代谋,谋之如善也,必使吴用减色,非所以自处之道;谋之如不善也,则徒为兄弟所笑,不自量力矣。”
自私
朱武在水浒传里的出场是这样的:“且说少华山寨中,三个头领坐定商议。为头的神机军师朱武,虽无本事,广有谋略。”
据马幼垣先生在《水浒二论》里考证,朱武的出场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本事”在水浒中常指武功,因此这里是说朱武的武功差;第二,“虽无本事,广有谋略”,一贬一褒,耐人寻味,因为水浒在介绍梁山头领出场时,很少一开始就直揭其短,像这样一语道破,颇不寻常。细究原因,应该是作者在暗贬朱武的德行:自私,精致、狠辣的自私。
在拔掉史家庄、拉下史进落草为寇时,朱武只求自保、不管他人死活的行径,表现出了精致的唯我主义。
在史进陷入华州牢房、危在旦夕时,朱武为保全山寨,无所作为,直到鲁智深不远万里来寻找和营救史进,朱武仍按兵不动,而只是叫苦:“我等正在这里进退无路,无计可施,端的是苦!”如果后来不是梁山人马来救,史进和随后也陷入华州牢房的鲁智深,恐怕就会命丧华州了。
在史进、陈达、杨春惨死在昱岭关下时,“三千步卒,止剩得百馀个小军逃得回来,见卢先锋说知此事。卢俊义听了大惊,如痴似醉,呆了半晌。神机军师朱武便谏道:‘今先锋如此烦恼,有误大事,可以别商量一个计策,去夺关斩将,报此仇恨。’”对于史进、陈达、杨春这三个少华山多年兄弟的惨死,朱武波澜不惊,反应冷淡,甚至不如一向疏离众人的卢俊义。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大概也觉得这样的朱武十分不妥,于是在上述段落中加了几个字——“神机军师朱武为陈达、杨春垂泪已毕,谏道……”不说这里还是漏掉了史进,就说这种增补可能恰恰违背了水浒原作者的本意:对朱武德行的无言鞭笞。
易中天先生在《聪明的自私与愚蠢的自私》一文中,分析了多种多样的自私者,摘要如下:
- 最聪明:利人利己,人己两利。不是圣人也能做到,但需要智慧,也需要信念,即相信人与人是可以和谐相处、互助互爱的。互利双赢,可谓“仁智双全”,值得提倡。
- 最自私:专门利己,毫不利人,也不损人。不需要智慧,也不需要境界,还不需要信念和爱心,任何人都能做到。格调虽然不高,但于社会无害,应该宽容。
- 最卑劣:为了利己,不惜损人。这种损人利己,是社会公害,是真正应该批判的,必须坚决反对。
- 最恐怖:毫不利己,专门害人。为什么这个最恐怖?因为有毫不利己的“道德光环”,不容易识破,却很容易获得同情,我们不能不提高警惕、倍加小心。
按这种划分,朱武不是其中最聪明的自私者,而是最卑劣的自私者,是社会公害。
人生的赢家
朱武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走得非常成功,在每个关键点上都踩对了,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按照世俗的标准,他是水浒众多人物中难得的人生赢家,与高俅相差无几。
在少华山上,朱武始终是大头领。即使后来史进上山,出于恩义和江湖名声,史进成了名义大头领,但看史进陷入华州牢房后,朱武和少华山按兵不救,就可知朱武是少华山的实际大头领。
在并入梁山后,朱武进入了梁山的最高领导层,实际地位远在史进以及鲁智深、武松、林冲等人之上。
在梁山招安后,破辽、征方腊期间,朱武作为军师搭档卢俊义,常常独当一面,征讨四方。
在宋江征方腊获胜后,梁山108头领死的死、残的残,凯旋回到杭州的只剩下36人,朱武是其中之一;最终班师回到京城的只剩下27人,朱武是其中之一。
方腊既平,朱武功成名就,得授武奕郎、都统领,但朱武眼见朝廷奸佞不清,不久就辞官做道士,云游江湖,最终投公孙胜出家,得以颐养天年,避免了后来宋江和卢俊义被毒杀、吴用自杀的命运。
朱武为什么能赢?聪明是他的本钱,自私狠辣是他的加速器。 在朱武这类人的眼里,不存在道德和规则的羁绊,不存在是非曲直,唯一追求的只有自己利益。而人一旦脱离了道德规则的束缚,就是生存环境的最佳适应者。所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人不要脸则无敌,做什么事都不存在心理障碍,无视一切崇高、一切规则、一切公理,能够肆意地不按游戏规则出牌,行事无所顾忌,往往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君子既追求仁义,也以仁义自缚,和朱武这类人相争,结果往往是失败。同样地,在现代职场上,道德高尚者往往难以很好地生存,会被边缘化,而赢家往往就是朱武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