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学术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ongKong films, Cantonese films, which thrived in the 1950s and 1960s, have received much criticalattention from scholars interested in films produced in this region. The paper is to reviewCantonese film studies in Hong Kong to shed light on its course of development, reserarchmethodologies, results and major critical trends.

Key words: Cantonese films, Cantonese film studies, film studies in Hong Kong

[1] 蔡楚生. 关于粤语电影[N]. 大公报,1949-01-28(7).
[2] 林年同. 中国电影美学[M]. 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3] 李焯桃. 第十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粤语戏曲片回顾(序)[M]. 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
[4] 黄淑娴. 女性与命运:粤剧、粤语戏曲电影论集[M]. 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香港大学出版社,2010.
[5] 廖志强.  一个时代的光辉——“中联”评论及资料集[M].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
[6] 香港电影资料馆. 文艺任务 新联求索[M]. 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11.
[7] 蒲锋. 新联影片中的阶级意识[C]. 文艺任务  新联求索. 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11:69-74.
[8 ]容世诚. 赞颂摩登,有声有色:光艺电影与城市媒体[C]//现代万岁:光艺的都市风华,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6:22-35.
[9] 钟宝贤. 光艺故事:星马院线与香港粤语电影业 [C]//现代万岁:光艺的都市风华. 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6:112-125.
[10] 何思颖.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男性塑像:光艺的“难兄难弟电影”[C]//现代万岁:光艺的都市风华.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6:60-71.
[11] 张建德. 新加坡银幕记忆:光艺“南洋三部曲”[C]//现代万岁:光艺的都市风华. 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6:128-141.
[12] 罗卡. 常则与例外:光艺与邵氏粤语片组之比较,并谈陈云、龙刚[C]//现代万岁:光艺的都市风华. 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6:102-111.
[13] 余慕云. 香港电影史话(卷四)——五十年代(上)[M]. 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2000:9-12.
[14] 吴国坤. 天长地久有时尽·春残梦断了无痕:试探中联改编西方文学名著中的批判伤感主义[C]//我为人人中联的时代印记. 香港: 香港电影资料馆,2011:112-123.
[15] 黄淑娴. 个人的缺陷·个人的选择:《天长地久》与1950年代香港跨文化改编身份[C]//我为人人中联的时代印记. 香港: 香港电影资料馆,2011:124-133.
[16] 黄淑娴. 从俄国名著到香港流行文学:光艺的都市文艺初探[C]//现代万岁:光艺的都市风华. 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6:36-45.
[17] 吴昊. 粤语文艺片回顾(1950—1969)(1997年修订本)[M]. 香港:香港市政局,1997:57-66.
[18] 梁秉钧. “改编”的文化身份:以五十年代香港文学为例[C]//香港文学的转承与转化. 香港:汇智出版有限公司,2011:107-130.
[19] 钟贤宝. 香港电影百年[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5.

程波 辛铁钢. 作为电影修辞的“凝缩”与“移置” ——兼论麦茨电影符号学的精神分析语义学基础 [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6): 49-57. 李显杰. “空间”与“越界” ——论全球化时代好莱坞电影的类型特征与叙事转向 [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6): 22-35. 吴珮慈. 文化经济论述下的台湾电影产业样态 及其发展趋向辨析 [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6): 36-48. 陈犀禾 金舒莺. 现代电影理论的建构 ——重新评价“新感觉派”电影论的理论遗产 [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8(2): 16-22. 聂伟. “前现代”寓言、类型拼贴与泛亚语境建构——当代韩国宗教题材电影的主题学分析 [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7(06): 49-58.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新校区东区3号楼223室
邮编:200444 电话:021-66135506  E-mail: su66135506@163.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