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告诉你历史上真正的寒香见,为何《如懿传》里乾隆为她魔怔了?
寒香见是小说电视剧《如懿传》里面的人物,《如懿传》是以清代乾隆皇帝的后宫为题材创作的,里面的人物基本是有原型的,都是根据史料记载以及民间传说为基础创作的,寒香见也不例外,也是有原型的,与《还珠格格》里含香为同一原型,这个人就是乾隆皇帝的容妃,和卓氏伊帕尔罕。
《如懿传》剧中的寒香见
《如懿传》剧中寒香见已经上线几天了,大家发现皇上为了她,真的魔怔了,有点走火入魔了。寒香见是个对爱情忠贞的女子,她向往自由,也希望自己的母族一切安好,只是对荣华富贵,地位荣耀根本就是不屑一顾,所以根本不可能像其他嫔妃那样去争宠,心里又有心上人——寒企,即使寒企已死,也是恋恋不忘,对其他男人也是不屑一顾,管你是皇帝老子还是谁,就是不待见,反正要杀要剐随你便,要我对你示好,门都没有。这可把乾隆皇帝给气坏了,自己看上的大美人,怎么这样对自己,从来都是女人为了他而和其他嫔妃了争宠。做为盛世天子,已经稳坐龙椅的乾隆,自信还是有点爆棚的,心想“以朕的魅力什么样的女人征服不了”。于是就有了剧中的情节。看来剧中的乾隆皇帝应该是个经不起激将的人,好胜心很强。
大家看剧,也许会好奇真实的香妃寒香见,也就是历史上的容妃到底是怎样的呢?《如懿传》和《还珠》里面的情形比较相似,但是都不能当真,民间传说,往往是文人骚客们制造的话题,添油加醋,发挥想象是避免不了的,小说电视剧,更是为了增加戏剧冲突而已。
历史记载里并没有香妃,根据历史的对照只有容妃是符合香妃身份的,所小说电视剧民间传说的香妃可以认定原型为容妃。
下面和大家说说香妃的原型容妃,一些关于她的史料记载。
容妃出生在西域回部和卓氏家族。乾隆二十二年,即1757年,回部的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发军入回疆平叛 。两年之后,叛乱被平定,清廷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乾隆帝特封征战有功的回部首领额色尹为辅国公、图尔都为一等台吉。图尔都把自己的妹妹伊帕尔罕送入清宫联婚,以示友好,伊帕尔罕就是后来的容妃,伊帕尔罕随图尔都进京,乾隆封她为贵人,直接跨越了“常在”和“答应”2个级别。
香妃戎装像
和卓氏入宫之后,香俊俏容貌和异域情调,以及回部的归顺,使得乾隆皇帝对她更加的垂爱,也深受皇太后信任。乾隆二十七年,进位为容嫔。在乾隆帝第四次南巡时,和卓氏随驾,一路上乾隆帝对她是格外的恩赏,前后赐她80多种口味适宜的饭菜,之后她九次随侍乾隆帝前往热河行宫避暑,并被带往木兰围场,观赏围猎的壮阔场面。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夏,乾隆帝又进和卓氏为容妃。由于乾隆帝后期不设皇后,容妃当时在诸妃中位居第三,地位很高。容妃在宫中享有特殊待遇,乾隆帝注意照顾她的民族习惯,她在宫中长期穿着维吾尔族服装,保持维族饮食习惯,宫中专设了维族厨役回回厨师,为她建造清真寺,宝月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容妃随皇帝东巡并拜谒了孔庙,登上了东岳泰山。但自乾隆五十年起,容妃因病很少于宫中露面,而在宝月楼中, 容妃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三年。
香妃的居所宝月楼现在已改为中南海新华门
香妃的居所宝月楼现在已改为中南海新华门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五十五岁的香妃离开了人世。她的一生中没有生育子女,在临死之前,容妃将乾隆帝所赐的数百件珍宝大多赠给自己最喜爱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当年的九月二十五日,她的灵柩被送往河北遵化的清东陵中安葬,现在的大家看到的新疆香妃陵只是衣冠冢。
新疆香妃陵
还珠格格中香妃剧照
如此看来,乾隆的宠爱是真,建造宝月楼等这些事情还是有史料记载的。其他那些就是只是为了剧情的需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