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茶局:杨丽萍与她的《云南映象》
读到杨丽萍宣布“云南映象”团体解散的新闻,脑海里倏然闪过一个词语:杜鹃啼血。
她的那句:没有了舞台,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但是我相信,我们心里的那个舞台依然还在。仿佛给这支团体画上了永久的休止符。
这个宣布,对中国文化界来说,不啻一声惊雷。
阿朵说,为这些日子几次艰难的时期我没哭,但今天我看到两个我非常喜爱尊敬的团体解散的消息,一直坐在窗前眼泪一次次溢出来。
李玉刚说:我第一次看到坚强的她流下了眼泪,有无奈,有不舍,但我坚信,不管有没有舞台,她已经是一种纯粹和极致的象征,岁月从不败美人,杨丽萍的精神和灵魂可以永远起舞。
这一刻,你可以看到窗外,杨花漫天飞,子规声声啼。
一直留意杨丽萍,她的洱海月亮宫,她的孔雀舞,她的新剧院,她的各种小道消息,乃至她的长指甲,却从未留意过《云南映象》。
2020年打造文创IP“上海茶局”,偶然接触到云南,香格里拉被纳入城市分局候选之一。当地人向我展示了云南非遗和少数民族文创,令人惊骇不已,心动不已。并且得知,云南的三大文创名片:阿诗玛、七朵金花、云南映象。
度娘了一番,百度上这样介绍:全国首部原生态歌舞集,由舞蹈家杨丽萍出任艺术总监和总编导并担任领衔主演,是一台融传统和现代一体的舞台新作,将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该歌舞集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演出服装还原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自2003年8月8日首次公演以来,目前已经演出近七千场,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己营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从高原村寨走向世界,为中国的舞台艺术走向市场探索出了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云南映象》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中国舞蹈界的共有品牌、一张获得广泛赞誉的"中国名片"。
杨丽萍自己对《云南映象》的解释是:《云南映象》,包括像孔雀舞,都不是我的作品,它根本就是民间的,只不过我是它的代言人,我是传递者。我不是以一种编导的姿态去编孔雀舞,我是在传承我们的民族舞,只是我不限于某一个民族。
2003年8月4日,《云南映象》在昆明会堂举行了正式演出前的首次彩排。结束后的座谈会上,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民族文化、真正的艺术!"他马上指示,要将《云南映象》当作当年省内重点艺术工程来抓,要按市场规律运作,政府给予扶持帮助。就是在观看这次彩排之后,他为《云南映象》提出了"立足云南,走向全国,打入世界"的发展思路。陈凯歌在看《云南映象》时泪流满面:我在云南插过队,很了解云南人的质朴善良,而《云南映象》却给了我前所未有过的感动。我很想邀请杨丽萍就这一题材进行再创作,使《云南映象》真正成为不衰的经典。张纪中说:这样的作品是一种人性的真正体验。我曾在排练的时候就看过这台节目,当时凭我个人的直觉,就知道它绝对是精品。现在再看这台完整的节目,更是深深被它感动。它非常具有表现力和冲击力。敬一丹呼吁:杨丽萍是世界级的舞蹈家,《云南映象》不应只在昆明演出,它应该到全国去演、全世界去演。
一切看起来都似乎非常美好。
不仅如此,你甚至可以看到未来的辉煌场景: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7个国家也已有意邀请《云南映象》演出。派格公司将完全按照国际演出行业惯例对《云南映象》进行包装及商业运作。据了解,澳大利亚灯光师、舞美师等专家正在对《云南映象》进行再加工、再提炼,以使它成为真正属于世界的艺术产品。《云南映象》可能将是以成功的商业姿态第一个走向海外市场,并能形成固定品牌的歌舞集。
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一飞冲天了。
出于职业的敏感度,也出于对云南这块神秘土地的探索心理,上海茶局落地后的第一个布局,就是筹划组建“云南城市文创联盟”,并招揽了丽江、大理、迪庆、澜沧、普洱、昆明六座城市的相关人士,希望借此传承这个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的独特文化类型,为云南文创出一份力。
缘此,杨丽萍和她的“云南映象”成为上海茶局文创沙龙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至于究竟为何走到了今天,那些恢宏庞大的筹谋为何成为一枕黄粱,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在与云南人士肤浅的接触里,我们能感知的就是,云南文化底蕴丰厚,文创空间广阔,有问题的是人。
据报载,这不是《云南映象》舞蹈团队第一次解散,杨丽萍回忆,2003年,《云南映象》就曾经解散过,时隔19年再次解散是无奈之举:“两年多,我们一直在坚守着,不想放弃。我知道,很多人比我们更艰难,他们失去的更多,这次的疫情真的是太残酷了。没有了舞台,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所以,我们又一次解散了团队。”
2011年10月27日,《云南映像》在四川成都市锦城艺术宫上演。这次演出之前,杨丽萍曾公开宣布这将是她在《云南映象》中的"最后一跳",因此此次演出被称为绝版的《云南映像》。
11年后的2022年4月28日,疫情肆虐下的中国,杨丽萍再次宣布团体解散。
事情原本不应该这样的,《云南映象》远未到谢幕的时候,因为它的巅峰还在路上,那个敞开胸怀等待拥抱它的世界,还在翘首期盼。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一直说,一直说,一直说。
杨丽萍说过一句话:我来到这世上,就是为了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应该加上一句:也是为了看《云南映象》有一天跳到世界各地,成为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和文化IP。
突然萌发一个念头:上海茶局牵头,征募中国的实业家们、企业家们、富豪财主们、文化大V们,拿出你们的高度、宽度、热度,拯救这个蕴含着巨大宝藏的民族品牌,让杨丽萍的精神和灵魂可以永远起舞。
作为以“不原创不精雕”为创局宗旨的文化IP,上海茶局用心了。
上海茶局大掌柜骆夜笙,携福鼎茶局、遵义茶局、平顶山茶局、巢湖茶局、包头茶局、长安茶局、临汾茶局、淮安茶局、加拿大多伦多茶局、福州茶局、大同茶局、铜陵(佘家大院)茶局、张家口茶局、沈阳茶局、鹰潭茶局15位掌门人恭请。
这一次,《云南映象》还能复活吗?
从谋划布局的专业角度而言,适者生存,《云南映象》的市场模式也要改变了,就此而言,我们深具信心。
用杨丽萍的一段话结束本文:演出总会有结束的时候,但我生命中的舞蹈永不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