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戏剧学校,位于南京东南隅,是国家级重点艺术学校、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是江苏培养艺术表演人才和文化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
学校前身系1956年创办的江苏省戏曲训练班,2003年江苏省文化学校与江苏省戏剧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江苏省戏剧学校。
学校现有长白街、百水桥、天目湖三个校区,长白街校区南接十里秦淮,百水桥校区西望巍巍钟山,天目湖校区毗邻天目湖景区。学校占地面积 45998平方米,教学和生活用房39704平方米。学校在职教职工220人,专任教师17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89人。
学校前身系1956年创办的江苏省戏曲训练班,1958年成立江苏省戏曲学校,1959年升格为江苏戏曲学院,1962年复改为江苏省戏曲学校。1969年学校与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和美术系合并为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1971年重新与南京艺术学院合并,学校编导、话剧和舞美专业组成戏剧系,其余各专业组成中专部。1977年恢复江苏省戏剧学校建制。2003年江苏省文化学校与江苏省戏剧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江苏省戏剧学校。

江苏省戏剧学校 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长白街、百水桥、天目湖三个校区,在校学生1160人,分中专和大专(高职)两个学历层次,其中大专层次的学生占60.9%。学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五年均保持在95%以上。学校占地面积 45998平方米,教学和生活用房39704平方米。

江苏省戏剧学校 师资力量

学校在职教职工220人,专任教师17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4人、副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89人;拥有一批包括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省“333工程” 培养对象、省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在内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长期聘请文艺团体、高等院校兼职教师100多人。

江苏省戏剧学校 专业设置

开设了京剧表演、昆曲表演、锡剧表演、越剧表演、扬剧表演、 中国舞蹈 、戏曲音乐、影视表演、音乐教育、美术教育、 舞台美术 、实用美术、室内设计、群众文化和音乐(包括声乐、民乐、键盘)15个专业。
在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戏曲“小梅花”大赛、全国 “桃李杯”舞蹈大赛等专业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6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4项,在省内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得100多个奖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各类艺术专业和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200多人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等荣誉称号。
探索积淀出“立足本行,精办戏曲,服务社会,科学发展”的办学思想和 “知行并重、德艺双馨”的教育理念,以“崇德、尚美、创新、致和”为校训,发扬“乐学、苦练、笃行、求精”的优良学风,培育优秀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