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考研名词解释(五):××媒体

新传考研名词解释(五):××媒体

1.自媒体(We Media)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即【 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 ,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最早是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于2003年联合发表的《自媒体报告》中提出 自媒体的本质在于,它是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它的特点有平民化、个性化、门槛低、易操作、互动强、传播快。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传播、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容易,自媒体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自媒体所发布的文章质量良莠不齐,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后真相时代情绪先行的助推器、反转新闻的催生剂。

2.新媒体(New Media)

New Media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 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是信息技术与媒介产品的紧密结合,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媒体的特征包括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个性化、聚合性、广泛性。类型:手机媒体、数字电视、互联网新媒体、户外新媒体等。

3.智媒体

【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全流程的媒体,是基于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生态系统】 。彭兰教授在新媒体趋势发展报告中指出智媒体主要包含三个特征:万物皆媒、人机合一和自我进化。智能媒体的影响:①用户分析与匹配,场景化、智能化与精准化;②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与分布式;③新闻传播的泛在化、智能化与新闻体验的临场化;④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

4.全媒体

全媒体指【 传统媒体向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样态全方位拓展的现象,任何传播主体都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综合传播,体现媒介之间的融合】 。全媒体不是单纯的将多种传播形式集合为单一整体,而是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一整套媒介生态系统。不是跨媒体时代的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方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的自身的全面互溶,总之全媒体的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人民日报社的“中央厨房”就是全媒体实施的最佳证明。

5.融媒体

融媒体是指 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即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这些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时代彻底打破了先前的介质割裂,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任何一家传统媒体机构都可以进行多介质运作,即都可以生产视频、音频、文字、图画等多样的新闻产品; UGC (用户贡献内容)大量产生,新技术使得人人皆可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融媒体时代的竞争将在多个层面展开,体现在产品创新、渠道开拓、用户管理、形象管理多个方面。

6.流媒体

流媒体是指【 将一连串的媒体数据压缩后,经过网上分段发送数据,在网上即时传输影音以供观赏的一种技术与过程】 。此技术使得数据包得以像流水一样发送;如果不使用此技术,就必须在使用前下载整个媒体文件。流式传输可传送现场影音或预存于服务器上的影片,当观看者在收看这些影音文件时,影音数据在送达观看者的计算机后立即由特定播放软件播放。流媒体特征:①国内容主要是时间上连续的媒体数据;②内容可以不经过转换就采用流式传输技术传输;③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交互性;④启动延时大幅度缩短,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用户不用等到所有内容都下载到硬盘上才能开始浏览,在经过一段启动延时后就能开始观看;⑤对系统缓存容量的要求大大降低。

7.第四媒体(网络)

第四媒体是指 网络 在报纸、广播、电视多种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之出现的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即【 基于互联网传输平台,以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传播新闻、信息的新传播媒介】 。作为大众媒介,其主要的功能为监视环境、决策参与、文化传承和教育以及提供娱乐。特征:①网上信息极其丰富。世界有多大,网络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少信息,网络就有多少信息;②网络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具有的高速度、数字化、宽屏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将得到进一步发挥;③跨越时空界限,迅速及时,无国界。

8.第五媒体(手机)

随着手机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手机 的功能日益丰富,在大众传播领域中扮演的角色也日益明显,因此,它被称为继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体,手机对传统媒体具有延伸、拓展的作用,因此,也经常会看到“手机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这样的称呼。除此之外,手机中的社会化媒体应用,如微博、微信、互动电视APP等,也具有一定的媒体属性。相比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①信息接收的贴身性;②传播情境的私密性;③信息落点的明确性;④传播的可延续性;⑤信息传播的碎片化。

9.社交媒体(Social Media)

【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 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博客、论坛、播客等。社交媒体有两大突出特点:①人数众多,极易形成病毒式传播,营造社交媒体的网络狂欢。②自发传播,用户自主传播,传受角色模糊。社交媒体的产生依赖的是WEB2.0的发展,社交媒体是基于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持才得以发展的。社交媒体使话语权下放,有利于营造“意见的自由市场”,是舆论监督的有利阵地。但社交媒体的弱社交关系较多,且言论多样,易出现谣言、假新闻、反转新闻、网络暴力等问题。

10.四全媒体

“四全媒体”即 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全程媒体即全流程跟踪、全链条播报、全角度切入;全息媒体强调全形态呈现、全维度体验;全员媒体即全员参与、全局动员、全面触达、全体互动;全效媒体则旨在创造更好的效益、提供更全的服务和更优的体验。"四全媒体"论断是对新媒体全面崛起之后的传播格局、舆论生态做出的科学判断,全面深刻地阐释了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媒体格局。

11.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是指【 具备一定的规模,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并代表发展方向的主要媒体】 。其特征包括:拥有主流受众、拥有主流信息、拥有主流品牌。主流媒体的六条标准:①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②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有较强的影响力;③具有较强公信力;④着力于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⑤基本受众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群;⑥具有较大发行量或较高收听、收视率,影响较广泛受众群。我国的主流媒体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

12.政务新媒体

【新媒体在政务领域的具体运用,主要指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政务客户端,政务短视频等】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积极运用政务新媒体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同时一些政务新煤体还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道、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僵尸”、“睡眠”、“雷人雷语”、“不互动无服务”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

13.复合媒体

1983年,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依契普尔就提出技术的发展会使从前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走向复合。复合媒体是指【 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流动与互动,是平台支持搜索、交友、通讯、娱乐、游戏、购物以及社交功能的一种媒体呈现形式】 。在中国,微信、支付宝、淘宝等目前可被定义为复合媒体。复合媒体在近几年来的发展与蔓延归根到底,是传媒市场发育和发展的结果。受众需求是复合媒体产生的社会基础;新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复合媒体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各种媒体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会是复合媒体的市场动因。

14.平台型媒体

美国人乔纳森·格里克(Jonathan Glick)在 2014 年 2 月 7 日发表 《平台型媒体的崛起》一文中构造了Platisher这个词,引起广泛关注。所谓Platisher是 Platform(平台商)和 Publisher (出版商)两个字合成后的缩略词。平台型媒体是指【 既拥有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又拥有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 。简言之,这种平台性的媒介不是单靠自已的力量做内容生产和传播,而是打造一个良性的平台,平台上有各种规则、服务和平衡的力量,并且向所有的内容提供者、服务提供者开放,无论是大机构还是个人,其各自的独到价值都能够在上面尽情地体现。"平台型媒体"既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有"把关人"的媒体。

15.聚合类媒体

聚合类媒体,就是网络媒体机构聚合传统媒体时事新闻为主的新闻信息,以及自媒体平台热点信息源,结合受众兴趣爱好及浏览历史,基于受众主动搜索、个性订阅等操作,对全平台新闻信息展开精准推送的产品形式。聚合类媒体有利于实现媒体资源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并具有极强的传播效力(优势)。但是聚合类新闻媒体原创力不足、侵权现象频出、内容同质化严重,在监审方面也存在问题(问题)。典型的有今日头条,Buzzfeed。

16.新型主流媒体

新型主流媒体是 新媒体与主流媒体融合后的产物 ,是凭借内容优势、资源优势与品牌优势,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促进新旧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新型主流媒体将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形成具有强大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的全媒体。新型主流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以及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使得媒体个性化更突出,受众更广泛,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编辑于 2021-12-02 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