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用车、Uber、易到用车有什么区别?

这三者看上去都是向汽车服务的私人定制,那么他们的发展和优劣呢?
关注者
740
被浏览
167,538

28 个回答

谢张亮-Leo邀。我来谈谈Uber的一些特别的地方吧。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没有先后重点顺序:

1. 全球覆盖。意味着Uber的用户有了一个Uber App,在出国旅行的时候,无论是到巴黎,纽约,伦敦,米兰,东京还是首尔,无论当地语言如何,Uber用户都可以使用使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来在当地使用Uber。

2. 提供行程明细。用户下车后,一封含有起止地点,路线地图,时间,里程,联系方式等信息的行程明细就会自动发送到用户的电子邮箱,一切都清晰明了。

3. 极少人工干预。不会出现到达地点时,需要司机手动输入里程是7公里还是8公里的不愉快争论或小龃龉。

4. 司机不需要抢单。司机不需要时刻留意抢单导致精神高度紧张,也没有抢不到单的强烈的挫败感。 司机心情好,提供的服务自然会好一些。

5. 行程中无抢单等噪音声音打扰。当司机的移动设备开始接单后,一直到行程结束,都不会出现扰人的新单提醒声来干扰司机和用户。

6. 免费移动网络。每辆车都提供免费移动网络接入,且在一个城市基本保持密码的一致性,这样常客几乎可以做到无缝网络连接。

7. 免费瓶装水,移动设备充电器等是标准配备。

8. 只做实时订车,不作预约。这样对司机来说,可以在休息的时候不需要打开移动终端不停惦记是否有单要抢,尽情和家人朋友享受休息的时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的工作。 而且,实时订车,做好了可以极大的提高司机的车辆利用率和收入水平。

9. 用户上车前无需事先输入目的地。事实上,Uber的应用程序为用户极大的简化需要的操作,只需找到上车地址,按下按钮,上车后告诉司机目的地。 然后享受旅程。

10. 所有司机的照片都是真人照片 (姓名,联系方式,车牌都是真实的),司机不使用其他照片,不使用昵称,确保信息真实可靠。

11. 精选车型。 UberBLACK品牌没有提供几十种车型供用户选择,相反,只有3种主力车型,奔驰奥迪宝马,几乎所有车辆都是黑色车身,所有车辆都是皮质座椅。这在硬件上为用户提供了服务的保证。

12. 就近指派。当用户按下按钮订车后,Uber系统会自动指派一辆距离用户最近的车辆,无需司机抢单,用户也不用花时间选来选去。

13. 几乎没有4星以下司机。利用用户对司机的评分机制,Uber已经帮助用户筛选掉了4星以下的司机。 因为如果司机经常提供的服务是很好,或还不错,而一直都是4星评价,那么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会最终落到4星,从而可能被淘汰。 这样的机制保证了司机力求每次服务都力求五星。让用户享受每次旅程。

也顺便说说Uber在努力提高的地方:

1. Uber在逐步增加覆盖半径,比如最近已经在上海开始延展到古北和虹桥,以及浦东的陆家嘴。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Uber都在增加车辆,会逐步拓展覆盖半径。 Uber进入上海的时间还短,从其他Uber已经运营了两三年的城市来看,比如纽约或旧金山,几乎在城市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做到平均5分钟内,按下按钮,车辆驶来。

2. Uber应用程序的本地化。 我们在努力调整,增加一些本地功能,比如开始采用百度地图,比如引入支付宝等。但还需要做的更好。

希望以上对Uber的介绍会让大家对Uber有更多了解。 欢迎讨论。 谢谢。

噗噗,来答个玩玩,画脑图做到脑壳疼。

易到、AA、Uber都是线上预约用车的短租平台,易到和AA都是国内的厂商,而Uber是个舶来品。

对AA不是很了解,那就说说易到和Uber。

1、车源:

易到和Uber主要的车源都来自于租赁公司。

2、覆盖区域

易到在国内发端较早,目前在大陆已经覆盖了北上广深、杭州、成都等57个城市,Uber则覆盖北上广深4个城市。

需要注意的是,易到的热门城市实际也是北上广深、杭州、成都这6个城市,在热门城市的覆盖度上,两者差异其实并不大,但是易到拥有更多长尾的城市,在本地化的业务扩展上,Uber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3、价格

价格上,肯定都是比出租车要贵的。

易到用车提供时租、半日租、日租等模式,同时提供接送机服务,这些服务的模式定价是不同的,并且根据所在城市的不同,也提供了不同的价格标准,可以说,易到的本地化做的很到位,至少对当地的服务价格是做过调研和分析后才提供的价格标准。

Uber的定价没有去对各种服务进行细化,而是统一的采用起步价+等待费用+公里计费的模式,同时有一个最低消费价格。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差异。

易到用户对本地用户其实更了解,知道各种不同的模式针对的细分人群以及对这些人群的吸引力所在,Uber则是在定价上显示出自己统一服务体系的方针,这两种作法各有优劣:

1)易到的作法细分了需求,这是优点,但劣势是用户有机会进行长时间的选择,而选择过多,其实是会带来用户流失的损耗作为代价,而由此带来的是用户的教育成本变高;

2)Uber的作法看似一刀切,但是用户其实不需要思考过多,这对于使用过其服务的用户的教育成本是极低的,但对于未使用过的用户,则必须用户使用一次,才会产生概念。

4、服务

1)易到用车根据车型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服务——服务标准或许是统一的,但是用车这件事情,车辆的舒适程度与性能,其实也是用车服务的组成结构之一。

2)Uber则没有对此进行明晰的区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易到用车有了覆盖更多层级用户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做法的缺憾在于,我们永远无法把各种类型的用户装在同一个篮子里,对低端用户的妥协往往意味着降低对高端用户的吸引力。而Uber则坚定的要占领高端用户私人短时用车的市场。

5、对象

易到除了提供个人用户的短时用车解决方案,也提供企业长期用车的解决方案,Uber目前还是像上文所述,着眼点在高端用户的短时用车上。

综合来说,易到用车和Uber的市场有部分重叠,但相信各自在未来的发展中,会产生分化,对于高端用户竞争,两者会投入比较多的资源。而易到首先进入企业用车的领域,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建立壁垒,阻止其他用车业务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