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简介
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 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传媒产品和服务有着较为独特的特征和属性,这与人们对其它产品和服务的理解迥然不同。一个基本的区别就是:传媒产品和服务具有双重性,它同时服务于受众和广告商。由于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对传媒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同,因此经常会产生不均衡的经济影响力。传媒产品和服务有别于其他产品的另一个特征是传媒产品可以被多次重复利用,能够产生比初次使用更高和更持久的价值。基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影、录音录像节目以及信息等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经济价值。还有必要认识到的是,对于传媒企业和组织来说,传媒产品的生产过程是艺术性的创造过程,这与一般性的工业化生产有着极大的区别。
经济力量影响所有的媒体,而这种影响力也应因市场和社会体制而异。传媒经济学分析不仅适用于理解自由和开放的市场,它也为许多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传媒活动提供观点和分析方法,包括在一些较为封闭或是具有很强管制及国家干预的市场,传媒经济学研究都能为其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产生基础
研究生
掌握传播媒体的广告经营,媒体的多元经营与资本经营,传媒
成本收益分析
,媒体产品策划与开发及受众需求分析,为国家综合
经济管理机构
、政策研究部门、相关企业以及广播电视等传媒组织培养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人才。
知识面涉及广泛
传媒经济学不仅能涉及到传媒行业的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熟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规。另外还要求考生们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提高国家综合经济管理机构、政策研究部门、相关企业以及广播电视等传媒组织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经济管理等方面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作为新兴学科,传媒经济学的边缘交叉性决定了该专业很强的综合涵盖性,对学生关于新闻传播、经济分析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更高要求。
适合报读人群
在人们看来,传媒经济学是专业人士才能报考的,但是很多行业都可以报读这个专业。当然传统媒体,包括报纸行业、杂志行业、图书出版业、广播电视行业、电影动漫业是必不可少的。在户外媒体方面,包括交通运输工具媒体(公交、地铁、飞机、火车上的移动视频与平面媒体)、交通运输设施场地媒体(公路、机场、火车站、候车亭等数字与平面媒体);社区媒体,包括生活社区媒体(各住宅小区与商住楼社区)、商务社区媒体(写字楼、商场超市、健身所、医院等)、校园社区媒体(各大中院校);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数字报刊、电子图书)、掌上媒体(手机互动软件、手机短信等)、数字互动媒体(各种数字电视视频媒体)都可以选择。
未来就业方向
传媒经济学毕业的学生,在未来就业有着很宽泛的范围,我们可以从事各大传媒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部门。即使我们从事一些普通的企业或公司,对自己也是很大程度上的一个提高。
研究历史初期
初期的传媒学研究主要关注传媒的作用与功能,传媒学者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文学批评等领域。20世纪后半叶,随着广告业的发展,媒体的经济力量增强,报纸杂志日渐繁荣,商业广播电视不断获利,甚至公共广播电视也开始将广告作为其增加收入的一种手段。这些变化加上行业竞争的加剧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和经济问题。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传媒学者开始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探讨传媒问题,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影响传媒的权力结构上。
70年代
80年代
同时,这一领域的学术刊物也开始创建。1987年,在罗伯特·皮卡特(Robert.G.Picard)等人的倡导下,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传媒经济学学刊》)在美国创立。这一刊物在1988年春出版了它的第一期,从此成为传媒经济学领域的核心刊物。1999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 edia Management(《国际传媒管理学刊》)在瑞士圣加伦面世并更明确地集中研究管理问题。2004年,随着Journal of Media Business Studies(《传媒管理研究学刊》)在瑞典延雪平的创刊,这一领域的研究再一次得以加强。这些刊物所涵盖的研究方法、研究议题和趋势为传媒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标。 80年代以后,研究传媒经济学的著作往往以介绍基本概念和方法为主,例如探讨传媒支出(Wood,1986)、研究传媒的财务绩效(Litman& Bridges ,1986)、研究预报收入(Ad-alTIS,1987)、研究福利经济学与传媒关系(Bustema,1988)、衡量集中化(Picard,1988)、通过传媒公司支出衡量质量 (Lacy,1992)、分析消费行为(McCombs& Nolan,1992)以及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解析传媒(Gandy,1992)等。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无线和有线媒体中的结构变革问题成为关注焦点。学者们利用研究行业组织与竞争的方法,解释和探讨了有线电视行业中的融合问题(Chan-Olrrmted & Litman,1988)、多样化问题(Albarran & Porto,1990)、电视辛迪加市场问题(Chan- Olmsted ,1991)广电入行壁垒的市场影响问题(Berry& Waldfogel,1999)、信息分布的垂直融合(W aterman,1993)以及集中化(Sparks,1995: barran& Dimmick,1996)等。
90年代
到新世纪初
随着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传媒经济教育也开始兴起。课程教育的内容囊括了90年代的全日制学习,
美国西北大学
、美国Fordham大学、瑞士St.Gallen大学的MBA项目、芬兰图库大学高级经理MBA项目等。硕士专业项目也在西班牙Navarra大学、南加州大学和苏格兰Stirling大学开设。传媒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博士课程在
印第安那大学
、延雪平国际工商学院、密西根大学、科隆大学、Dortmund大学、Navarra大学、
佛罗里达大学
、St.GalIen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开设。
传媒经济学方面的非英语教科书在90年代迅速发展。Picard的书作被翻译成中文、韩语和西班牙语;原版教科书以法语、德语、波兰语、俄语和匈牙利语出版。很多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教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许多过去媒体市场没有完全开放的国家也纷纷引入其他国家的经验,希望为本国的传媒市场改革和体制转型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理论型范例最早由经济学家所创导,始于一些对传媒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以及对其选择的研究。这种范例基于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主要用来探讨制约和推动传媒体系的媒体力量。它常见于对传媒发展的前景和影响力进行预测的研究,对传媒经营人决策的研究,或是对政策优化选择的研究。
应用型范例主要来自于大学里的企业经济管理系以及传播行业协会。它是传媒经济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范例常常探究传播行业及其市场结构,强调对趋势和变化的认识和理解。它的研究目的是应用型的,旨在为公司或政府制定战略和政策,以便对经济和消费者行为中的变化进行控制并作出快速反应。运用这种范例,学者们研究了传媒消费行为者和广告业趋势、媒体公司、单一或是整体的传媒产业等。
批评型的范例始于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批评家,它集中应用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福利经济学等问题。应用批评型范例的学者一般都有强烈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这使他们能专注于诸如传播的集中化和垄断、文化影响、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所带来的问题的研究。这一范例受到了英国文化研究学者和
新马克思主义
学者的影响。理论型范例和应用型范例都使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方法来探讨传播机构与互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方法常常被用来分析国家层面的经济制度运行。然而,随着传媒市场中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这种方法也更加趋向在区域或全球的层面上探讨问题。微观经济学方法往往侧重特定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市场活动。它主要对诸如购买决策、价格行为、财务流程、成本结构以及财务绩效等问题进行研究。它的基本观点是,媒体是一个经济机构,如果不认识到媒体的这种必须在市场上运营的特性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认识媒体。媒体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内容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广告商提供与消费者交流的平台。而相对来说,宏观经济学的方法则更多研究广泛的行业问题和市场结构。它们探讨的是竞争与垄断、经济变化以及政府政策对于传播行业的影响等。
批评型范例的学者则持有更宽泛的观点,他们研究传播制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整体影响以及制度的制约性等。他们探究制度或是政策性制约的终端结果,考察由此引发的问题,寻求通过公共政策来克服效率低下的办法。
上述三种研究范例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间经常存在很多争论,但是冲突既无必要,也于事无补;因为实际上每种范例都贡献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而且这几种范例之间也存在着互补,它们的共存使彼此更具说服力,并为彼此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研究传统存在着差异,随着传媒经济学的发展,一些普遍性和共同性的研究方法也已形成。它们被归纳为:行业市场研究、公司研究和影响力研究(见表2)。这些方法大多运用了常见于经济和企业研究的理论和技巧,为行业中的经济行为的分析提供了基本的途径。
摘自《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方法与范例》
知名院校
传媒经济学以新闻学,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经济领域中的传播课题以及传播领域中的经济课题,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传媒经济学专业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增设了案例互动实战课程。来自于传媒界、工商界和学术界的领袖人物,与传媒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们共同分享他们亲历的最鲜活、最具借鉴意义的实战案例。旨在培养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传媒业高级管理者及专业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