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遥感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地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199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系并留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至今,2004年获地图制图学及地理信息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受国家外国专家局选派赴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软件工程中心研修高级软件工程及管理技术。199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晋升教授,2005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及其应用、
地理空间智能建模与地学过程模拟、
遥感信息智能提取及其地学应用、
空间信息智能分析及其软件系统
研究开发与教学工作,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次、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次;发表科技论文180余篇,个人先后6次被授予省部级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
地理空间智能建模与地学过程模拟 /
遥感信息智能提取及其地学应用
“资源与环境”学科:
地理空间智能建模与地学过程模拟 /
遥感信息智能提取及其地学应用
“电子信息”学科:
空间信息智能分析及其软件系统
招生专业
1)学硕: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
2)专硕:资源与环境
一级学科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摄影测量与遥感
电子信息
一级学科 --
不限专业方向
热烈欢迎有“GIS、RS、计算机及地质相关专业背景“的同学报考,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
2009年,“分布式大型GIS平台开发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
2002年,“MAPGIS地理信息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
1996年,“计算机辅助彩色地学图件编辑出版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
2010年,“大型三维GIS平台研发与应用”国家测绘局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7年,“分布式大型GIS平台软件”湖北省2007年科技成果一等奖。
-
2001年,“MAPGIS地理信息系统”湖北省2001年科技成果一等奖。
-
1995年,“计算机辅助彩色地学图件编辑出版系统”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
2011年,“上海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13年,“地质矿产调查全流程数字化理论、技术方法与软件平台”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
-
2004年,“省级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程”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9年,“
国产卫星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业务系统研制与应用
”
,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个人获奖情况
-
1997年,被评为地质矿产部“八五”科技先进工作个人;
-
2003年,被评为“首届武汉地区IT十大风云人物”、“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
-
2006年,被评为“中国高校十大GIS创新人物”;200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参与载人航天工程有功个人”;
-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2010年,被武汉市科协评为“武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
2011年,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十一五”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贡献奖。
在研项目
:
-
2022.05 - 2024.12,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开发关键技术与智能仿真平台
”,项目负责人,总经费200万;
-
2022.08 - 2024.07, 中铁横向合作项目“铁路矿山法隧道洞身支护设计方案智能决策算法与验证”,项目负责人,总经费89.5万;
-
2021.12 - 2024.11,省自然资源厅
纵向项目“
三峡库区重点移民城镇地质安全风险
调查评价与管控项目
”
,
第三课题负责人,课题经费100万(总经费400万);
-
2022.10 - 2024.05,
中铁横向合作项目“地质信息数字化平台与应用示范”,项目负责人,总经费30万;
-
2020.01 - 2023.12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多元数据联合影响下复杂地质模型快速构建方法(41972
307)
”
,第二
负责人,总经费
67万
。
科研团队
:资源环境遥感与地学智能分析研究中心
花卫华
陈启浩
杨 健
王猛猛
陈 奇
解清华
张正加
周 超
岳林蔚
张 唯
1991.7-1997.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计算机系
1997.5-2003.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2003.7-2008.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地理信息工程系
2008.7-2012.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系
2012.12-2019.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2019.4-至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1991.7-2013.9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历任研发骨干、研发部门负责,技术总监,集团副总裁
历任研发骨干、研发部门负责,技术总监,集团副总裁
作为研发核心完成MapCAD、MapGIS1.0~6.7,MapGIS地质三维建模及其应用系统研究
[3] 通讯/办公地址:
43a330521a0e8d9854afaa81aa12d1c05927cef569fd96e49d077f55720b89c65d1d22d368523a0e5afd86a0abc83271f64b7a06b686587b71e0c1111178b668f5ca0c2665cf26cca8fdc4968ccbc6a3df0be894d3b7519ee03a287799d91c3b250373fb65cf5d74b974c7b315d8b9f04977946c25f381bf52c4624e26d13185
[4] 办公室电话:
[5] 移动电话:
22269bf3d97678729e1e2edc7deb9fbdcad714bc9e8574ac1045d44dc79d32a88dafde9d6fde4b7e1f0e468d7c7368dcf287c584371a428d13d67d4fcdd4a81e5aea644b0c70d4492bbe55e5b6646e2a2cf4447c0924d10c6acf0bb18b569106369b128608ff601c54090540eb1d8c58e3796af3be5a27b5b46d81d1206573e3
[6] 邮箱:
9c92c32185371a7dcb35671fdc7435fe15e433468089b3855a05f0ed29cb8ad8acd56e25dc664fd484b8318cc515f49eaab621545a66781864532a55eace900047bbad8d15392822531498084e1f819c2b652b4df91d9e9dc4f0c2b7be3f88867c40f645aa4fa3ddd6e59c560f93037fb91e9ee3121d6d2de2ba30579a245779
资源环境遥感与地学智能分析研究中心
围绕 “一带一路”建设、“美丽中国”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的自然资源调查、三维地质信息化、环境灾害监测与评价预警等应用需求,开展生态环境参数遥感定量反演、资源环境要素多源遥感智能提取、三维地质全要素智能建模、资源环境与灾害评价预警等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