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记者来到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采访,漫山遍野的苹果树长势喜人。
村民安保山指着自己承包的果园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预计收入超过10万元,自打李保国老师来指导大家种苹果,我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7年,不容易啊,他是我们太行山农民的科技财神。”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感慨万千。
故事开始于1996年的夏天,岗底村一带连降3天暴雨,仅有的200多亩耕地全被冲毁。当时李保国一行7人来到这里,面对抱头痛哭的村民杨双牛,李保国在烟盒纸上写下自己的电话:“不要灰心,村里不是还有几十亩果园吗?可以发展苹果产业。你把上山的路修好后,给我打电话。”
不到半年,杨双牛就带领村民把路修好了。1997年初,李保国带着同在河北农大任教的妻子郭素萍如约搬到了岗底村住下来。白天,李保国一座山接一座山考察;中午啃一个馒头,喝壶凉白开;晚上,他又挑灯夜战,仔细整理考察数据。半个月下来,李保国跑遍了全村的沟沟坎坎。很快,李保国为村子做出致富规划:一是人均2亩苹果,平均收入2万元;二是人均发展板栗5亩,平均收入5000元;三是人均2只小尾寒羊,平均收入3000元。
蓝图画好了,但实施起来却并不顺利。李保国首先要对果树进行修剪,看着大把大把剪下来的树枝,村民们个个都心疼。接着又开始疏花疏果,看着满地落下的小苹果,许多农民不干了:“果子没有长大就给扔了,怎么丰产?到时候他一拍屁股走了,我们找谁说理去?”
到了秋天,事实说话了:及时修剪并疏花疏果的苹果长得又大又好;没有修剪并疏花疏果的苹果又小又不好看,卖不上好价钱。
接着,李保国又推广苹果套袋技术,这项新技术当时在河北省尚无先例。“苹果不见光还能长?”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李保国拿出5万多元科研经费买来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袋。秋天,套袋苹果又大又红,5两到6两的每个卖10元,8两以上的每个卖50元,最高的卖到了100元。而没套袋的苹果还是卖不上价钱。这下,群众服了。
从套袋、去袋、转果,到摘叶、铺反光膜、施肥,李保国独创了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并印成“明白纸”,让村民像工人生产标准件一样生产苹果。当地注册的“富岗苹果”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夺得银奖,2008年被北京奥运会指定为专用果品,2011年获得全国驰名商标。如今,“富岗苹果”连锁基地发展到太行山和燕山11个县(市)369个村,种植面积5.8万亩,产量超过1亿公斤,7万多名村民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