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 天津市 ,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 111计划 ”、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高校、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国家“ 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建设高校、 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为 CDIO工程教育联盟 、“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成员单位。 [1-3]
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全国首批4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隶属 轻工业部 。1959年, 天津大学 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设备调入学校。1964年, 北京轻工业学院 发酵工学专业、 无锡轻工业学院 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学校。1968年,学校改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学校。1972年,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合并后划归学校。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 中央与地方共建 、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2年。经 教育部 批准,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建有滨海、河西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300亩,总建筑面积90.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27亿元,馆藏图书204万余册;设有14个专业学院,开设57个本科招生专业;有教职工2100余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普通本科生2167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377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4人,博士研究生260人。

天津科技大学 学校前身

  • 河北轻工业学院
1952年,天津造纸厂技工学校创建;
1953年,天津造纸工业学校创建(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灰堆)。
1953年,河南省郑州工业学校(现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化工科并入天津造纸工业学校。
1954年,沈阳轻工业学校(现 青岛科技大学 )纤维造纸工业专业并入天津造纸工业学校。
1958年,天津造纸工业学校、天津食品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河北轻工业学院。
  •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造纸专业
1939年,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创建。
1944年,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分校创建。
1945年,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分校改建为 国立自贡工业专科学校
1950年,国立自贡工业专科学校撤销。
1950年,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更名为乐山技艺专科学校。
1952年,乐山技艺专科学校撤销。
1952年,乐山技艺专科学校(部分)参与合并组建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后改名成都工学院)。
1956年,成都工学院造纸专业调整至天津大学。 [4-5]
1958年9月,学院成立时,隶属河北省人民委员会领导,由河北省轻工业局代管,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
1959年, 天津大学 化学工程系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设备并入河北轻工业学院。
1962年1月,河北省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全省高等学校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整顿,一部分高等学校被撤消,一部分高等学校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河北轻工业学院仍由省人委直接领导,并由省教育厅具体管理。
1963年,河北省根据国务院国文办字第424号文件决定,将河北轻工业学院上交中央轻工业部直接管理,轻工业部于1963年9月25日派尹苇副司长到河北省教育厅正式办理了交接手续。河北轻工业学院的隶属关系从河北省转到了中央轻工业部。
1964年,河北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工学专业并入 北京轻工业学院
1964年, 北京轻工业学院 (现 陕西科技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发酵工学专业和 无锡轻工业学院 (现 江南大学 )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并入河北轻工业学院。
1968年,因天津市已改为直辖市,河北省省会已迁离天津市,经轻工业部批准,河北轻工业学院于1968年4月30日改名为 天津轻工业学院
1969年12月, 轻工业部 根据中央决定,将学院下放给天津市革命委员会领导,成为地方院校。
1971年, 天津大学 制浆造纸专业全部并入天津轻工业学院。
1972年,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系、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并入天津轻工业学院。
1981年,制浆造纸工程学科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983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是中国同学科中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
2004年,泰达校区并投入使用。
2006年,食品、生物、海洋、化工、艺术、理学等学科整体迁入泰达校区。
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同年,天津科技大学庆祝建校50周年。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1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同年,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7年12月,学校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项目。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天津科技大学与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4月,天津科技大学与泰达医院战略合作签约暨“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市泰达医院 医工结合创新研究中心”揭牌。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同年,学校入选“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即“111计划)。 [12-13]
2020年9月,获批成为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接收院校。 10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1年5月,天津科技大学与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共建的“工程生物学院”揭牌成立。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60人。现有院士6名(含双聘)、国家特支计划人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学名师等在内的国家级人才20余名,天津市杰出人才、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特聘教授等在内的省部级人才100余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含培育)等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40余支。
师资队伍
高层次人才队伍
名单
双聘院士
国务院特贴专家
张建国、李树材、李振亮、刘安军、王硕、王昌禄、李伟、路福平、商平、王学魁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贾士儒 、石淑兰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张管生、李振亮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刘安军、王硕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王硕、魏皓、王敏、姜涛、刁爱坡、樊秀梅
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魏大鹏(国家级);天津市级:王艳萍、王硕、张同存、侯庆喜
天津市特聘(讲座)
王硕、刘安军、王广策、魏皓、贾士儒、刁爱坡、候庆喜、邓天龙、张同存、郁彭、倪永浩、张洪潮、孙雪光
天津市授衔专家
张建国、刘安军、石淑兰、杜连祥
海河学者(兼职)
李喜宏、刘安军、王硕、张同存、沙作良、魏皓、王广策、侯庆喜、郁彭、马文建、刘浩、邓天龙、姜涛、吴中华、刁爱坡、赵树雷、花尔并、张宝龙、樊秀梅、张洪潮、丁建新、丁玉龙、陆书来、曹定爱
全国优秀教师
李宝席、贾士儒等
天津市优秀教师
李宝席 、贾士儒、王建清、夏慧言、王艳萍、李广琴、李桂菊、赵亚光
天津科技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工业设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自动化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机器人工程
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轻化工程
包装工程
印刷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营养与健康
海洋科学
海洋技术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动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公共艺术
金融工程
投资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物流管理
工业工程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英语
日语
翻译
法学
知识产权
汉语国际教育
网络与新媒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人工智能
天津科技大学于2011年启动“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在该校传统优势专业和特色品牌专业中组建4个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每年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学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后备领军人才。
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分为机械电子类卓越人才实验班、食品与生物工程类卓越人才实验班、材料与化工类卓越人才实验班、工商管理类卓越人才实验班。
涵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模式:实行“2+2”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实施大类通识教育,后两年实施专业教育。通识教育阶段以强化学科基础能力为主,专业教育阶段以培养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17个专业入选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5个专业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IFT)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生物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2门、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天津市级一流课程62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项目)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单位)14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5个。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食品科学技术导论
国家级特色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食品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化工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印刷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轻工装备实验教学中心、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制浆造纸工程实验中心、包装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海洋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天津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包装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名称
带头人
获评时间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赵征
2010年
生物反应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贾士儒
2009年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4个一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点 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天津市顶尖学科,工业生物技术、药食同源、化工新材料、智能轻工装备制造、近海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大数据与智能汽车6个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分别在全国24所和79所参评高校中位居第三和第八。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发酵工程
天津市重点学科: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海洋科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设计学
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天津市一流学科: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
天津市特色学科(群): 智能轻工装备、营养健康食品等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 生物与医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外国语言文学、海洋科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工程硕士、艺术硕士、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会计硕士、农业硕士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食品加工工程中心

天津科技大学 研究机构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0个,建有6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和天津市工程中心5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8个、天津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6个、天津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人文社科科研平台7个, 建有天津市高校首家碳中和研究院。
国家工程实验室: 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食品营养与安全、工业发酵微生物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食品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轻工与食品工程机械装备集成设计与在线监控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工程实验室: 天津市氨基酸高效绿色制造工程实验室
天津市工程中心: 天津市食品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海洋化工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食品加工过程控制与安全技术工程中心、微生物代谢与发酵工程控制技术工程中心
天津市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食品安全低碳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战略研究中心
截至2023年3月,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省部级及社会力量科技奖励200余项、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29项。其中“农药西维因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首获2014年天津市专利金奖。
2012年,“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一五以来,学校先后主持或参加承担国家“十二五” 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520余项,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0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20余项,获得省部级各类科技奖励7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
2014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其中王硕教授、周桓教授承担的两项课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肖冬光教授参与完成的“高耐性酵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张泽生教授参与完成的“辣椒天然产物高值化提取分离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王昌禄教授参与完成的“非耕地工业油料植物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喜宏教授获得2014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唐娜教授获得2014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专业领域Ⅰ区或Ⅱ区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75篇,比2013年增加33篇;《推进中国食品安全多元治理的对策建议》入选《高校智库专刊》,并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等有关部门参阅。
截至2023年3月, 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 馆藏纸质图书204万余册 ,电子图书140万余册,电子期刊105万余册。拥有各类网络数据库41个,其中中文数据库29个、外文数据库12个,每年订购纸质报刊近190种,外文纸质期刊36种,建立了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TALIS)、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项目管理中心、京津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与共享协同创新联盟,以及其他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多维度资源共建共享环境,拓宽了文献获取渠道,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文献为主体,以食品科学、制盐、造纸为特色,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馆藏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相互补充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文献体系。
  • 学术期刊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创刊于1986年,其前身是《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学报》。主要刊登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机械及自动化、海洋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
该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编辑委员会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且是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多家文摘的期刊源。《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全文收录,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RCCSE中国核心(扩展版)学术期刊。
  • 政产学研
截至2022年9月,学校与20余个省区市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河西、津南、东丽、武清、宝坻、蓟州等区县签署了科技全面合作战略协议,与相关区县300余家企业促成科技横向联系。在全国各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型产学研合作机构,与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万华化学 、贵州茅台集团以及中兴通讯、科大讯飞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现代产业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与 中国酒业协会 合作成立 中国酒业协会产业创新技术研究院 河西校区主楼 全景
截至2022年9月,学校已同俄罗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泰国、波兰、德国、瑞典、芬兰、西班牙、捷克等40多个国家的142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拥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举办3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多所高校签订“3+1+1”、“2+2”、“1+2+1”等联合培养人才协议;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讲学,开展科技合作和重大项目研究;学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批准,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学生资质,先后接受了8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来校学习和访问,每年长短期留学生1000人;学校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蒙古国育才中文学校共建孔子课堂;学校建有两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四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俄罗斯、英国、捷克、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大学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建有多个联合研究院所。

天津科技大学 学校标识

  • 校训
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
尚德,是要育人先育己,教师师德在先;尚学,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尚行,知行合一,不断实践新知,干出实事。
爱国,国富民强才有个人立身之地,才有个人的底气、信心、力量和支撑;爱校,学校的兴衰荣辱直接关系到个人事业和生活的发展;爱人,教师天职的必然要求,惟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学校徽志为圆形,由地球剪影图案和中英文校名组成。
  • 校歌
天津科技大学校歌
科仲
矗立海河之畔,胸怀渤海浩荡,
津门立校担大任,报国图强。
耕耘育人沃土,壮我轻工栋梁,
格物致知诚天下,放飞梦想。
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
你我携手徜徉,同创荣光
歌词释义:
整个校歌歌词共3段,68个字。由科大师生集体创作而成,故而词作者为“科仲”。
第一段:明确学校发轫于津门,海河之畔成立的历史印记清晰可见。以渤海之浩荡比喻学校宽阔的胸怀,悦纳天下英才。同时,明确昭示学校承担报国图强历史重任的宏大志向。
第二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辛勤耕耘是培育人才的必经之图,突出特色办学,壮大行业中坚和栋梁。每个科大人心怀梦想,“格物致知”作学问,诚信为本作真人,以
真才实学和高尚品德助力社会发展。
第三段:“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在浓郁的校训精神哺育下,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中,科大人自由独立地成长,创造新的高度,书写时代华章。

天津科技大学 校园文化

  • 社团文化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该校学生社团为校级社团和院级社团,实行二级管理,其中校级社团20个,院级社团66个,共计86个,人数为3285人。
校级社团
类型
社团名称
学术科技
大学生科技协会
学术科技
网络协会
学术科技
音响组
志愿服务
SIFE团队
志愿服务
搏宇协会
志愿服务
青年志愿者协会
文艺
大学生艺术团
文艺
广播台
文艺
E时光工作室
社会科学
大学生通讯社
社会科学
党委宣传部学生记者团
社会科学
创业实践协会
社会科学
学生职业发展协会
社会科学
风潮就业发展协会
社会科学
大学生科技协会
体育健身
台球社
体育健身
交谊舞协会
理论学习
红十字会
理论学习
大学生科学发展理论观研究会
理论学习
大学生国防协会
  • 常春藤网站
常春藤由天津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iTust学媒中心承办的“常春藤”系列网站(新版)旨在进一步加强该校的网络文化建设,繁荣校园网络舆论氛围,其传播主体面向全校师生,也包括外校师生、上级领导、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2010年常春藤网站被教育部思政司评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同年被天津市委教育工委评选为“天津市优秀校园媒体”。2011和2012连续两年被天津市校媒联盟评选为“天津市十佳校园媒体”。
田力普 :现任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 国家知识产权局 局长、党组书记。
魏大鹏 :现任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历任天津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天津市人事局局长,天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天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
曹小红 :现任天津市副市长, 致公党 中央副主席、中央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委主委,天津市政协常委。
陈克复 :制浆造纸领域唯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 ,誉为现代“ 蔡伦 ”。
张洪潮 大连理工大学 特聘教授,美国 德克萨斯理工大学 工业工程系教授,博导,现任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可持续设计与制造研究所所长。
李振亮 :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劳动模范, 教育部食品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总工程师。
朱颖 :烈士, 光明日报 记者,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驻 南斯拉夫联盟 共和国大使馆的导弹袭击中不幸遇难。
董栋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蹦床冠军。
陆春龙 :2008年 北京奥运会 男子蹦床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蹦床季军。
何雯娜 :中国蹦床史上首枚金牌获得者。
黄珊汕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蹦床个人铜牌,成为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蹦床奖牌的中国人。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女子蹦床个人银牌。
刘学义: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裁助理、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国投高科技投资公司董事长。
贾伟 :洛可可设计公司创始人。被誉为兼具商业头脑和设计才华的商业设计师第一人。 温和力量创造和谐设计的理念,追求设计达到一种和谐。中国设计界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永敬 丹尼斯克 (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田惠光 :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继科 中国男子乒乓球队 运动员,山东青岛人,2000年进入山东鲁能乒乓球队,2003年1月进入国家队。2008年全国锦标赛,张继科以全胜战绩为解放军队获得男团冠军之后,在男单比赛中连胜 马琳 王励勤 两名奥运冠军,以及奥运亚军王浩一举获得男单冠军。2011年5月15日,张继科在世乒赛男单决赛中击败 王皓 ,赢得职业生涯首个世乒赛男单冠军。2011年11月13日乒乓球男子世界杯赛,获得职业生涯首度加冕世界杯赛冠军。2012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乒乓球男单金牌和乒乓球男子团体赛冠军。2013年世乒赛成功卫冕。
2022年5月,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授予天津科技大学团委“天津市五四红旗团委”称 号。
2022年5月,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9级行政管理专业2班团支部、轻工学院第二十三届朱颖班(2019级轻化工程专业1班)团支部被授予“ 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称号。
2022年,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