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法师的故事

鸠摩罗什法师的故事

1) 身世 特殊

他的历史同龙树菩萨一样更奇怪,他妈妈是一个公主,他的父亲呢,是印度另外一个国家的宰相。他做了宰相以后,想想没有意思,向皇帝要求不做了,出家当和尚去修道,修道出了家。出家就是叫化子一样到处化缘,所谓化缘那是好听,就是到处讨饭吃,要饭。他一个宰相之尊下来以后出家,到处托钵沿门托钵要饭,他离开了自己的国境。因为在自己国家讨饭方便,大家晓得他是宰相出家的,这个不好。

他另外向北走,到另外一个国家去,丢掉他的身份。他长得很漂亮,和尚长得漂亮很危险的。结果到了这个国家,这个公主看到了,那么漂亮的和尚,这个就告诉他的哥哥,是皇帝。

我非嫁给他不可,

皇帝说,人家是出家人,你不要乱讲。

你要逼我嫁,我要嫁,就是爱他。

结果皇帝就把他找来,拜托你,还俗,我的妹妹要嫁给你。

他说,不行啊,这个我是出家人。

我知道你的历史情报都有了,你是那边国家的宰相,现在我的这个妹妹看上你了。

这个时候大概……,公安、警察、特务啊都把他包围了,你也跑不掉了,要讨也讨,不讨也讨,就是要讨了。他逼得没有办法就结婚了。结婚了以后,这个公主就怀孕了,一怀孕了以后就变了。这个公主智慧特别高,言语的天才,外文自然都会了,奇怪有了这个孩子以后。

2)奇异之相


生下来就是鸠摩罗什法师,相貌特别。当时有些印度跟我们中国一样,跑江湖的,特异功能的多得很。有看相算命的,一看到这个孩子,不得了这个孩子。

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与人不同,所谓三十二相,统一全世界的帝王,如果不做皇帝,做转轮圣王。佛再三推崇转轮圣王,治世把天下社会治安定了的真的帝王,领导人,同佛的功德是一样。

转轮圣王有四种,统治全世界的转轮圣王只有上古有叫金轮圣王,分,金、银、铜、铁四种转轮王。转轮这个意思就把一个历史、一个时代扭过来,叫做转轮圣王。转轮圣王要具备七宝,七种宝贝,七宝里头第一个是太太宝,所以太太是活宝。你们诸位有家室的太太,要女宝,要贤德的女人,帮助丈夫的,第一宝就是女宝。第二是藏宝,藏宝就是财政部长,管经济、财经的,就是我们现在要财经的发展,能够理财的,管钱的,调度经济最重要,藏宝。还有嘛,要大元帅,军事会打仗的,除了这三位以外,其他的都是太空船、这个火箭、核子炮等等,要这样的七宝。

你看这个世界安定从古到今,有个好的女性辅助,多重要,女宝。藏宝,藏,就是管财经的。转轮圣王造成了一个历史时代的安定,天下太平,人人都自由安定的,安居乐业的这个世界。他这个治世的帝王的功德同佛是一样的,不过释迦牟尼佛不干这个事出家了。

现在鸠摩罗什生下来,这个相士一看不得了,佛有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种相好,比佛差了一点。不过如果他要做干政治做皇帝的话,他也是造就一个国家的太平,但是看来他不干。看这个孩子的相,出家了,等于第二个释迦牟尼佛。可是呢,很难,这个人,要出家也难,有桃花劫,有女离子爱他的太多了,三十二岁以前不犯戒,不破女色的戒,他会成第二个佛。这一关过不去呢,就不能成第二个释迦牟尼佛一样,但是他会影响人类文化,一个大时代,也等于佛的功德 。

3)随母出家

差不多几岁,五、六岁的时候,对不起,这位妈妈这位公主要出家了,要去到万石莲寺,要去当尼姑去了。这个给丈夫来商量,丈夫说不行,我好好的当和尚你偏要把我弄得还俗,结婚,现在结了婚有孩子你要去出家,不干。

这妈妈说,你不干,对不起我干了,不听这一套,出家了,就是勉强去出家的。这一下那位丈夫没有再出家了,下文没有看见。她就出家了,带著鸠摩罗什,把他头也剃光了,做个小和尚带在身边。到底是母性的爱,母亲的爱,带在身边。

出了家,一样,公主也好,不公主也好,也到处要饭,沿门托钵化缘。钵就是饭碗,很大的,有大钵,这个印度的规矩,饭、米、菜、红包拿来,都放在这个里头,端著这个碗就叫做钵。钵就是饭碗没有什么特别,不过名称两样。

他妈妈自己出去化缘,带著鸠摩罗什孩子,这个孩子一路跟著妈妈,然后把这个钵就放在孩子头上。他就把钵放在这个儿子头上,跟著一路走。你看鸠摩罗什法师的功夫蛮好从小练好,这个头一放上钵,将来打坐起来从小头就很正了。

这个妈妈发现不对,在国内带孩子化缘出家太容易了,大家一看公主来了,公主师父来了,大家都出来供养。这个不好,占便宜。他就带著鸠摩罗什法师慢慢走,一路下来,就向北方走了,离开自己的国家,使人家不认得他是公主。

到了新疆这一带,所谓到过天山上。天山有个罗汉得道的人,一看他,这个比丘尼带一个小和尚来。这个得道的罗汉就合掌,太恭敬他,这个孩子不得了。讲法同那看相讲的一样,三十二岁不破戒,第二个佛,这一代的第二个教主。不过了这一关嘛,名流万古,影响后代人太大。

3)少年故事


他在当时新疆这一带,过了甘肃到西北这一带,分了好几个小国家,他妈妈带到就在这边,他妈妈没有带他到中国来。有一天,七、八岁的时候,鸠摩罗什法师跟著妈妈化缘,头上顶著钵,他突然一想,我个子那么小,妈妈把那么重的一个钵放在我头上,怎么走路那么轻松、那么自在,他想说那么重。这一想不得了,碰,重起来了,头一摇钵掉下来,东西都倒了。

妈妈问他,你怎么搞的,你本来都好好的,突然今天怎么搞的。他说妈妈啊,心动了。怎么心动了,他说原来啊,头上你那么重放在我上面我没有心,我也没想,所以没有关系。今天我一想,我那么小,怎么头顶,顶那么一个重都没有事走得很轻松,完了,心一动了。七、八岁哦。所以心的力量有这样大,这是鸠摩罗什法师少年的故事。

后来他当然跟著妈妈,当年的教育,尤其是印度,东方的文化,印度的,统统在佛的这个声光教育之下,是佛的教化。释迦牟尼佛同孔子一样,并不想当现在给人家捧得当教主,那他才不干呢,当皇帝味道比这个好啊,为什么捧成教主,那是后来弟子们把他捧出来的,他才不干。

4)被禁西凉

他一、二十岁,学问修持到了很高境界,言语,各种言语也懂了很多了,跟著妈妈到处在国际上跑。当时的国际不像今天的世界,当时什么美国、英国,英国还在“阴”的地方呢,美国连美都看不到,都是荒凉的。文化在东方中国印度这一带,埃及这一带,人类文明最顶盛的时候。所以他到二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跟这些每个西北边境这些国家,每个帝王都捧他的,鸠摩罗什法师。

我们中国呢,这个时候就是四分五裂。在西北的称王的是秦王,不是秦始皇,秦王叫苻坚。苻坚就晓得鸠摩罗什法师,学问道德修养声望太大了,在西北另外一个国家。派吕光带二十万大军到西北部去,他的任务,二十万部队,拿现在讲,带好大一个部队去,海、陆、空都派上了,由你指挥,到西北的任务,请一个有学问的这位和尚鸠摩罗什来。

吕光一路带兵就到那边,可是鸠摩罗什法师在西北被另外一个国家的国一不肯放。吕光说你不放人,消灭了这个国家,可是吕光请到了鸠摩罗什法师,用武力消灭。你看历史上为了请一个法师,所谓法师一个大学者大修养的人,二十万大军消灭了一个国家,这个人类历史上没有第二件事。你看多么尊重知识,多么尊重文化,一个事,看到这个历史非常有趣的时代,是真很了不起的时代。

可是他请到了鸠摩罗什,吕光呢,不回来了。苻坚已经亡掉了,后秦姚兴当皇帝了,西北,不是苻坚了,姚兴。苻坚称前秦,这个姚兴当皇帝称历史上后秦,这两个前后秦,同秦始皇那秦呢,秦始皇我们如果要把他分别起来,那是老祖宗的秦了,这个距离又太远。

姚兴的时候,因为苻坚亡了,吕光就不回来了,自己在西凉就是凉州,甘肃一带自己称王了。把鸠摩罗什法师就软禁在那里不准出国了,他不过不像苻坚那么尊重他,可是对他也不错。不过他被软禁在那里,这个时候也不过二、三十左右。

5)长安弘法

等到后秦的姚兴起来,又把这个吕光的西凉消灭了,才把鸠摩罗什法师请到我们西安长安来。开翻译院,翻译佛经,姚兴对他是非常恭敬,这个都比玄奘法师时代早。我们所有看到的佛经,金刚经、维摩经、翻得很美、很漂亮,他来了以后,就开始组织翻译院。

那个时代一直到唐宋之间,我们中国这四、五百年的对文化的交流,是佛学哲学的这些问题是最高的,现在是科学,历史时代转变的不同。你要晓得他的翻译的文字翻译佛经,开始就组织了一个政府一个国家的力量,把天下的才子,出家、在家的都集中了,所以当时有名的道安法师。道安下面四个弟子,僧肇、僧叡等等,都是第一流的人,那个时候是第一流人出家。

这是新的一种学问修养,所以人才很多。可是在翻译佛经,有时候,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组织是科学的,民主的,后来玄奘法师也照这个办法。他用原文叽哩咕噜念一句,然后这些懂外文的跟到翻成中文一句,然后几百人就开会,同意这样翻吗,这个外文跟中文,这个意义完全对了没有。鸠摩罗什法师自己主持,他也把中国文字变成拼音,使大家懂,很多外国的也参加,为了一个字的商量准确的程度,为了一个字有时候几百人讨论了好几天都决定不了。

6)罗什吞针

姚兴这个皇帝,恭敬他的不得了。然后他也到中年了,皇帝做了怪想了,这位姚兴,也是外国人,在中国做皇帝的,所谓胡人。鸠摩罗什法师,他在那里受姚兴的尊敬,这位皇帝,对这位师父、法师尊敬得不得了,忽然发了一个奇怪的想。

姚秦这位皇帝就跟鸠摩罗什法师商量,师父啊,你也到中年了,快到四十左右啰,那么高的智慧,你是特别一个种,你死了以后怎么办,对不起我看你的种子要留下来。一定要他留种子下来,这个聪明种子“优生学”,一定要把后代聪明的要留下聪明啊。

就派了自己的宫女十二个都给他做太太,要留种子。鸠摩罗什法师……我出家的人,不能干,不行。这个时候还只三十二岁,非留种子不可,皇帝硬强迫派了十二个宫女把它包围起来,做他的太太,就要留他聪明种子,这人类历史上也是稀奇古怪一件大事。

鸠摩罗什法师就没办法了,这一生不是现代佛,就被那个罗汉、看相的都看对了,就是那一关,他也不是自己要破戒,就过不了。鸠摩罗什,皇帝派了十二个宫女给他做太太服侍他,当然有夫妇的关系啰。

跟他出家这些徒弟们大家也依样画葫芦,照他那个样子,也可以讨太太,鸠摩罗什法师一看这个不得了,你们这些年轻出家的跟我这样学啊,我又不是自己要的。

鸠摩罗什法师有一天在翻译院把一些年轻出家的要讨太太的和尚找来。他开了特别的联欢会议招待,每个人前面摆个碗请大家吃面,然后大家很高兴。结果拿出来每一个碗里头,都是缝衣服的针,吃面,大家吃啊,诸位请啦。这个怎么吃啊,缝衣服的针到喉咙穿到死的。他说你们不吃啊,好,我吃,他都吃掉了,所以有名的历史故事叫罗什吞针。你看他是怎么搞的,这个针啊他都吃下去,肠胃也没有穿了,这是什么特异功能,什么功夫啊,有名的故事叫做罗什吞针。然后告诉大家他吃完了,你们都要讨太太学我吗,你一碗的这个面会吃得下去再来,第二步他下命令从此不准,大家就不敢了。

摘自《南禅七日》

编辑于 2016-12-22 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