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也叫“台湾化”,即逐渐增加台籍人士在台湾当局权力中枢的比重。在国民党统治台湾初期的权力结构中,基本上是以大陆籍资产阶级为主,台籍资产阶级为辅。蒋经国主政后,开始推行“本土化”政策,但是上述情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李登辉主政以后,推动“宪政改革”,在各主要部门中大规模增加台籍人士在权力中心的比重,才根本改变了这种情况。

从1988年7月国民党“十三全大会”和开始,所建立起来的新领导体制的“本土化”趋势开始突出。这不仅表现为李登辉正式出任国民党主席,在国民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由台籍人士担任最高领导人,而且表现为在中委中,台籍人士的比例由上届的近20%增至38.3%。在中常委中,台籍人士的比例由上届的45.2%增至51.6%,在国民党的历史上,首次超过了半数。此后从1990年至1994年,再经过国民党的“十四全”、“行政院”的几度改组、“宪政改革”及二届“立法院”、“国民大会”的全面改选,台湾权力结构中的台籍人士比例,在短短的数年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大批台籍人士迅速进入台湾党政权力核心,占据主导地位,并打破了蒋经国时代省籍平衡的惯例,从而加快了本土化进程,使朝野力量对比态势发生显著变化。从党务系统看,国民党在1993年有约200万名党员,其中约85%是台籍人。“十四全”大会进行高层权力重组后,李登辉首次经由全体代表投票当选为国民党主席,新增设的4位副主席分别由2位大陆籍和2名台湾籍人士担任。在31名中常委中,台籍人士有18人,比例由上届的51.6%上升为58%;新当选的中委亦呈现本土化的结构,在210名中委中,本省籍人士占压倒多数,达55.2%;从行政系统看,李登辉上台后,在短短5年内4度改组“内阁”,3次更换“阁揆”,1993年连战出任“行政院长”,他是国民党去台后40余年来首次由台籍人出任此职。其它“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的“院长”也都由台湾籍人士担任,只有“监察院长”是大陆籍人士;经过改选而组成的第二届“国大”、第二届“立法院”,其“代表”成份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以大陆籍人士为主体变为以台籍人士为主体:在403名“国代”中,台籍324人,占总数的80.39%,外省籍79人,仅占19.61%;在161名“立委”中,台籍136人,占总数的84.4%,外省籍25人,仅占总数的15.6%。总计,在新一届“国会”564名代表中,台籍人士占总数81.5%。至此,“中华民国国民大会”已经演变成为“台湾国民大会”,“中华民国立法院”蜕变成为“台湾立法院”,“中华民国国会”基本上实现了台湾化;在地方权力结构中,1993年底台湾“县市长”选举的结果,23名“县市长”也全部由本土人士出任。

蒋经国推行“本土化”政策,主要是为了缓和统治当局与台湾本土人士的矛盾,而李登辉加速“本土化”的目的则在于实现他的“台湾主义”,以充实“台湾实质独立”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