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能不说话的,但是,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使人听了全身的筋骨都感到舒服;有的人说起话来锋芒锐利,像一柄锐刃,令人感觉到十分恐怖;有的人说起话来,一开口就使人感觉到讨厌。所以人的面貌各个不同,而人的说话,获得的效果也正像面貌的各个不同一样。

——林语堂

说话绝对不只是动动嘴那么简单。

一个人,不管你生性多么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着多么漂亮的衣服、拥有多么雄厚的资产,如果你无法流畅、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是简单地把语言无组织地表达出来,你仍旧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意识到说话不只是简单的动动嘴皮子,为了让人们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把话说好,他在学校开设了说话课,因此培养出了大批能言善辩的弟子。另外,春秋战国时期自由论辩、百家争鸣的盛行,策士为游说诸侯,扩大自己的思想影响,也都非常注重说话的艺术。

曾担任过北大讲师的鲁迅,曾写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家人的小孩满月,于是他们摆酒,并请了许多人来祝贺。大家都来送礼,当然,也说了很多祝贺的话。有的人说:“这个小孩的面 相真好,将来一定是个大官。”而又有的人说:“这个小孩的眼睛很有特色,长大一定是一个大才子。”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主人听了非常高高兴,还请他们吃饭。

就在这时,突然冒出个人说了句:“这个小孩的面相一看就知道他以后肯定会死掉。”主人听了大怒,让仆人把说这话的人赶了出去。

“这个小孩以后肯定会死掉。”这是谁都知道的千真万确的真理,可是没人愿意听别人这样说自己的孩子。或许这个孩子将来不一定会当官或者成才,但在满月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说些祝福的话,总能让人心情愉悦。尽管说孩子肯定会死掉的这个人本身并没有说错,但在这样的场合里说这句话,难免会有些随心,而且这些话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也不合时宜。这也就难怪主人生气将他赶走了。

这就告诉我们: 说话不只是简单的动动嘴把话说出来那么简单,说话者在说话之前还应考虑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该说的话要怎样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其实故事中的这个人可以这样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看,一看就是好命!多咱们中国人填福气呀!”这样模糊的智慧回答,既不会惹怒主人,又不会违背自己说真话的意思,可谓一举两得。

说话绝不是动嘴把自己己想的说出来那么简单,同样一件事情,讲话者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表达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巴比伦有一位国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了自己满口的牙齿都掉光了,以至于 无法吃任何东西。醒来后,国王的心情十分害怕,他担心那个梦预示着会发生什么不祥的事,于是,下命请来了两个解梦人解梦。

国王问他们:“为什么我梦见自己满口的牙金掉光了呢?什么心情下会做这样的梦?这个梦代表着什么?是不是会有什么不好的征兆?”

第一个解梦人听后解释道:“国王王陛下,这个梦的意思是,在你所有亲人一个不剩的全部死去后,您才能离开这个世界。”

国王听后,觉得这些话十分晦气,本来已经糟糕的心情更加烦躁,他勃然大怒,命令下人将第一个解梦人仗责二十大板之后赶出王宫。

接着又问第二个人:“你呢?你的解释也和他一样吗?”

第 二个解梦人机敏地说:“当然不是,国王陛下,您这个梦的意思实际上预示着您将是您所有亲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

国王闻听此言,心情舒畅了很多,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直夸这位解梦人有学问,并命人赏了一百枚金币给他。

事实上, 这两个解梦人要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结果却是:一个因为只会动嘴说,而不知道说话的艺术而被国王杖责赶出皇宫,而另一个由于懂得说话的艺术,巧妙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说出来受到了嘉奖。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父子俩冬天在镇上卖便壶(俗称“夜壶”。旧时男人夜间或病中卧床小便的用具)。父亲在南街卖,儿子在北街卖。不多久,儿子的地摊前有了看货的人,其中一个人看了一会儿,说道:“这便壶大了些。”那儿子马上接过话茬:“大了好哇!装的尿多。”人们听了,觉得很不顺耳,便扭头离去。

但是在南街的父亲也遇到了顾客说便壶大的情况。当听到一个老人自言自语说“这便壶大了些”后,马上笑着轻声接了一句:“大是大了些,可您想想,冬天夜长啊!”好几个顾客听罢,都会意地点了点头,继而掏钱买走了便查。

父子两人在一个镇上做同一种生意, 结果却大不一样,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 他们两人不同的说话技巧上

尽管儿子的话说得也没错,但不可否认,他的话太粗俗,让人听了很不舒服。本来,买便壶不俗不丑,但毕竞还有些私密的因素在内。人们可以拿着脸盆、扁担等大大方方地在街上走,但拎着个便壶大摇大摆地在街上走,就多少有些不自在了。如此来,儿子直接的大实话怎么能不使买者感到儿分别扭?

可是对面父亲的表达就不是动动嘴把话说出来那么简单了。他先赞同顾客的话 (“大是大了些”),以认同的态度拉近广与顾客的距离,然后,又以委婉的话语说“冬天夜长啊”,这句看似与话题无关的话说得实在是好,它无经毫强卖之嫌, 却又富于 启示性,其潜台词是:冬天天冷夜长,夜解次数多,可是人却又怕冷不愿意经常下床是自然的,便壶大正好派上用场。这设身处地的普意提醒,顾客不难明白。卖者说得在理,顾客买下来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这样一来,儿子一句话砸了生意,父亲一句话盘活了生意,这正说明了说话绝不是动嘴那么简单。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这样说:“我这个人,笨嘴笨舌,讲不好话。”人们通常都不会认为这是什么缺憾。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现在的社会是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而语言是最普遍,最方便也是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这时,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强,而且会巧妙说话,双方就能顺利而准确地接受和理解信息,实现顺利交流,但是,表达能力弱,并且只知道简单的动动嘴,就未必了,因为他未必能很好地把信息传递给对方,交流或许会因此出现中断,甚至中止,进而导致失败。

可见,许多人并不是败在能力上,而是败在了说话上。说话本身或许很容易,两片嘴唇碰一碰,语言便生成了,但若想把话说出水平,说得有意思、有创意,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要做到口吐莲花、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打动人心就更加困难了。

但是,这里并不教大家花言巧语,而是要学会在说话时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心境,有时听众并非一人,所以说话让人舒服是一件很值得修炼的艺术。我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情,说话人的意思也是一样,但是表达方式有了艺术感后,听着完全变了心境。

那时,一位好朋友因为旁人问她是否赞同:“女人总是嘴里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这个观点时甚是愤怒,她生气道:“他为什么要觉得女孩不理性甚至说女孩撒谎,我想骂他一顿,断章取义。”

但是,另一位旁观者就完全不同了,她说:“放心吧,即便这句话有道理,那也说的是那些无理取闹的女孩,而且就算那些女孩无理取闹,但她们也有理性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况且你并不在其中,为何为别人生气呢?如果你真的生气的话,那岂不是刚好被他言中了?而且现在很多人的大脑已经因为看书变成了他人的跑马场,不要看那些读书人的学历很高,但是他们未必有批判性思维,以至于什么都是书本知识,没有属于自己的灵魂,那些知识白纸黑字当然不会变,但是环境会变呀,女孩确实没有男孩理性,但也是综合的,比如在感情上,但也是因为女孩在乎对方才导致她无法理性,如果不在乎,估计都不会理会对方,又怎么会存在不理性可言呢?所以说,并不是女孩天生就不理性,只能说在一定条件下女孩不是很理性。我就是一个很不理性的女孩,要不然也不会看到小朋友受委屈就会跟着一起掉眼泪。”

好朋友听完这个女孩的语言后舒服了很多,可是这个女孩有改变语言本意吗?并没有,她只是将语言的评定范围缩小了,并间接性用那句:“你并不在其中。”提醒好朋友不要将自己放入不属于自己的框架中,更不要给自己下定义。

我的闺密也是这样的一位女孩,她在与孩子交流时就是因为那份能够感人的感情,以至于被所有小朋友都喜欢,但是她身边的长辈只看到了她在孩子面前感性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她做事与分析事物理性的一面,以至于对她的评判就是:“你太感性了,不适合做老师。”一口否决了她的一切成就,但是孩子们喜欢她,都为她辩解说:“那是因为你没人性。”

也是孩子们那句:“那是因为你没人性。”赤裸裸地揭露着当今社会的一个病态,那就是:不用心感受,不用心生活,不用心说话。

所以说说话不只是动嘴把话说出来那么简单,要想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不仅要说,还要会说, 但每个人并非天生就具有良好的口才,对大多数人而言,想要把话说好,达到“开口是金”的效果并非易事。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多在说话上下功夫,在说话的时候多动脑思考,认真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说出来,为自己的话语添加上智慧的因子。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地多加眼炼,任何人都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素材来源: 缄默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