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剧场工作者喜爱创作,大多都是从生活中发掘题材,又或根据其他文学作品改编再造。再创作的成绩建基於创作者对原著的分析,以及如何赋予自身的体会和感受,既要尊重原著,同时不失自己的独特见解。
早阵子我在牛棚小剧场观赏了一齣实验话剧,製作总称是《自由落体事件》,编导实际是将四篇於千禧年代发表的香港短篇小说结合及改编而成,包括颜纯鈎的《自由落体事件》、崑南的《旺角记忆条》、也斯的《濠江杀手鹹虾酱》及车正轩的《与女朋友一起卖私烟的好日子》。对於这些小说,我只曾读过《濠江杀手鹹虾酱》的原文,那是收录在也斯撰写的《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的第五篇,也斯将港澳两地的奇特人物和故事与食物互相连结,让读者细味人生。故事的杀手原本奉命追杀女明星,后来反而与女明星产生纠缠不清的关係。原著的杀手就在澳门,改编戏剧后的角色却来自香港,但对剧情也没有大影响。
编导将四个故事交错并行,由两男两女合共四位演员分饰各故事的主人翁。《自》佔据较多篇幅,讲述一位未成年反叛少女,搭上一位警务人员,对他一直痴缠,最后只落得一场虚空。《与》的青年人来自破碎家庭,日常无所事事,於是与女朋友在街上售卖未完税香烟来餬口。《旺》在全剧的较后部分才出现,讲述在旺角拍摄实验电影的女导演,如何透过镜头了解人生。
我觉得编导的创作出发点不俗,全剧展现了道地香港情怀,与年轻人的思潮互有连繫。编导并没有企图透过故事阐述什麼人生大道理,也并非要对年轻人说教,只想运用剧场手法,将小说的文字生动地表现出来。四位演员藉着转换服饰和形体动作,演绎十多个不同角色。另外,编导以投影器将影像及小说文字投射在背幕,以及由演员以扬声器朗读小说原文,都能加深观众认识香港作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