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涛和同为视障者的妻子王瑞在家中使用智能手机。王瑞很喜欢用“全面K歌”和“唱吧”等APP在家唱卡拉OK,摇一摇就可以听到歌词提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障IT工程师蔡勇斌在电脑上玩拳皇97。(本报记者尹平平 摄)
中国有1300万视障人士,600万视障者都拥有智能手机,其中86%的视障者手机中安装的APP数量在10个以上。互联网已成为残障群体融入社会非常关键甚至是唯一的渠道,如果IT产品没做好信息无障碍建设,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关闭了整个世界……
今年春节过后,孙涛的日子过得很别扭,只因为一件小事:他的支付宝不能用了。
对于多数人来说,支付宝不能用,也没什么大不了,改用现金呗,顶多找零麻烦点。但是对于孙涛来说,却没那么容易,因为他看不见,分不清钞票面额,他是一名视障人士。
所谓支付宝“不能用”,只是对部分视障人士而言。因为支付宝版本更新后,安卓版支付宝密码键盘不支持读屏功能了,依赖读屏软件使用各种手机APP的视障群体,无法输入密码,所以不能再用支付宝。
孙涛给支付宝客服打电话,反映相关问题,客服听到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啊!你是盲人?你也能用支付宝?你怎么用的呢?你也在用触屏的智能手机吗?你怎么找到我们电话的?”
并没觉得冒犯,孙涛已经习惯了他们的“无知”,毕竟人们在生活中直接接触视障群体的机会非常少。人们很少会去思考视障群体的生活是怎样的,也很难想象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经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600万盲人在用智能手机
视障群体用手机,不是用看,而是用听。他们也用微信聊天,也刷朋友圈,也用饿了么、美团叫外卖,也用淘宝买买买
骄阳似火,李重阳戴着墨镜,一身短打,站在缸瓦市公交车站等车。和身边的多数人一样,他也低着头玩手机打发时间。这时如果从他身边路过,你根本不会注意到他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更难想象:这个年轻人自出生后的25年来,从未看到过这个世界的样子。
可他却比一同等车的人更清楚那趟公交车什么时候来,因为他手机上安装了一个叫“公交e路通”的APP。刷新一下,这个APP就会告诉他,此刻距离他们最近的一趟车,还有5分钟到站。车到站之后,APP也会告诉他,正在靠站的车就是他想要坐的603路。
而在安装这个APP之前,坐公交车对李重阳他们来说,简直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车站通常都有好几路公交车停靠,可是车站的站牌它不会说话啊,你根本不知道来的是哪路车。”李重阳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说。
即使是打车,也令他们尴尬。“我们看不见哪辆车是出租车,人家就算停在你身边了,我们可能还在伸着手打车呢。不知道的司机,会觉得我们是疯子,或者在耍他们。现在,我手机上安了打车软件,事先打电话告诉司机我的位置、穿什么衣服,司机会停在我面前,下来扶我上车。”
在这些出行APP的支持下,李重阳现在不仅能独自出门,还能独自出差。在北京的自家门口接受完采访的5天后,李重阳通过微信向记者发来他当时所处的位置: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怀宁路,他到朋友在那里开的一家艺术培训班去帮忙。
视障群体用手机,不是用看,而是用听。以苹果手机为例,在“设置”里选择“通用”,点击“辅助功能”,进入之后的第一个选项是“VoiceOver”,即读屏功能。一旦开启,你的每一个触屏操作,以及所点击的具体内容,手机都可以朗读出来。安卓系统也有类似的读屏功能,叫“TalkBack”。
上面提到与出行相关的APP,只是李重阳手机上安装的120多个APP中很小的一部分。在读屏功能的辅助下,他也用QQ、微信聊天,也刷微博、朋友圈,也用饿了么、美团叫外卖,也用淘宝买买买(看不了图片可以读参数和评价嘛)。除此之外,他还用“大智慧”“同花顺”炒股理财,用“全民K歌”“唱吧”在家唱卡拉OK(摇一摇就可以听到歌词提示);他也做健身记录,看自己今天走了多少步,燃烧了多少热量……
“就像打开国门一样!”李重阳的妈妈这样形容儿子玩转电脑和智能手机之后,生活所发生的变化。虽然眼睛没问题,但毕竟上了岁数,李重阳妈妈难免会出现手机哪里不会用的问题,而就像大多数家庭一样,也是儿子教她用,帮她解决。儿子还经常用京东到家和永辉送帮自己买菜,这在以前,李重阳妈妈想都不敢想。
中国有1300万视障人士,李重阳是其中之一,他并不特殊。中国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提供的《中国互联网视障用户基本情况报告》显示:国内有600万视障者拥有智能手机;在接受调查的视障群体当中,有86%的视障者手机中安装的APP数量在10个以上。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APP上的每一个控件,都能被清楚明白地朗读出来,让视障用户很容易就理解并操作。国内互联网公司多是在无意识地支持它,而并没有遵循一套无障碍的逻辑去开发。
比如,启动读屏功能后,打开一款人们经常使用的外卖APP,在首页上触摸其中的图标,读屏功能却朗读不出来“美食”“电影”“天天特价”“超值外卖”这些图标上显示的文字内容,而只能发出“哒哒哒”的触摸音,这样对于视障群体来说,根本无法使用。
再比如,启动读屏功能后,打开某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手指触摸到了新闻标题,读屏功能却无法朗读标题内容,只能朗读出新闻来源以及新闻发布的时间,比如“央视新闻”“1小时前”。而点击表示“分享”“刷新”和“返回”的图标时,读屏功能读出的则统一是“按钮”。
“其实这个新闻客户端之前都能读出来,可是版本一更新,就读不出来了。”李重阳告诉记者,版本更新之后无法使用,是视障群体在使用电脑软件或者手机APP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此前孙涛提到的支付宝密码的问题,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要让盲人也“看”到表情包
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当你用微信向视障用户发去“咧嘴笑”的表情,读屏功能会读出来:“XX说:‘龇牙’。”
在孙涛的日常生活中,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手机充值、银行转账、水电煤缴费、淘宝购物……他都是靠支付宝完成的,这极大地减少他为这些日常琐事出门带来的麻烦。现在很多时候,他连线下支付,也靠支付宝完成。“以前在便利店买点东西,需要反复确认钱是不是真的,现在打开支付宝,让店主扫一下就好。”因为看不到钞票面额,线下扫码支付,能够帮他避免收到假钞、错认面额等问题。
安卓版支付宝密码键盘的读屏功能下架后,孙涛他们的生活麻烦了许多。他几次向客服反映,不同客服给出的答案也不同。有的让他联系读屏软件厂商;有的让他重新安装支付宝;还有的告诉他已经反馈给产品技术部门,正在等回复。孙涛说:“我当时心里比较慌,不知道支付宝到底有没有在解决这个问题。”
实在没有办法,今年5月14日,孙涛联合几位视障朋友,共同在网上发布了一封《视障用户致支付宝公司公开信》。当天下午,支付宝的技术人员就联系了孙涛,解释了为什么下架这个功能的原因。原来,是因为通过读屏的方式输入支付宝密码,存在被第三方软件劫持的风险,将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支付宝才因此停止了部分安卓机型密码输入通过读屏方式支付的服务。
“收到视障用户的反馈,我是比较愧疚的。”接手解决这个问题的蚂蚁金服高级技术专家李佳佳说,“技术的发展,应该让人跨越残障带来的鸿沟,而不是带来新的不平等。”
尽管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机型纷杂,解决起来需要一定时间,但是李佳佳他们看到公开信之后,还是紧急组建了无障碍小组,多名技术人员一同参与,在中国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工程师团队的协助下,仅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一次性解决了无法选择支付方式等4个对视障群体来说比较迫切的问题。
这次,轮到支付宝给孙涛打电话了。他们在5月底,电话邀请孙涛参加即将上线的安卓版支付宝的内测,亲自体验视障用户是否能够通过读屏功能正常使用密码键盘。孙涛不仅自己答应下来,还邀请了同为视障用户的两个朋友。他们一起给支付宝反馈了9个无障碍方面需要完善的功能,并按照迫切程度进行了排序,一些他们担心工程师看不懂的地方,还特意录制了视频供工程师参考。
QQ也遇到过类似问题。手机QQ开发工程师何畅告诉记者,为了让视障用户使用手机QQ,就要透露出一些信息给读屏功能读取,这些信息可能会被黑客利用,侵入视障用户的手机QQ,在没有点击操作的情况下,将QQ钱包里的资金自动转账。
“但绝对不能因为有风险就放弃掉视障用户。”腾讯即通产品部总经理冼业成说,当他们发现这个隐患以后,立刻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用6个月时间,制作出了防御功能,一旦发现黑客,立刻切断服务。
除了管控风险,一些对多数人来说习以为常的操作,若不做特殊处理,也会为视障用户带来困扰,比如微信表情,视障用户看不到,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而经过工程师努力,现在当你用QQ或者微信向视障用户发去一个“咧嘴笑”的表情时,读屏功能会读出:“XX说:‘龇牙’。”当你发出一个头上长草的小人边挤眼边比出V字手势的动态表情时,读屏功能会读出:“XX发来一个表情:我最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