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的普遍认知中
,中国古代近两千五百年的封建王朝中
,只有“武皇”武则天这一个女皇帝。其实不然,还有一女子,曾到达当时历史时期的权力顶峰,她就是“吕后”——吕雉。
图源网络
不仅是大一统时期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 还是唯一一位被司马迁载入帝王本纪篇的女性。但是
,她与武皇却有着截然相反的历史评价
,被称为“
外戚专权”
,而非冠以皇帝的名号。
不过,吕后专权时创设的政策,对于西汉产生了一定影响,
尤其是政治与经济方面。
图源网络
她为何会走向专权之路?又对西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汉武帝统治天下的得力助手
刘邦未发迹时
,在沛县泗水中任亭长。虽然小有官职,但一度坐享其成,不务正业,与吕雉的家境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史记》中记载:“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可见吕家在当地的声望及权贵地位。
图源网络
按照古代“门当户对”的结婚习俗,
刘邦与吕雉无法成为夫妻,
但吕父却在举办的乔迁仪式上,看出刘邦的面相“隆准而龙颜,美须髯”,认定其绝非平庸之辈,于是做赌注般地将吕雉许配给对方。
而当时的刘邦一眼看中家境富裕、品貌俱佳的吕雉,
顺其自然地接过吕父的好意
。
图源网络
就这样,不满二十岁的吕雉,与大她十五岁的刘邦结为夫妻。
值得一提的是,在她嫁到刘家之前,
刘邦已有一个儿子叫刘肥
,但她丝毫没有嫌弃,不仅诞下一双儿女,而且任劳任怨,完全是一副勤俭持家的好妻子形象。
不过,吕雉嫁给刘邦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安居乐业,而是借势光耀吕家的门楣。
图源网络
公元前246年
,秦始皇下令修建骊山陵墓,
不久后刘邦奉命押送劳工到骊山,途中却不断有劳工逃跑。他担心会因无法交差而获罪,擅自做主释放所有劳工。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图源网络
然而,
有十几个劳工竟然提出要追随到刘邦前往芒砀山(河南永城)上落草为寇
。而吕雉则带着拖家带口地留在沛县,一度被关入大牢,按照寻常女子,必定要哭天喊地,但她的表现却完全不同。
吕雉以刘邦身上有“天子气”
,解释其为何遭遇秦始皇通缉的疑问
,还不断放出消息,称自己与“别人”通过观察云气,找到刘邦的藏身之处。
图源网络
很快,不少无法忍受压迫的穷苦百姓,听信吕雉所言,纷纷投奔刘邦,助力其成功起事。不得不说,她有如此与众不同的雄才伟略,足以证明不是俗人。
不过,
刘邦与项羽“楚汉争霸”的过程中
,吕雉女流之辈,带着年幼的孩子,着实不易。特别是在刘邦率十万大军攻入彭城时,只带走父母孩子,以及项羽从咸阳宫带回的金银与美女,根本顾不得她与吕家。
图源网络
不久后,项羽攻过来
,吕雉与吕父被捕,
而刘邦依旧不管不顾。
《史记·项羽本纪》上记载: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碗羹。”
图源网络
难以想象,
吕雉沦为俘虏的过程中承受着怎样的折磨与精神压力
。直至公元前203年,她才重获自由,但刘邦的身边已经有了
戚夫人
,还生下儿子
刘如意
。
吕雉年老色衰,
自然也不奢望刘邦的宠爱。
不过,她也不想轻易让出自己的皇后权力,决定从刘邦的帝王心思入手。
图源网络
原来,刘邦称帝后,十分忌惮那些有权有势能够向皇权发起挑战的功臣们,比如刘邦与彭越。但是,
他又感念对方为自己坐拥天下而做出的功劳
,一直不忍下手。
而吕雉则充当心狠手辣的“皇权工具”,毫不犹豫地杀害韩信与彭越。
图源网络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也写有: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
可以说,
吕雉不断地帮助刘邦铲除异姓王
,而权力与声望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攀升。《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记载:吕后为人刚强坚毅,辅佐高祖平定天下,诛杀大臣多得力于她。
图源网络
其实,刘邦不是没想过约束吕后的势力,
但是他称帝后要平定天下
,在此过程中需要可信任之人主持后方大局,而吕雉,及对他资助最多的吕家则成了唯一的人选。
可是,刘邦默许吕后参政
,却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埋下了隐患
。他在晚年时纠结于继承人的问题,想要废吕后的儿子刘盈,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
图源网络
吕雉得知后,
用极其残暴的“人彘”之刑
,除掉了戚夫人,还在刘邦死后毒杀赵王刘如意。而她的手段,让继位皇位的孝惠帝刘盈留下心理阴影,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最后英年早逝。
自此,
吕后临朝称制。
因为诛杀皇子,以及大臣的行为,在史书上留下负面形象,但也证明其有杀伐果断的政治才华,而专权期间的一系列利于民生的措施,也是有力的事实依据。
惠于天下人,应以辩证思想看之
图源网络
首先是政治上。
孝惠帝驾崩后,吕雉并未实质意义上地登上皇位,而是扶持孙子刘恭即位。但是,因为其专政行为,让朝中百官认定刘恭非皇室血统,联合废除。
另外,吕雉见刘家指望不上,
又为吕家筹谋铺路
,先后册封吕台、吕产、吕禄等吕氏子弟为王,与此同时排斥老臣,强制联姻以及擢升亲信等等,操控军政大权。
图源网络
可以说,吕雉在中央的专政统治行为
,使得诸侯王与朝中功臣的地位越来越不匹配
,严重损害西汉的政治格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央集权。
因为西汉初年,
诸侯国统治国土的数量超过全部疆域的三分之二
,如果不加以遏制,一旦起兵造反,将不利于汉王朝统治者的地位。
而培养忠于皇帝的“亲信”官员
,也成了后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制度”形成的雏形,对皇权的维护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图源网络
然后是经济方面。
吕雉废除徭役和赋税等一系列苛政措施
,减轻百姓的负担。还提出鼓励手工业与农业生产的措施,为后来明朝的"海禁政策"和清朝的"水利兴业"等改革奠定基础。
更重要的是,她在政期间,对汉朝的货币进行改革,发明一种新的制度:五铢钱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货币制度,
为货币的统一与规范奠定了基础。
图源网络
除了政治和经济方面
,吕雉尊崇文化,广泛收集大量古代文化经典,汇成汉朝文化的精髓,还广征人才,最大程度地促进文化发展。比如司马迁撰写《史记》,就是受到她的邀请。
在吕雉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中,
最让天下百姓交口称赞的是“废除携书律”。
图源网络
携书律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定下的律令:
凡是私自藏书者获,灭顶之罪……
足以见其是压制社会发展的一大诟病。而她此举,不仅是利于当时文化的发展,对政治发展方面也有促进作用。
不过,吕雉专权中也有负面影响,特别是中央集权的增加,造成地方政权薄弱,出现官僚腐败的局面。而且朝中大臣结党营私,互相争斗
,造成政治与社会上的动荡。
图源网络
她还修建许多劳民伤财的奢华建筑物,被人怨声载道,使得西汉后期的人们生活困苦不堪。
总的来说,吕后专权期间,
西汉的政治与经济确实得到发展,
但是,她掌政不正,难免要出现负面影响,也注定其掌权时间不会长久。
图源网络
公元前180年,吕雉病重,
虽有意愿培养吕氏家族接班人,
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刘肥之子刘章夺位成功,称“汉景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史称“文景之治”,而吕氏家族也悉数湮灭。
此后,后世统治者
防
止“外戚干政”的现象再次发生
,不断采取措施。比如北魏时期的“子贵母死”,以及“后宫不得干政”等等。
后记
图源网络
吕氏专政是中国封建历史中第一个外戚专权的阶段。吕雉的残暴手段,至今被世人津津乐道,但若论其影响只分好与坏,未免过于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