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802.11 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标准。
802.11 a/b/g/n/ac 都是由802.11 发展而来的。不同的后缀代表着不同的物理层标准工作频段和不同的传输速率,也就是说它们的物理层和传输速度不同。
协议
|
频率
|
信号
|
最大传输速率
|
802.11
|
2.4Ghz
|
FHSS 或 DSSS
|
2Mps
|
802.11a
|
5GHz
|
OFDM
|
54Mps
|
802.11b
|
2.4GHz
|
HR-DSSS
|
11Mps
|
802.11g
|
2.4GHz
|
OFDM
|
54Mps
|
802.11n
|
2.4GHz或5GHz
|
OFDM
|
540Mps
|
802.11ac
|
2.4GHz或5GHz
|
|
400M 2.4GHz,900M 5GHz
|
802.11b和802.11g工作在同一频段上,g能够兼容b,也就是说支持g的网卡都能支持b。
802.11n协议为双频工作模式(包含2.4GHz和5GHz两个工作频段)。这样11n保障了与以往的802.11a b, g标准兼容。
新一代wifi标准802.11 ac是从802.11 n上发展而来的,有着比802.11 n更高的速度。
现在市面是说的双频路由器即支持2.4G和5G的路由器。
为什么要用5G?
2.4GHz无线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线传输技术,并且它是一种全世界公开通用使用的无线频段。并且使用这个频段不会受到限制,全球各种无线产品均可以使用这个频段。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目前大部分无线路由器等无线产品都在这个频段上工作。它的整体频宽由于其它无线频段,使得整体数据传输速率得到了提高,并且它的传输距离较远。随着技术的发展,各厂商可以将2.4GHz的无线产品制作的更加小巧,并且减少耗电。
说到干扰问题,无线网络这条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变得拥挤不堪。在2.4GHz频段下工作的互相不干扰的信道只有3个,“堵车”现象非常的严重,让人非常头疼。而在5GHz频段,工作的互不干扰信道则有22个,大大超过了2.4GHz的互不干扰信道数量。
相比于11n无线技术,11ac的每个通道的工作频宽20/40MHz提高到了80/160MHz,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02.11ac还支持MU-MIMO,也就是多用户(multi-user)MIMO。802.11n技术支持的MIMO只能是单用户MIMO,即无论是3条流还是2条流,AP和所有STA之间都只能用3条流或者2条流通信。而如果支持了MU-MIMO,那么意味着一个3条流AP可以同时和3个STA分别以1条流的方式通信,而且不会彼此干扰。这将大幅提高多用户同时接入AP时的吞吐性能,这也是802.11ac值得期待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802.11 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标准。 802.11 a/b/g/n/ac 都是由802.11 发展而来的。不同的后缀代表着不同的物理层标准工作频段和不同的传输速率,也就是说它们的物理层和传输速度不同。 协议 频率 信号 最大传输速率 802.11 2.4Ghz FHSS 或 DSSS 2Mps 802.11a 5GHz OFDM 54Mps 8
802.11
abgn
ac
的比较总结
802.11
b标准 发布于1999 2.4GHz 最高速率11mbps 距离100m~300m 业务数据图像和数据 物理层CCK和DSSS
802.11
g标准 发布于2003 2.4GHZ 最高速率54mbps 距离150m 业务数据语音图像数据 物理层CCK OFDM PBCC
802.11
n标准
日常在配置家里路由器以及在工作中学习到WiFi相关的知识的时候总是对于WiFi 标准协议 IEEE
802.11
的几个版本不太理解,所以本文主要是介绍关于IEEE
802.11
中各个版本的由来和基本含义。
各版本WiFi标准协议
IEEE
802.11
- 1997
IEEE
802.11
是在1997年发布的第一版WiFi标准协议,这个时候的WiFi是工作在2.4G的频段上,支持的速率达到1Mbps ~ 2Mbps.
IEEE
802.11
a(WiFi 2)
IEEE
802.11
a 是基于IEEE
众所周知,无线通信标准在不断演进,以提供日益增长的数据吞吐能力。数据速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协议物理层的增强实现的。这些增强一般都需要几年的时间,这使得我们能够同时展望未来的通信系统和RF测试要求的变化。目前最热门的两个无线标准是无线
局域网
(WLAN)产品领域的IEEE
802.11
ac
和蜂窝通信领域的3GPP LTE-Advanced.
IEEE
802.11
ac
是一个新标准,该标准针对更高吞吐能力的无线连接而设计,与基于IEEE
802.11
a/g/n的当代Wi-Fi产品相比,具有更多的MIMO通道、更高的带宽和更高阶的调制类型。我们将研究的一些关键的IEEE
802.11
ac
规范采用8
802.11
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无线
局域网
(WLAN)系列标准,主要用于2.4和5GHz免牌照频段本地无线通信。
802.11
系列标准得到国际广泛认可,并在WiFi联盟支持下日益普及。该协会是促进WLAN技术和
802.11
标准产品认证的行业组织。
802.11
标准包括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
AC
)协议。自首次发布以来,物理层做了大量重要补充和修订,而大部分M
AC
基本功能保持不变。
802.11
标准经过多年发展,满足各种WLAN要求,Hiert and co.在中做了详细总结。WLAN设备往往基于采用的物理层版本说明其功能。常见版本包括
802.11
b、
802.11
a、802
台湾天工通讯(Epic Communications)公司推出四种用于
802.11
b/g 和
802.11
a/b/g Wi-Fi产品的小型RF前端模块(FEM)——FM2422、FM2423、FM7704和FM7705。这四种器件采用的线性化功率放大器,并且集成了发送/接收(T/R)多功能转换器、低噪音放大器、滤波器、双向双工器、功率检测器,以及所有的偏压和匹配电路。该公司声称,这些RF FEM能以的封装替代30多个分立器件和IC器件,适用于如汽车总线、迷你PCI、PCI-Express、USB、Comp
ac
t Flash、SDIO及SPI设计等应用,而且无需外接元件。 其中,FM2422
802.11
是指一种无线
局域网
协议的标准,其中a/b/g/n/
ac
/ax都是其不同版本。这些标准都是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组织制定的,旨在确保普遍的无线连接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802.11
a是第一个被推出的标准,于1999年发布。它在5GHz频段工作,提供最高54Mbps的速度,但由于成本较高和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问题,使用范围较窄。
802.11
b是第二个标准,于2001年发布。它在2.4GHz频段工作,提供最高11Mbps的速度,成本较低,并且与其他设备兼容性好,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802.11
g是第三个标准,于2003年发布,它与
802.11
b兼容,但速度最高可达54Mbps,因此成为了很受欢迎的标准。
802.11
n是第四个标准,于2009年发布。它在2.4GHz和5GHz频段工作,提供最高600Mbps的速度,同时支持多个天线技术,使其成为当前最常用的标准。
802.11
ac
是第五个标准,于2013年发布。它在5GHz频段工作,提供最高1.3Gbps的速度,同时支持多个天线技术,覆盖范围和速度均优于之前的标准。
802.11
ax是即将发布的标准,预计于2020年发布。它将提供更高的速度,更好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好的多用户支持。这个标准将采用更高级别的调制和更高效的信道管理技术,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移动设备和高质量的流媒体。随着行业的发展,我们期望看到越来越多的设备采用
802.11
ax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