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克起义

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
展开 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斯巴达克起义 The War of Spartacus ;前73—前71年),是在 斯巴达克 的领导下, 罗马共和国 爆发最大的一次 奴隶起义 。也是 古代社会 大规模 奴隶 反抗事件,在 世界历史 上具有重要意义。 元老院 宣布国家进入 紧急状态 ,最后选任大奴隶主 克拉苏 统率大军,镇压 起义军 。公元前72年秋,斯巴达克的军队在 意大利 布鲁提亚半岛(今 卡拉布里亚 )集结,预计乘基利基海盗船渡过 墨西拿海峡 。但海盗不守信用,没有提供船只,在罗马军队的疯狂围攻下,6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 [1]
名    称
斯巴达克起义
发生时间
公元前73年—前71年(公元前73年春夏之交)
地    点
罗马共和国
参战方
罗马奴隶
结    果
起义失败
伤亡情况
起义军被全歼
主要指挥官
斯巴达克斯,克拉苏
历史地位
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

目录

事件背景

斯巴达克起义 (1张)
在古罗马,到处都有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奴隶被称之为“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为了取乐,建造巨大的 角斗场 ,强迫奴隶成对 角斗 ,并让 角斗士 手握利剑、匕首,相互拼杀。一场角斗戏下来,场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隶尸体。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迫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
起义的主要原因是罗马 奴隶社会 内部(即奴隶主和被剥夺人权、遭受残酷剥削的奴隶之间)的阶级矛盾。 列宁 指出:“斯巴达克掀起的战争就是为了保卫被奴役的阶级” [2] 。起义由伦杜鲁斯·巴奇亚图斯(卡普阿城)角斗学校逃出的一伙奴隶 角斗士 (70余名)发起。
公元前73年的一个深夜。罗马中部 卡普亚城 角斗士 的铁窗内突然发出可怕的惨叫,在静寂的夜晚里显得格外凄惨。3名卫兵急忙赶了过去,隔着铁窗厉声问道:“干什么?找死啊!还不老实睡觉!”
一名角斗士伸了脑袋说:“打死人了。 高卢人 打死了我们的伙伴。他被我们制服了,你们看该怎么处理他?你们不管我们就勒死他。”卫兵拿着油灯一照,果然是死了一个人,另一个人正被几个人反扭着手。士兵说:“把他交给我们吧。把死人也抬出来。”边说边开了门。说时迟,那时快, 角斗士 们迅速击倒他们,拨出他们身上的短剑,冲出牢门。沉重的铁门被一扇扇打开,角斗士们挥舞着镣铐向屋外冲出。“向维苏威跑啊!”只见一声高昂的呼喊声划破夜空,角斗士们蜂拥着向外跑去,消失在夜幕中。这次 角斗士 起义的领袖是 斯巴达克 。他本是希腊东北的 色雷斯人 ,生得英俊健美,勇毅过人。
在一次反罗马的战斗中被俘,沦为奴隶。因他聪明,富有教养,体格健壮,他的主人把他送进角斗士学校,想把他训练成一名出色的 角斗士 。在角斗士学校,他以他的勇敢和智慧,成了角斗士们的精神领袖。他利用一切机会劝说角斗士们为自由而死,而不应成为罗马贵族取乐的牺牲品。他组织了200多个角斗士准备暴动的时候,不慎泄密,于是他决定提前行动,结果有78人冲出虎口。

事件过程

起义路线
公元前74年末—前73年初, 斯巴达克 起义军迅速壮大,大量收容了 坎帕尼亚 省的逃亡 奴隶 、角斗士、破产农民,以及从 罗马军团 逃出的士兵,达1万人,多次打败了罗马军许多小部队。起义从 坎帕尼亚 扩展到 意大利 南部 阿普利亚 、卢 卡尼亚 、布鲁蒂乌姆地区。
斯巴达克 仿照罗马军队的形式改编军队,除步兵军团外,还有骑兵,以及侦察兵、 通信兵 和小型辎重队。武器从敌人手中夺取或起义军自己制造。 军队指挥 建立在民主(军事长官会议和军人大会)基础之上。对士兵进行训练,宿营和行军都有严格的制度。
公元前73年秋,罗马派 大法官 瓦里尼乌斯率军队讨伐斯巴达克,结果遭到起义军痛击。
至公元前72年初, 斯巴达克 军队已增至6万人。他进军 阿普利亚 和卢卡尼亚,总兵力增长到12万(其他史料为9—10万)。
受起义军的声势所震惊的罗马 元老院 ,于公元前72年年中派 执政官 楞图鲁斯和盖利乌斯率两支军队讨伐斯巴达克。正在这时,起义军内部产生了分歧。大部奴隶,包括 斯巴达克 ,主张离开 意大利 ,冲出 阿尔卑斯山 ,进入罗马势力尚未到达的 高卢 地区,摆脱罗马统治,获得自由,或打回家乡。而参加奴隶起义运动的当地的牧人和贫农则不愿离开 意大利 ,希望继续与罗马军作战,以夺取失去的土地。这种分歧使三万起义军离开了主力,在加尔加诺峰下(阿普利亚北部)全部被罗马军队歼灭(死亡两万人)。 斯巴达克 闻讯赶来救援,已经来不及了。
斯巴达克军队虽已削弱,但他利用罗马军兵力分散作战的弱点,将其击溃。斯巴达克杀死了300名罗马俘虏,祭奠了阵亡战友的“亡灵”,继续率军北上。
公元前72年,斯巴达克军队沿亚得利亚海岸转战整个 意大利 。斯巴达克在南 阿尔卑斯 高卢省(北意大利)穆蒂纳会战中,击溃了 卡修斯 总督的军队。斯巴达克本应越过 阿尔卑斯山 继续北进,但不知何故,他竟中途折返,绕过罗马,挥师南下。 为了粉碎斯巴达克军队, 罗马 元老院 再派统帅 克拉苏 率兵四万人进行征讨。
斯巴达克起义(图2)
公元前72年秋,斯巴达克军队在意大利布鲁蒂乌姆半岛(今 卡拉布里亚 )集结,企图乘奇里乞亚海盗船渡过 墨西拿海峡 。但海盗不守诺言,没有向斯巴达克提供船只,想利用自造木筏渡过海峡的企图亦未能实现。这时, 克拉苏 在起义军军营后面构筑了一道防线,切断了起义军去意大利的退路。这道防线是一条两端通海的壕沟(长约55公里,宽和深均为4.5米),沟上筑有围墙。最终,起义军用土和树木填平了壕沟,强攻筑垒,突破了防线,但是起义军在强攻中损失了约2/3的兵力。
斯巴达克军队很快得到补充(达7万人)之后,于公元前71年春试图奇袭意大利南部主要港口——布林的西,乘船渡海直奔 希腊 ,然后到 色雷斯 (今 保加利亚 土耳其 欧洲部分)。
罗马 元老院 力图尽快镇压起义军,派遣格奈乌斯· 庞培 和玛库斯· 卢库鲁斯 两支军队分别从 西班牙 色雷斯 驰援 克拉苏 。为了阻止罗马军队会合,斯巴达克决定对 克拉苏 举行总决战。他以急行军率军北上,迎击 克拉苏 。在阿普利亚省南部一场激战中,斯巴达克全军(6万人)被击溃。 斯巴达克 奋战在最前列,直至牺牲。约5000人逃往北 意大利 ,被 庞培 歼灭,6000名 俘虏 被罗马军钉死在罗马至卡普阿沿途的十字架上。
流散在各地的起义军,尽管没有统一的领导,在 意大利 许多地区仍坚持战斗10余年。

失败原因

事件意义

虽然起义军没有一个联合广大被剥削群众的 总纲领 。但斯巴达克起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起义的本身,它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剧了罗马 奴隶制 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 共和制 君主制 的过渡。
斯巴达克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人民群众争取社会解放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迹。

事件评价

马克思 称他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 列宁 也说“ 斯巴达克 是大约2000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在评价 斯巴达克 起义时 列宁 指出:“在许多年间,完全建立在 奴隶制 上的仿佛万能的 罗马帝国 ,经常受到在斯巴达克领导下武装起来、集合起来并组成一支大军的奴隶的大规模起义的震撼和打击”。
就当时来说,极大地动摇了罗马 奴隶制 基础。奴隶主被迫对剥削奴隶和经营田产的方式作出某些改变,并开始改变 控制奴隶的方法和对奴隶的态度。他们尽量收买不同种族的奴隶,避免把同族的奴隶集中使用,提防他们联合在一起。奴隶主开始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奴隶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奴隶就在这样的方式下开始演化为“隶农”,而释放奴隶的数目也渐渐增多。
上述情况到公元1世纪后就更为普遍。 斯巴达克 军队士气高昂,作战勇敢。其军事学术特点是:力求外线进攻作战,组织步骑兵协同,采取攻势,力求夺取和掌握作战主动权,在战压内巧妙运用部队机动,行军隐蔽迅速,伏击出其不意,善于各个击破。
斯巴达克起义军组织体制坚强,故能长期成功地抗击罗马精锐军队。

相关作品

社会影响

斯巴达克斯起义基本上是一次 奴隶 的武力抗争事件,由这件历史事件可以看出当时 罗马人 的奴隶制度下的悲剧。
由于 斯巴达克斯 的奴隶反抗事件让罗马发生相当程度的震撼,间接推动 元老院 提出部份保障奴隶权益的法律。当罗马进入帝制时, 解放奴隶 中甚至有人能够出任国家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