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独立学院转设更名建议
湖北原有31所独立学院。到目前为止,已经转设独立18所,还剩13所。
转设校名对一个学校的长远发展有深远影响,目前已经转设独立的高校分别是这样命名的:
1.武汉大学东湖分校转设为武汉东湖学院(2011)
突出校名传承,而且“东湖”和高校校名气质相符。比较成功。
2.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转设为汉口学院(2011)
和东湖学院一样突出校名传承,占了汉口这个域名。唯一不足的是汉口首先让人想到是商贸,而汉口学院的专业特色跟商贸关系不大。
3.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转设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2011),后又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
通过二次更名方式,成功占用了一个大IP,而且和原校名有传承,算是独立学院更名比较成功的。
4.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转设为武昌理工学院
这个命名开启了“武昌”系列,因武昌是大学云集之地,说到武昌自然想到大学,而且占据了一个好的IP,也是算比较成功的。
5.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转设为武昌工学院(2012)
和武昌理工学院一样,原来公示校名是武昌工业学院,后来进一步简化为武昌工学院,但也算是个比较响亮的校名。
6.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转设为文华学院(2014)
直接去掉母体高校,连城市都不要,最注重传承。不过新的高校命名规定,是不允许不加所在地的。估计以后是绝唱了。
7.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转设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4)
说实话,这个更名不太成功,没有传承,工程科技学院没有体现学校专业特色,也不知所谓,前些年有个野鸡大学叫武汉科技工程学院,让这个学校躺枪,着实尴尬。
8.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转设为武昌首义学院(2015)
私以为武昌理工学院才是最适合这个学校的,可惜这个学校下手太晚,比第一批转设晚了4年。当时心比天高,想两步并作一步,更名为武昌首义大学,可惜规矩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现在的校名显然是受到台湾私立高校命名风格的影响。学校以前底子和声誉不错,如果能好好经营这个新牌子,也算不错的选择。
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转设为武汉学院(2015)
能这样命名出乎很多人想像,当时公示的校名是武汉财经科技学院,加个科技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用武汉财经学院。以专业特色而言,武汉工商学院可能更适合这个学校,但也是下手太晚系列。可能是褒奖举办方公益办学不求回报的精神,直接给了一个牛气简洁的校名。
10.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转设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原来是以湖北美术学院名义举办的独立学院,后来因为母体高校举办资格的问题才转到华农名下,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农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以设计为特色。这种命名方式私认为是比较成功的,既体现了专业特色,又比较大气规范,让人想起过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这一系列专业特色高校。
11.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转设为湖北商贸学院(2015)
命名比较成功,直接传承,而且冠名湖北,充分考虑到了异地办学(咸宁校区)的影响因素。按照新的命名规则,现在想直接冠省名,难度很大。
12.武汉大学珞珈学院转设为武汉睛川学院(2016)
这个学校是已转设高校里命名最任性的,一般人都不很难搞清这个学校和晴川有什么关系,既没有校名传承(可能武大不同意继续用珞珈),也没体现学校专业特色。
13.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转设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2016)
有传承,有特色,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14.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转设为武汉传媒学院(2016)
这个命名基本没有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
15.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武汉文理学院
有传承,而且占据了武汉这个名称,比较理想。
16.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
这个和原来校名有传承,保留了武汉校名,虽然和武汉公办高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比较相似,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17.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转设为湖北恩施学院
这个是湖北地市第一个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而且是第一个受到新的高校命名办法影响的独立学院,按照新办法,不是省属公办高校,只能以省命名,非要冠省名,必须加注城市名,考虑到这个学校的所在地恩施知名度低,所以加了个湖北,也开启了一种新的命名方式。
18.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转设为荆州学院,这个同样是受新命名办法影响下的命名方式,鉴于荆州的知名度比较高,所以没有在前面冠名湖北。这也发现一个规律,民办独立学院更倾向用综合性高校的命名,不愿意在校名中加专业限定词,似乎想保留以后灵活调整专业的自由。
从已经转设的高校来看,大多数都比较成功,能够体现传承或专业特色,校名也比较规范大气。但剩下的13所独立学院,转设后的校名就没那么容易起了。一是好的校名资源被已转设高校占据不少,失去了先机,剩下的好校名已经不多。二是新的命名办法对高校命名限制更多,以前可以改的名字现在不符合规定。
所以剩下13所高校转设更名,更需要提前好好规划一下。当然,这个是在这13所独立学院都能顺利转设的前提下。
1.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这个学校已经确定在新洲就地转设,可能也会建异地新校区,但主校区在武汉应该是没问题的,同时,该校是文理加少量工科,是综合性大学的配置,没有好的专业限定词,最好还是保留原来校名,叫武汉知行学院。
2.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该校要在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区域建新校区,考虑到学校专业设置是文理综合,但荆州学院这个词已经被工程技术学院抢用,如果独立设置,可以命名为荆州文理学院或荆州科技学院。如果和荆职合并,那大概率是荆州职业技术大学(本科)。
3.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可以争取三峡理工学院的名字,保底宜昌理工学院
4.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该校有可能搬迁到荆门,考虑到荆门并不知名,但看到荆字都知道是湖北,可以不用再冠省名,考虑到专业特色,可以叫荆门工学院。
5.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考虑到学校可能搬迁黄石,考虑到专业特然,可以叫湖北黄石工程学院。
6.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考虑到学校已经的专业特色已经是工业设计类,可更名为武汉工业设计学院或武昌工业学院。
7.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可以叫湖北黄石学院或黄石科技学院。
8.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最理想也最保底的,叫襄阳理工学院,当然也可以争取汉江理工学院。
9.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可以争取叫江汉医学院,保底十堰医学院或湖北十堰医学院。
10.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可以争取叫汉江工学院,保底十堰工学院或湖北十堰工学院。
11.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以金融为特色,考虑到可能异地搬迁办学,可以以城市+财经学院的名称命名。
12.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这个独立学院名称本来就叫得很烂,转设后应该果断抛弃。如果在孝感本地转设,就叫湖北孝感理工学院。
13.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全国唯二的体育类独立学院,更不好命名,除武体外,湖北还有一所湖北体育职业学院,但似乎没有和其合并的可能。如果在武汉保留校区,可以叫武汉体育科技学院,如果在搬迁外地,可以叫所在城市+体育学院的名称。
这些高校最后会以什么命名,今后再一一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