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想送你吕思勉《中国通史》?

01

钱穆、李敖、易中天 联袂推荐

了解中国历史不可逾越的经典读物

本书作者 吕思勉,是 易中天 最为推崇的史学大师 。在《易中天品三国》中,吕思勉的著作记载和史学观点多次被引用。

吕思勉还曾获得 顾颉刚、钱锺书、李敖 等海内外名家的联袂“世纪推荐”, 更是 “国学大师” 钱穆 十分敬重的授业恩师。

大师钱穆在回忆吕思勉时,曾讲过一件趣事:一次考试,出四题,每题各得二十五分为满分。钱穆尤爱答其中一题,下笔不休,竟忘记了时间,仅答一题。吕思勉在卷后加批了几页纸,并给了钱穆75分的高分。

在教学中,吕思勉不强调背诵记忆,重视灵活运用史料,分析透彻,论述严谨,有创见。深受学生们的敬爱。其治学风格也渗透在了他的著作中。

该书褪去了历史的厚重感,以流畅浅白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既保证了史实的准确性,又意趣生动。与其他史学典籍相比,阅读门槛降低了不少。

对于想要了解本国历史的读者,这样一部 论证严密、观点详尽的通史著述,可谓是提升历史智识的首选 。作为兼具学术知识与通俗生动叙述的典范,《中国通史》的地位至今仍难以被超越。

02

市面罕见的“中国史”

在史实之外,读到大师的思考成果

吕思勉 重视社会生活和细节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他在著作中给我们展示了许多不可或缺的历史侧面。

《民法典》提出的离婚冷静期,我们都已经熟悉。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古代曾有“ 结婚冷静期 ,结婚后三个月,男女双方认为不合适,则可以解除婚约。《中国通史》第一章《婚姻》中写道:

“古书上的婚姻,要比后世自由得多。……婚约的解除,也颇容易。前述三月成妇之制, 在结婚三个月之后,两造的意见觉得不合,仍可随意解除,这在今日,无论那一国,实都无此自由。 至于尚未同居,则自然更为容易。”

图/《大明宫词》

吕思勉虽然饱肚古书、受旧学熏陶,却 作风新派,思想新潮,被认为是进步的一派。 他对事物的一些观念,如今看来仍颇为前卫时髦。 关于现代女性平衡家庭与事业的难题,吕思勉也在《中国通史》中提出他的思考:

“近代女权的渐渐伸张,实因工业革命以来,女子渐加入社会的机构,非如昔日蛰居家庭之中,专做辅助男子的事情之故。……然则‘女子回到家庭去’这口号,当然只有开倒车的人,才会去高呼了。 人家都说现在的女学生坏了,不如从前旧式的女子,因其对于家政生疏了,且不耐烦。殊不知这正是现代女子进步之征兆 。因为对于家政生疏,对于参与社会的工作,却熟练了。这正是小的、自私的、自利的组织,将逐渐破坏;大的、公平的、博爱的制度,将逐渐形成的征兆。”

图/纪录片《苏东坡》

又如,在《住行》一章中,我们会了解到“山”与“水”对人不同的塑造作用: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 水性是流动的,虽然能阻碍人,使其不得过去,你只要能利用它,它就可以帮你活动,节省你的劳力。山却不然,会多费你的抵抗力的。所以到后世,水路的交通,远较陆路交通为发达。 长江流域的文明,本落黄河流域之后,后来却反超过其上,即由于此。

这些高屋建瓴的探讨,令我们在了解史实之上,读到大师珍贵的思考成果。

03

黑金礼盒珍藏版

可以传家的 权威国史巨著

这套《中国通史》 上海开明书店原版为底本,邀请多位名师七次精心校对,历时两年方成。

在最大限度尊重、还原原稿的基础上,力求毫无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