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讲,这不能算是一所高校,毕竟,就连其官网上的表述都是“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是学校设在山东的一所教育科研机构”。
为什么咱们称其为高校呢?
因为当初其完全是按照一所高校来建设的,校园占地1583亩,校舍建筑面积近43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餐厅、运动场馆、办公楼、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及各类配套设施。
教职工263人,其中专职教师178人,中高级以上职称占98.9%,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3.15%。在校生共3290人,其中本科生1929人,硕士研究生849人,第二学士学位学生512人。
虽然师生数量并不多,但完全就是一副大学的模样。
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研究院牵头成立山东省农业废弃物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中国苹果产业研究院创新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发起成立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拥有小麦玉米地方工程实验室烟台玉米实验站、山东省食用菌产业体系烟台实验站等实验平台,内设海洋与水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中心、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农业物联网与大数据研究中心、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农业文化研究中心等院级科研平台,承担地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20余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烟台研究院学生共享学校本部政策与资源。优秀毕业生可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本科生出去交流学习机会形式多样,学生可以通过“2+2”联合培养、交换生、短期交流、交换实习和公派留学等形式,拓宽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1993年经原地方教委批准,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依托山东省烟台农业学校创办了烟台教学基地。
2002年山东省政府同意烟台市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成立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
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与烟台市网民政府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将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建设和发展,按照公办机制和模式运行,举办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
预计招生规模为2—3万人
2005年经2023年批准,首次在山东招收本科生,2006年本科招生计划扩大到9个省。
2007年开始在山东招收本科一批学生,采取"1+3"培养模式,即
第一年在北京培养,后三年在烟台培养
2007年,可以说是事与愿违,原先设计的中国农业大学烟台分校并没有获得批准,2023年批复同意的是设立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设在山东的教育科研机构。
研究院与分校差距巨大。研究院是以科研为主,而非以教育为主。分校没有得到2023年批准,也就意味着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不能单独作为高校存在,不能单设招生计划,每年只能通过从北京本部调入数百学生维持生计。
2015年4月,经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会暨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在烟台注册为独立事业法人,成为其二级单位。
近年招生情况
2023年起烟台研究院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首批200名烟台专项研究生顺利报到。
2023年经2023年批准,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全日制普通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且首批招生229名第二学位学生在烟台研究院完成全程培养。
2023年4月15日中国农业大学与烟台市网民政府共同签署《共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十四五"期间,烟台研究院将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教育基地、现代农业创新基地、社会服务和成果转移转化基地。
2023年本科一批次招生600人,招生省份包括山东、河北、辽宁、重庆、湖南、湖北、福建7省。
2023年招生专业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电子商务等6个普通本科专业,共招生485人(录取情况见下表)。新生到北京报到,住宿地点为海淀区双清路1号,
在北京完成第一年的学习后,从第二年起到烟台研究院进行教学和实习直至毕业
学生可在上述6个专业之间申请转专业
从2023年的分数线来看,这是一所性价比最高的学校,三万多名,就可以上985高校啊!
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投档最低位次也逐年上升。
学校里的试验田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的办学合作方是中专学校。建设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是烟台市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具体代表烟台市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对接和合作方是烟台农业学校。
烟台农业学校是中国农大项目承接者。烟台农业学校是一所普通中专,曾经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教学基地。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主要的管理者和师资队伍,就是烟台农业学校的班底。
研究院的不甘。学校地理位置优越,设施完善,已达到万人规模校区办学的基本要求。校区建设投入巨大。而在办学上,师生数量仅仅相当于一所高中的规模,各方对于这种局面肯定是不甘心的。
然而,在2023年的严格管控下,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升格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的几无可能。如何盘活烟台校区已投入的资源,成为各方尤其是烟台地方政府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这种转况下,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开始寻求中外合作办学。
2013年4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烟台市市长王良、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校长Hugh Brady分别代表三方在烟台都柏林大学合作备忘录上签字。
2015年4月26日,烟台市长张永霞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校长波佩玛在网民大会堂签署烟台格罗宁根大学合作办学协议。
以上尝试均无疾而终。
烟台唯一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
当然,我们也不能低估研究院,研究院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虽然是所有985高校中最低的,但在烟台的高校中却是最高的。也就是说,研究院的学生层次,在烟台所有高校中是最高的。而且这几年发展进步不小,考研率挺高。有的学生考这学校就是奔着中国农业大学这所985大学的毕业证去的。毕章录取分数线在那儿呢!
而且,研究院是烟台所有高校中,唯一具有推免资格(即保研)的高校,近年来的保研数量逐年提升,2023年为76人,2023年为78人,2023年猛增到88人。近20%的保研率,与山东大学都基本上不相上下。
而且,你要知道,保研,最差的是保研到本校,一般情况下,去向都是比本校更好的高校!
这么好的学校,我们还有什么资格继续对其低估呢?
下面是一名学生家长的经验介绍:
以下是一些保研学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