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这片评分惨淡,还让“女神”摊上了大事
原创 鱼叔 独立鱼电影
前几天,鱼叔刚吐槽完豆瓣4.5分的《新变种人》。
今天,又看完了一部传说中的年度奇葩烂片。
这部电影,已经不单纯是拍得烂了。
它在国外引起了轩然大波,起因是——涉嫌侮辱残疾人。
连带女主角安妮·海瑟薇,也摊上了大事。
咋回事呢?
安妮·海瑟薇在这部电影里,演了一个女巫。
剧照看起来美人依旧,但脱下手套和鞋,能给你吓出心脏病。

三根手指,一根脚趾。
头上生疮,布满窟窿。
造型让人生理不适。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病叫「龙虾爪综合症」。
会导致三根手指的先天性缺陷。
而本片,把三根手指的女巫,塑造成专门欺负小孩的丑八怪。
这可伤了不少观众的心,觉得《女巫》在拿残疾人开玩笑。

说它「不负责任」「误导观众」「给残疾人带来不好影响」。
还在推特上发起了#NotAWitch(不是女巫)的话题,为残疾人正名。
同时,要求片方和安妮·海瑟薇,给个说法。

海外,IMDb打分5.4,烂番茄新鲜度只有49%。
国内,豆瓣1万多人打出5.8分,不及格。
名副其实的烂了。

它真的丑化残疾人了吗?
咱们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女巫》
The Witches

原著是畅销儿童小说,和《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出自同一位作者。
主创班底大腕云集。
导演是罗伯特·泽米吉斯,美国金牌电影人,曾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阿甘正传》《回到未来》《荒岛余生》《云中行走》都是他的代表作。

折服好莱坞的西班牙导演,他执导的《水形物语》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安妮·海瑟薇+奥克塔维亚·斯宾瑟。
两位都拿过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具体有多差,咱们先来看看故事。
剧情由一个8岁男孩展开。
一场车祸,带走了他的父母。
为了继续生活,他搬到了外婆家住。

没事就神农尝百草,研究古老治愈法。
还喜欢玩占卜之术,用水晶预知未来。
但实际上,她就是个凡人,小时候还差点被女巫拐走,自此患上了女巫恐惧症。

几十年过去,外婆以为再也不会碰到女巫。
直到,有一天,她带着外甥去商店。
一个浑身绿色的女人,突然出现在眼前。
试图用糖果换取信任,但袖子里钻出来的蛇,却杀气腾腾。

回到家后,他说出了今日所见。
外婆一听,愣了。
嗯?这不是女巫吗?我外甥见到女巫了?
顿时恐惧症发作,连夜带着外甥出逃,住进了一家旅店。

一旦见过女巫,霉运就接踵而至。
这不,外婆和小男孩刚办完酒店入住。
大厅里,就来了一群衣着鲜艳的女巫。
站在C位的安妮·海瑟薇,是这群女巫中的管理者——高阶女巫。

她们确实是来开大会的。
但不是为了讨论,怎么防止虐待儿童。
而是为了研究,怎么除掉小孩。

这个问题,还要从女巫的设定说起。
她们看上去都是正常人,其实都是奇形怪状的怪物。
没有真正的手脚,只有爪子。

头上没毛,全都戴假发。



她们觉得小孩是天底下最臭的生物。
一旦闻到小孩的气味,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所以,她们相聚在这里,就是为了让小孩人间蒸发。
办法很奇特——用一种药水滴入小孩体内,把他变成老鼠。

在女巫的骚操作下,他变成了一只老鼠。
接下来的剧情,主要讲他如何对付女巫、逆风翻盘的过程。

概括起来,就是小男主和另外两个变成老鼠的小伙伴,一起打败了女巫。
把她们全部变成了老鼠。
而三个小孩自己也没能变回人形,就这样成为了老鼠女巫猎手。

套路化烂片,我们都见得多了。但这部片,烂出了特色,烂成了奇葩。
第一个问题,就是画风割裂。
前40分钟,弥漫着浓浓的cult风,哪怕是恐怖片爱好者都要虎躯一震。
比如,女巫的光头上长满了脓疮,爬满了虫子。
觉得饿了,就从头上拽出一根虫子,开始咀嚼。
鱼叔看得直犯恶心。

能瞬间唤醒你的密集恐惧症。

讲女巫把一个小女孩变成了一只鸡。
导演还真就完完整整,把从人变鸡的全过程拍出来了,恐怖片都不敢这么玩。


鱼叔特意查了影片的北美分级——PG级。
「基本没有裸露、性、暴力等元素,儿童可独自观看,可能有一些内容最好有家长陪同。」

拍成这种画风,难道不会给孩子们留下心理阴影吗?
可能导演拍着拍着察觉到了这个危险,所以在40分钟之后,又转换成《精灵鼠小弟》般的的可爱画风。

前40分钟是cult片,后半程是儿童片,不知道是拍给谁看的。
给成人看,有点低幼。
给小孩看,又太恐怖。
两拨观众,都不讨好。
影片的第二个问题,是对女巫的造型设计,考虑不够周全。
这就不能让政治正确再背锅了。
我们设身处地想想,如果自己身有残疾,看到这些面目可憎的女巫挥舞着三根手指,是不是也会感到不舒服?

目前,主演安妮·海瑟薇,以及片方华纳兄弟,都发表了道歉声明。
安妮·海瑟薇言简意赅,「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
片方的声明,则有点为自己开脱的嫌疑。
「在改编原始故事的时候,我们与设计师和艺术家合作,对书中的猫爪做出了新诠释。这部电影讲的是善良和友谊的力量,是充满爱意的主题。」
原小说描述女巫的手,是「像猫一样弯曲的利爪」。
电影再怎么改编,也不该变成三根人类手指吧?
利爪跟手的区别,还是很明确的。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首尾呼应的两场群戏上。
一开始的女巫集会,宣誓要消灭小孩。
组织者,夸大其词,发号施令。
与会者,盲目崇拜,无脑捧吹。
如果有人不听话,就用肢体暴力、言语威胁,强迫她服从。
活像传销大会现场。

要命的是,影片在结尾又安排了一场类似的大会。
这回,组织者变成了老鼠形态的男主角。
他用强势的口吻,煽动台下的小孩们:打倒女巫的唯一办法,就是消灭她们,把女巫也变成老鼠。
这种宣扬以暴制暴、以恶制恶的样子,和女巫又有什么区别。
看到此情此景的小观众们,会不会在心中将暴力合理化了?
对于暴力、犯罪等等主题,儿童片本应更加谨慎,作出合理的引导。

因为它连最基本的问题,拍给谁看?想传达什么?都没想清楚。
类型、定位摇摆不定,主创也不知道该规避什么、该凸显什么。
影片被骂后,片方还觉得自己挺委屈。
也不想想,那么多拍女巫的电影,怎么就这部被喷?
因为它宣称自己是儿童向电影,却用cult片的方式夹带私货;
因为在这部电影里,爱和友谊,让位给了扭曲的价值观。
鱼叔认为,一部适合给儿童看的电影,一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
因为他们正处在爱模仿的阶段,需要正确的指引。
而《女巫》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圈钱之作。
注定只能沦为笑谈。

原标题:《这片少儿不宜,还把女神毁成了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