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火爆的围巾  ·  莲花落_百度百科·  9 月前    · 
火爆的围巾  ·  十不闲莲花落_百度百科·  9 月前    · 
火爆的围巾  ·  说说莲花落- 知乎·  9 月前    · 
火爆的围巾  ·  莲花闹·  9 月前    · 
收藏
0 有用+1
0

打莲花落

[dǎ lián huā lào]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汉语词语
本词条缺少 概述图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编辑 吧!

出处

莲花落 》是乞丐行乞时所唱曲子﹐故称。

流行地区

十不闲莲花落 ,流行于京、津、河北等地。莲花落,一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清乾隆以后,出现了职业艺人,同时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又称“十不闲”或“莲花落”。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
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作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节目。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脚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重 插科打诨 ,以资笑乐。莲花落在民间,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别之分。凡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组织,称为“清门”;职业艺人的班社则称为“浑门”。这两派又统称“小口莲花落”,以别于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
清末民初的莲花落著名艺人,有抓髻赵、奎星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