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小人物的民主战争
2017年已接近尾声,如果说要挑选一部年度影片的话,对我而言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这部《出租车司机》了。老司机宋康昊,又不出意料地拿影帝了。
故事发生在1980年5月的韩国,背景则是光州的民主运动,这是韩国电影史上黑政府的又一个里程碑。参考宋康昊之前的作品《辩护人》,本片没有法庭对峙的那种大开大合的气势,但人物情感变化的历程更细腻,更动人。
起初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个惜财如命的市井小人物。没有星爷塑造小人物的夸张,每一场戏都是生活。除了司机这个职业角色之外,金四福还是一个单身父亲。面对孩子被欺凌的问题时,金四福从开始的斗志满满,到后来的萎靡认错,这一幕道尽了人在屋檐下的卑微无奈。然而,为了生活,本来碰壁的金四福,转脸就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与女儿一起试图忘记生活的苦闷。片中第一次出现的蝴蝶结,象征着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在任何情况下不放弃追求生活的美好。
此时,镜头对准了另一位主角——德国记者彼得。在日本餐厅的简单会晤中,彼得得知了光州时局紧张的消息,便火速飞往首尔,两位主角的命运也因此交织在一起。
迫于生计,为了通过金钱找回尊严的金四福,意外截胡了一份价值10万美差。宋大爷这个调皮卖萌的手段也是一绝,贱得可爱。
第一眼见到客户就眼冒金光,想尽一切办法又略带笨拙的拉客,生涩地套近乎,这一连串的表演,真可以说是教科书一样的演技。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从此开始,包括地域、文化、身份、语言的差异,注定二人的磨合期要很长。
在进入光州之前,影片的气氛是轻松欢愉的,而当二人用连蒙带骗的手段混过了警戒线,进入光州之后,气氛就骤然凝重了起来,从散落的传单,街道四处可见的标语,满街的负伤平民,告诫观众即将踏上的地狱之旅。
偶遇游行学生群体,结实了栽植,得知记者的身份之后,金四福的第一反应是惶恐,害怕招惹是非,于是也就有了跟车途中的这次掉头逃跑。然而,机缘巧合之下,几人又在医院相遇,并引入了更多有声色的人物。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非议,金四福与光州当地的出租车司机们,结成了不打不相识的生死之交。而故事的发展,又将镜头对准了真正的前线战场。
栽植探出头,疏导人群,面容上充满年轻人的朝气。好奇和英雄情结使他兴奋,因为他尚未意识到这场斗争的血腥残酷,以及自己要付出的代价。片中出现了又一个情感线的伏笔,象征光州人民善良乐于分享的饭团,让主角一行人感觉到剑拔弩张局势下的友好。虽然影片的主要戏份都围绕两位主角展开,但看过之后会发现,影片要歌颂的是参与这场运动的光州人民,两位主角就像是两面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映射事件的真相和民主的精神。
俯瞰视角下的车站广场,第一次将军方暴力镇压场面摆在观众面前。如果说片头的催泪瓦斯和鸣枪警示尚在控制局势的范畴内,那么眼下的一幕就是无从遮掩的虐杀。当军人的拳头和武器对准人民的时候,国家还有什么需要捍卫的权威呢?这一点和《辩护人》中的主旨相似。
天台的一番冲突就是当事人和局外人两种不同处境下的意识冲突。显然,此时的金四福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外人,而彼得则更早地进入民主斗士的角色。二人在人潮中推搡摔损相机是二人意识形态冲突的一个顶点,思想的差异,破碎的关系,似乎只能让二人分道扬镳。
在仓皇落逃中,饭团美女的再次出现才让主角一行人真正地感受到恐惧,从民主运动上升为民主战争。此时影片就抛出了一个问题:他们做错了什么,会被这样对待?前一刻乐于分享的平民,为什么会在这一刻就遍体鳞伤,成为军队的敌人?
在司机好友家短暂的温馨晚餐后,枪炮声再次响起,这次的中心战场在电视台大楼处。已经暴露身份的主角一行人被军人追击,栽植不幸落在了对方手里。栽植向主角二人喊话时脸上的表情是带有惶恐的,但眼神是坚定的,他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帮助二人逃脱。经历磨难和考验,的确是能够让人迅速成长的。没有这次变故,我们无法想象那个对歌唱比赛充满幻想的纯真少年,能在一天内变得如此坚强。
大难不死的二人,终于在难眠的长夜倾吐了压抑已久的情绪。虽然言语不通,但此时言语的内容已经不再重要,彼得能感受到金四福的苦楚。
第二天清早,就是金四福准备逃离光州的时候了。 走出光州,到达顺天时,天色晴好,好像外面的世界完全听不到了光州的哭嚎。一心牵挂女儿的金四福,没有兑现给女儿的承诺,于是就有了挑选鞋子的一幕。此处再次出现的蝴蝶结,象征的就是纯粹而美好的父爱。
归途的一路上,观众可以感受到金四福在拼命克制情绪,只想见到女儿,不再去想亲历的痛苦。而老板娘端来的饭团,似乎成为了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同样美味的饭团,一前一后吃出的感觉完全不同,前者是放肆地大快朵颐,后者则是和着眼泪一起咽下的酸涩。
影帝用了一段长达40秒的镜头来表现人物情绪的变化,故作轻松,眼神游离的逃避,良心谴责的不安,在民族大义与父爱之间纠结,最后泣不成声,小市民的生活哲学崩塌,足以让观众看个过瘾。
擦干眼泪后,毅然决然地掉头,配上短促有力的小提琴,让我联想到的就是英雄归来。它比任何华丽的飙车特技更打动人,比任何超级英雄电影更让人鼓舞。
然而,满血复活的金四福刚回到医院,就在心头挨了一记重拳:栽植受残害而死。从金四福扶起彼得那一刻起,角色的主动权完成了交接,金四福从先前的被迫跟随变成唤醒和鼓励,专注的眼神在告诉对方自己已经义无反顾。
面对如同置身刑场的血腥镇压,司机们在正义感的驱使下,决定进入现场救人。眼神的交换中也是带有生死未卜的恐慌,而起步冲向战场之后,他们就是民主战士。
彼得手中的镜头,与军人的枪口在剪辑中形成对峙。双方各自拿着自己的武器,捍卫着自己最终要守护的东西。悲壮的慢镜头,把每一颗射向人民的子弹特写,清晰记录军事独裁的历史罪责。当军队探出掩体,向无力反抗抢救伤员的平民射击时,他们已没有了作为军人的尊严,而是沦为了杀人兵器。
影片的高明之处就是并没有一黑到底,而是唤起了人性的曙光。在出光州的关卡接受搜查盘问时,二人的身份因首尔车牌暴露,而当值队长却故意将二人放走。因为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在对人民犯罪,需要有人站出来制止。
出光州后,面对军方爪牙的穷追不舍,出租车司机自发促成的车队施以援手,用自己的牺牲,为主角二人护航。
最后司机倒车的一幕,是在向所有民主斗争中的伟大牺牲致敬。
成功逃脱的二人在登机前将胶片藏在饼干盒中,熟悉的蝴蝶结又一次出现,代表诚挚的祝福,也代表二人紧密的友谊。
二十年后的这种相逢,没有热泪盈眶,更像是看到家人的温馨。金四福驾车在首尔街头,见证着这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脸上的表情是幸福且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