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文——字形
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是藏传佛教
萨迦派
的第五代祖师(又译“发思八”,“帕克思巴”),本名罗卓坚赞,意为“慧幢”,系
西藏
萨嘉人氏。据说其人三岁能讲喜金刚修法,听众叹为稀有,于是称之为“八思巴”(藏语,意为“圣者”)。九岁时,又因讲喜金刚续本《二观察》而名声大著。
南宋
淳祐
七年,他随其伯父
萨班·贡噶坚赞
至
凉州
(今甘肃
武威
),会见
成吉思汗
之孙,蒙古窝阔台汗次子阔端
皇太子
,自此归附蒙古。
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召至左右,为忽必烈夫妇等二十五人授佛戒。忽必烈即位后,他于
中统
元年(公元1260年)被尊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教主,统天下教门。
至元
年间,奉诏创制
蒙古文字
并于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颁行全国,称“蒙古新字”或“
蒙古字
”,俗称“八思巴文”。次年又升号“帝师”,进封“大宝法王”,统领西藏十三万户。至元十三年八思巴返回西藏,由元世祖忽必烈作施主,集康藏七万僧众兴曲弥法会。自任
萨迦寺
第一代法王,执掌西藏政教全权,为西藏实行贵族僧侣统治之始。他还曾将
藏族
建筑技巧,雕塑等引进内地,又将内地印刷术等传入西藏。有著述三十余种,传世至今的有《萨迦五祖记》。图示为忽必烈的
圣旨金牌
,用八思巴文书写,据
内蒙古大学
教授
包祥
解读为:“凭长生天的气力,皇帝的称号是神圣的,若有不服,问罪致死。”出土于
内蒙古
兴安盟
的
索伦河谷
八思巴文的印章
八思巴所创制的“八思巴文”属
拼音文字
,共有41个字母(脱胎于古
藏文字母
)。至元六年八思巴文作为
国字
颁行全国后,其推广却受到很大阻力。除政治和文化
传统因素
外,主要是因为这种文字字形难以辨识,再加之在有的地方使用时还仿效汉字篆书的写法,这就更加剧了识别的难度。因此虽然元廷屡次下令用八思巴文"拼写一切语言"(也确曾用八思巴文译写过一些书籍,还拼写过汉语,
藏语
等),但民间还是用汉字,所以,八思巴文最终还是主要应用于官方文件。元代主要流通纸币,
铸钱
比其它朝代都少,且多以汉文钱为主,但也用八思巴文铸过有限的几种钱币。计有世祖至元年间“
至元通宝
”,成宗元贞和大德年间的“
元贞通宝
”和“
大德通宝
”,
武宗
至大
年间的“
大元通宝
”等几种。这些铸币的钱文读法均为“
顺读
”,且除较厚大的"大元通宝"当十钱存世尚多外,其余均很稀见。
当时忽必烈委托八思巴创造八思巴文,可能是由于当时蒙古人所使用的文字源自
回鹘
人,而非蒙古人原创的,这样的字母不能很好地表达蒙古语语音。1352年,是该文字最后用来写作的可考年份,当然,这样的文字在后期仍然偶尔被使用,如刻在印章及寺庙碑文上作装饰之用。如今也偶尔可见一些蒙古企业用八思巴文作为名字。
伴随着蒙元帝国的消亡,八思巴文亦被逐渐废弃,成为一种"
死文字
",但我们今天仍能在各种八思巴文钱币及其它元代文物上见到它。
字母表主要由藏文字母组成,也有一些
梵文字母
,还包括几个新造字母。字母形体多呈方形。关于字母数量,《
法书考
》、《
书史会要
》等早期文献及其不同版本中,有41个和43个的两种说法。前一种是指最初的
字母表
,即原字母表;后一种则包括续增字母。事实上,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字母陆续有所增补,据现存资料归纳,总数达57个。
书写系统类型:
元音附标文字
,一个字母包括一个辅音及一个附着其上的元音(和藏文字母,及梵文所使用的
天城体
字母属同一类字母系统)。
从上到下,从左至右的书写方向:垂直。
有八思巴字母有三种不同风格,第一种称标准体,主要用于书写在中国和蒙古的印刷文本和文件;第二种称印章体,主要用于加盖公章,及在一些在纪念碑上题词;第三种称藏文体,主要用于书籍的标题和寺庙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