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itter line
研究生: 林郁芯
研究生(外文): Lin,Yu-Hsin
論文名稱: 屬人名詞準後綴‘-家、-師、-者、-員、-人’的日漢對譯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Human Nominal “Quasi-Suffixes” ‘-家、-師、-者、-員、-人’in Chinese and Japanese
指導教授: 湯廷池 湯廷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 Tang,Ting-Ch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 翻譯學研究所
學門: 人文學門
學類: 翻譯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準後綴 屬人名詞 後綴 詞綴 前綴 派生詞 漢語 日語 翻譯 詞根 詞幹 黏著語素 自由語素 語素
外文關鍵詞: quasi-suffix human noun suffix affix prefix derived word root stem bound morpheme free morphem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 被引用:0
  • 點閱 點閱:1429
  • 評分 評分:
  • 下載 下載:34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 書目收藏:1
由於受到外國語文的影響,現代漢語不斷產生新的「詞綴」(affix),包括「前綴」(prefix)與「後綴」(suffix)來形成「派生詞」(derived word)。由於這些詞綴的「孳生力」(productivity)極為旺盛,連新編的漢語辭典都無法將這些新詞收羅無遺,因此,從翻譯的觀點而言,哪些詞綴可以使用,哪些詞綴不宜使用,是一個值得仔細檢討的問題。
本論文有鑒於此,從日語漢譯以及漢語日譯的觀點,針對形成「屬人名詞」(human noun)的「準後綴」(quasi-suffix)‘-家、-師、-者、-員、-人’提出日語與漢語的對比分析並提供對照詞彙。本研究先以湯廷池老師的著作為理論基礎,再利用辭典蒐集帶有上述五個屬人名詞準後綴的日語與漢語詞彙,並分析這些準後綴的語意內涵與語法功能,最後透過對譯歸納出翻譯這些屬人名詞的基本原則。
本論文於第一章簡單敘述研究〈屬人名詞準後綴‘-家、-師、-者、-員、-人’的日漢對譯分析〉的動機與方法,並於第二章解釋漢語與日語詞彙的特徵與分類並舉例說明。第三章針對漢語及日語的上述五個準後綴逐一進行分析與比較,並就個別準後綴深入探討其語意內涵與語法功能;分析什麼樣的「詞根」(root) 或「詞幹」(stem)如何加上這些「派生準後綴」(derivational quasi-suffix)產生新的派生詞,再於第四章針對上述準後綴對譯的派生屬人名詞作最後的分析與整理,並闡述如何把這個分析應用在翻譯過程中譯入語與譯出語的對譯上。最後於第五章做出總結論。
本研究針對上述五個派生準後綴在翻譯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詞義與詞類變化加以整理,並歸納出符合漢語構詞法的翻譯原則,期能提供一個原則性的參考準則,以利譯者在翻譯時能更正確地使用這些派生準後綴來創造新詞。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漢、日詞彙的特徵與分類…………………………………………………… 3
2.1 漢語詞法:字、語與詞……………………………………………………… 3
2.2 日語詞法:字、語與詞……………………………………………………… 11
2.3 詞綴:詞綴的分類與探討…………………………………………………… 18

第三章 屬人名詞準後綴‘-家、-師、-者、-員、-人’的分析 ………………… 21
3.1 漢語與日語‘家’的字義與用法………………………………………… 21
3.1.1漢語準後綴‘-家’的分析………………………………………… 23
3.1.2日語準後綴‘-家’的分析………………………………………… 26
3.1.3漢語與日語準後綴‘-家’的分析結果比較……………………… 30
3.2 漢語與日語‘師’的字義與用法…………………………………………… 31
3.2.1漢語準後綴‘-師’的分析………………………………………… 32
3.2.2日語準後綴‘-師’的分析………………………………………… 35
3.2.3漢語與日語準後綴‘-師’的分析結果比較……………………… 40
3.3 漢語與日語‘者’的字義與用法…………………………………………… 41
3.3.1漢語準後綴‘-者’的分析………………………………………… 42
3.3.2日語準後綴‘-者’的分析………………………………………… 46
3.3.3漢語與日語準後綴‘-者’的分析結果比較……………………… 52
3.4 漢語與日語‘員’的字義與用法…………………………………………… 53
3.4.1漢語準後綴‘-員’的分析………………………………………… 54
3.4.2日語準後綴‘-員’的分析………………………………………… 57
3.4.3漢語與日語準後綴‘-員’的分析結果比較……………………… 60
3.5 漢語與日語‘人’的字義與用法…………………………………………… 61
3.5.1漢語準後綴‘-人’的分析………………………………………… 62
3.5.2日語準後綴‘-人’的分析………………………………………… 66
3.5.3漢語與日語準後綴‘-人’的分析結果比較……………………… 69


第四章 屬人名詞準後綴‘-家、-師、-者、-員、-人’所產生的詞彙的
對譯與分析………………………………………………………………… 71
4.1 漢語及日語準後綴‘-家’對譯結果的分析與整理…………………………71
4.2 漢語及日語準後綴‘-師’對譯結果的分析與整理……………………… 75
4.3 漢語及日語準後綴‘-者’對譯結果的分析與整理……………………… 78
4.4 漢語及日語準後綴‘-員’對譯結果的分析與整理……………………… 82
4.5 漢語及日語準後綴‘-人’對譯結果的分析與整理……………………… 84

第五章 結論…………………………………………………………………………… 87
5.1 漢語及日語屬人名詞準後綴‘-家、-師、-者、-員、-人’的對譯規則…87
5.2 詞綴日譯、漢譯的現況與問題……………………………………………… 90
5.3 對翻譯詞綴的意見與建議…………………………………………………… 92

參考文獻…………………………………………………………………………………93

附錄………………………………………………………………………………………97
附錄 1 語料詞彙日譯漢(日、漢、英對照)……………………………………… 99
附錄 1 語料詞彙漢譯日(漢、日、英對照)………………………………………129
附錄 3 英語術語索引…………………………………………………………………155
附錄 4 日語術語索引…………………………………………………………………160
附錄 5 漢語術語索引…………………………………………………………………163
附錄 6 英、漢、日術語對照…………………………………………………………169
書籍、期刊

1. Carlson, Greg N. (1977)《Reference to Kinds in English.》,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2. 張淳如(1997)《電腦科技辭彙的漢譯規律》,輔大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 何偉傑(1989)《譯學新論》,台灣︰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4. 熊金星(2006)〈漢語中的新詞語〉,《書屋》5期,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5. 影山太郎(1993)《文法と語形成》,ひつじ書房。
6. 劉英凱(2000)〈漢語與英語的共有詞綴化趨勢:文化順涵化的鏡像〉,《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17卷。
7.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5)《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8. 呂叔湘(1984)《漢語語法論集》,商務印書館。
9. 奥津敬一郎(1975)〈複合名詞の生成文法〉,《国語学》101集。
10. 阪倉篤義(1966)《語構成の研究》,東京:角川書店。
11. 杉村博文(1986)〈-者、-家〉,《日本語学》3月號,P.92-96,東京:明治書院。
12. 湯廷池(1988)《漢語詞法句法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3. 湯廷池(1989)《漢語詞法句法續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4. 湯廷池(1992a)《漢語詞法句法三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5. 湯廷池(1992b)《漢語詞法句法四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6. 湯廷池(1998)〈從類型論看日語的特徵〉,《台灣日本語文學報》。
17. 湯廷池(2000a)《漢語詞法論集》,台北︰金字塔出版社。
18. 湯廷池(2000b)〈日本語文法の再検討︰「形容動詞」か「形容名詞」か〉,《新世紀の日本語教学研究国際会議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
19. 湯廷池(2002)〈閩南語的屬人名詞後綴:‘-家、-者、-員’〉,《第四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演講發表), P1-14。
20. 湯廷池〈漢語的屬人名詞後綴:‘-家、-者、-員’〉,未發表,即將投稿。
21. 湯廷池(2004)〈名詞化接辞「-さ」と「-み」について〉(執筆中)。
22. 湯廷池、劉懿珍(2004)〈日本語語形論序説:語と語形成〉,《東吳日語教育學報》27期,P.203~235。
23. 溫婷惠(2000)《英語醫學辭彙的漢譯原則》,輔大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辭典

1. 劉清景(2000)《簡明基本六法》,台北,學知出版事業。
2. 愛知大学中日大辞典編纂所(1992)《中日大辞典》,東京,大修館書店。
3. 小学館(1997)《中日/日中辞典》,東京,小学館。
4. 松村明(1995)《大辞林》,東京,三省堂。
5. 大新書局編輯部(1995)《大新明解日華辭典》,台北,大新書局。
6. 大陸書店辭典編輯部(1995)《大陸簡明英漢辭典》,台北,大陸書店。
7.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北,三民書局。
8. 松浪有、池上嘉彦、今井邦彦(1983)《大修舘英語学事典》,東京,大修館。
9. 佐藤幸治、鎌倉薫、前田達明、関俊彦、浜田道代、井上治典、町野朔、三井誠、小西國友(2000)《デイリー六法2000》,東京,三省堂。
10. 小学館辞典編集部(2000)《現代国語例解辞典》,東京,小学館。
11. 岩波書店辞典編集部(1992)《逆引き広辞苑》,東京,岩波書店。
12. 国語学会(1993)《国語学大辞典》,東京,東京堂。
13. 久松潜一、林大、阪倉篤義(1966)《国語学辞典》,東京,講談社。
14. 佐藤喜代治(1996)《国語学研究辞典》,東京,明治書院。
15. 三省堂編修所(2000)《コンサイス カタカナ語辞典》,東京,三省堂。
16. 教育部(1994)《國語辭典》網址:http://140.111.34.46/dict/。
17. 周何、邱德修(2000)《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8. 梅忠槕夫、金田一春彦、阪倉篤義、日野原重明(1989)《日本語大辞典》,東京,講談社。
19. 日立デジタル平凡社(1998)《世界大百科事典》,東京,平凡社。
20.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簡稱「研究院語料庫」(Sinica Corpus)) http://ckip.iis.sinica.edu.tw/new/onlinesystem.htm(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