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国际在高等教育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也出台了多个国家级工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工程。
至今,这三大工程依然在推动国内高等教育建设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入选的高校也是国内最好的大学。相较之下,曾经在“双一流”工程之前,国家还曾经推出了“2011计划”,旨在提升高等学府的创新能力。可惜的是,这个工程最终没有持续进行下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何为“2011计划”?
2011年4月24日,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时提出,要着重提升中国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2012年5月7日,国家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
“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国家在教育系统实施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与“211工程”“985工程”,乃至后来的“双一流”相比,“2011计划”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其一,“2011计划”不是笼统地医“建设一流大学”为目标,而是着重提升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这个工程以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核心,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四个方面构建协同创新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世界一流创新中心。
其二,“2011计划”不是针对某一高校实施,而是注重多个具有优势的高校的协同联动。
这个计划最大的亮点在于将某一领域具有优势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联合起来,实现“1+1>2”的协同效果。2013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本计划首批入选名单,全国公有14个高端研究领域获得认定建设,而相关单位也成为首批建设主体。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共建的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中科院、水利部和武汉大学等名校共建的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等。
部分协同创新中心
“2011计划”的意义
可以说,实施“2011计划”,是国家在建设一流高校,尤其是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中心作出的大胆尝试。这个项目的实施的,对于提升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水平和教研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都有重要意义。
(1)推进国内创新中心建设。
长期以来,自主创新都是制约中国高等教育、科研、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创新需要转变理念和模式。“2011计划”的实施,着力于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实现知识、技术的深度融合,重新整合创新力量和资源,加速国内创建国际一流创新中心的步伐,同时也将助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2)推进高等教育深度改革。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不再是蜻蜓点水式的尝试,面对国际竞争和世界名校的冲击,国内的高校改革必须深入到质量、特色和结构上。“2011计划”推陈出新,围绕创新能力的根本问题,集中力量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成果的输出上,将大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改革。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并非经费、研究水平,而是传统的体制和观念。“2011计划”尝试用加强协同创新,打破分散封闭,推动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用结合,不管是对于人才培养体制还是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1计划”的启示
遗憾的是,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便停止了“2011计划”的申请。2015年,根据国务院审改办工作要求,《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删除了“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这个计划也戛然而止。
在社会主义的体制中,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样也能够协同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和资源来共建强大的创新中心,这也是“2011计划”能够实施的前提条件。但是,这个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必定会牵扯到各方利益,不管是在硬件设备,还是人才的归属和利用,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也是阻碍本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远望创新能力较强的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有一套发展成熟、体制完整的创新体系,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引领、科研成果转化等高效运转,各创新主体 相互竞争。我们是否能从中获得借鉴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