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湖慈鲷饲养技巧的一些个人心得

三湖慈鲷在野生的状态下不会顿顿吃饱,但是也不会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内进食,而是无时无刻不在觅食。即便是这样也不会吃得很饱,所以绝大多数野生的鲷体形都很修长。但是体形瘦不意味着不健康。所以我认为,吃得少、吃的精、吃的全、吃得干净才是正确的。少量投喂,喂食时间尽量固定,营养全面,鲜活人工相结合,清洁干净。这些都是喂食的正确标准。

一般来讲喂食的次数:亚成鱼每天2-3次为好,成鱼每天1-2次为好,刚起飞的幼鱼则应该保持每天4-6次,起飞后一个月左右的小鱼每天3-4次。综合维他命是好东西,可以增强鱼的抵抗力和发色,但是本人的经验是:如果要使用成品的水族专用液体综合维他命,一定要看好保质期,临近或者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千万不能用,变质的液体维他命可能会变成“夺命汤”。如果要使用,可以购买善存片或者21金维他,用原缸水融化以后,过滤杂质后添加。添加到饲料里面比直接添加到水里效果好,添加的量一定要谨慎,毕竟这东西对细菌也是很好的补品。

训饵

慈鲷大部分是以肉食性饵料为主的鱼类,虽然也会吃一点植物性的饵料,但只是作为辅食的。在原来的生活环境中主要是以水生昆虫和类似红虫的动物为食,有时候也会食用植物作为额外的营养补充。而我们为了保持慈鲷摄取的营养充分和方便喂食,所以会选择人工饲料作为主食或者是对鲜活饵料营养单一的补充,人工饲料缺少鲜活饵料的活性和适口性,所以我们要让鲷逐渐适应人工饵料—训饵。

训饵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不外乎有两种。暴力训饵和逐渐适应。暴力训饵既单纯的饿着鱼,逼得鱼不得不吃,但是这种方法略显残忍(无疑却是最有效的)。逐渐适应的方法虽然不残忍,但是却会多耗费些时间和耐心。两种方法你选择哪一种请便,我们这里只介绍逐渐适应法。首先,降低喂食量,比如由每天两次改为每天一次。然后逐渐减量,在减量的过程中少量的添加人工饵料,一定要少量的。如果顺利的话,可以看见鱼儿对人工饵料吃吃吐吐,这是好现象,表示鱼儿对饵料有一定的接受度,坚持下去就会训饵成功,一般需要3-7天。如果鱼儿经过几天的训饵根本对人工饵料不闻不问,那就要饿上24-48小时,然后再喂。无论哪种方法,投喂后10-15分钟鱼儿还是没有吃的剩余饵料一定要取出来,让鱼儿不吃就没有了。一旦训饵成功,不要长时间的不喂人工饵料,至少每隔几天就要喂食人工饵料一次,以保持鱼儿对人工饵料地接受度。

如何保持水族箱里面的良好环境呢?这就需要我们来通过换水实现。通过换水可以把水中的有害元素含量降低,可以让老化的水保持新鲜,也可以把水中的溶氧量饱和度保持在合适的程度。尽管慈鲷喜欢老水,但是如果长时间的不换水会导致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或者溶氧量饱和度下降,水中的有害物质也会越积越多。

一般来讲,3~5天换一次水是合适的周期。每次换水量为总水体的1/4-1/3,视水族箱原有水质的情况决定换多少。新水要保持和原水大致相同的PH和KH以及温度,在换水的过程中也不要一次性地把水砸进去,需要缓慢的把新水一点点换进去。水质稳定和水族箱体积成正比,既水体越大水质越稳定。所以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水质就要把保持相对固定的时间段更换少量的清洁的水,并且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或使用多少水质稳定剂或者硝化细菌或者黑水等等。

在每次换水之前要仔细检查水族箱里面有没有多余的食物残渣、水草残骸和其他杂物以及藻类,如果有要在换水之前及时清理掉。尤其是藻类,如果没有及时清理掉等到下次换水的时候你可能会为你一时的懒惰而后悔不已。

在每次换水的时候,将水族箱的内表面擦干净是很有必要的。沉木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会有木屑脱落,还有水里面的泥屑等杂物都会在水族箱的内表面形成一层深色的东东,如果不清除的话,时间长了就会很难清理。

换水时应注意的问题:

换水时一定要将加温棒断电,以免烧毁或者炸裂。

在清理水族箱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动作缓慢,以免引起鱼的紧迫。

水族箱的日常维护:

水妖精:最常见的也是我们主要的过滤手段就是水妖精,水妖精的过滤装置就是靠生物棉。在长时间的使用以后,生物棉就会被堵塞,这时就需要清理一下。在清理的时候请确定生物棉里面没有小鱼藏在里面,这是很有可能的。取出来以后用清水先清理表面,然后轻轻挤压生物棉。这时候可以看到从生物棉里面流出来的深褐色的水,这些可是难得的好东西“活体硝化细菌”,所以不要把生物棉洗得太干净,大概完全挤压4、5下就行了。也不要经常性的清洗生物棉。生物棉在长时间的使用以后会失去弹性(过性了),这时候就需要更换了。

鱼市上都有卖水妖精用的生物棉,买回来以后要清洗和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完以后在太阳光下面暴晒至完全干燥(阳光是最好的杀菌手段)。将旧的生物棉取出来放到干净的容器里,放适量的水,然后用力反复挤压生物棉直到容器里面的水变成深褐色。用超过300目的密纹网子把挤压过后的水过滤几次,把其中的渣滓过滤出去,剩下的就是宝贝(硝化细菌)了。把新的生物棉换到水妖精上面,用力挤压生物棉直到吸满水,再把这些硝化细菌直接倒到新的生物棉上面。一般来讲大概6-10个月就需要更换生物棉,当然了,如果原来的生物棉没有严重的失去弹性也可以延后更换。具体的更换周期,视个人情况而定。

水草和沉木:其实水草和沉木不需要经常清洗,但是如果上面滋长了藻类就要及时清理了。如果水族箱里面爆发了寄生虫的话,就需要在把鱼治好以后将沉木取出来用高锰酸钾溶液一类的药物彻底消毒,以免里面匿藏寄生虫卵引起二次污染。

温度:日常饲养的温度可以定在25-26℃,如果到了繁殖期可以定在27-28℃。要时常察看温度计的读数,如果加温棒坏了没有及时发现的话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鱼具:鱼网要预备两套。一套是用来在有病的或者致病中的水族箱中使用的,用完后一定要在阳光下暴晒。另一套用在正常的水族箱中。绝对避免交叉使用而导致的交叉感染。

灯光: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定时器控制光照的时间,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人为控制。但是不论有无条件,每天的光照时间最好可以固定下来。基本上维持每天5-7小时足矣。如果发现藻类有即将泛滥的迹象,可以适当缩短光照时间,或者采用间歇式光照。如果藻类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那么就要把间歇式光照改回到原来正常的光照时间段,以免鱼身体内的生物钟被打乱。

另外说下,阳光是最好的消毒手段,鲷罐、沉木、鱼网等接触水族箱内部的物品在用完或者需要消毒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在阳光下暴晒。

鲷缸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水螅: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门,水螅虫纲。上端中空,圆柱形,有口,周围有触手,触手上有刺丝囊;下端用以固着物体表面,体壁由外胚层及内胚层构成。靠刺丝刺破对手身体注射麻醉剂进而捕捉猎物。水螅的任何一部分身体都可以重新长出一个完整的水螅,所以物理方法很难消灭它们。水螅的体积不大,大概有3-10mm。它们对亚成鱼或者成鱼几乎没有影响,但是他们可以捕获1cm以下的幼鱼,它们的麻醉剂正好对这么小的动物有效。如果你平常经常喂食无节虫,水族箱里面可能就会长出水螅。你可以用小剂量的硫酸铜溶液来杀死它们,使用时注意遮光,硫酸铜会光分解。

蛋白虫:一种长度1-2mm、发丝粗细的白色小虫子,外观跟缩小的水蛭相仿,附着在缸壁上面,大面积暴发时好像很吓人。其实这东西对鱼无害,是由于水族箱里面的营养过剩产生的。是很好吃的东东(当然是对鱼)。但是这东西大量产生的情景有时候让人心里发毛,也有碍于观赏。解决的办法就是停止或者减少喂食鲜活饵料或者冰冻饵料,加强过滤和增加换水次数。

藻类:鲷缸里面常见的藻类有丝藻、黑毛藻和褐藻等。没有什么太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藻类。但是相信下面的方法会对控制藻类有所帮助。少喂、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加强过滤、注意保持规律的换水以及合理控制光照。更重要的是,发现有一点藻类存在就及时清理是控制藻类泛滥的不二法门。

PH异常:PH无限升高或者降低表示水族箱里面的水质已经崩溃。这种现象一般是因为长时间不换水引起的。如果已经出现这种现象,你如何换水都无济于事。只能重新建缸养水。所以说随时保持至少一个空缸是很重要的。

水体出现白浊:出现这种现象大部分是因为硝化细菌正在分解过剩的蛋白质。解决的办法是每天换大概1/5-1/6的新水,并添加少量的硝化细菌,大概3-7天就会恢复正常。本

以上所介绍的只是水族箱里面可能碰到问题中的一部分。遇到问题首先不要盲目用药或者各种添加剂,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问题的起因,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方法。如果自己没有经验可以上网查找,或者询问其他水族玩家。

常见的疾病的治疗

体色发黑,食欲减退,不爱活动:荷兰常见这种现象,具体原因我说不太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跟水质变化有关,特别是亚硝酸盐和氨的增加,还有就是水质急剧震荡导致鱼只紧迫。碰到这种症状,首先就是要改善水质,换1/3的新水,加入少量的黄粉或者抗生素,减少喂食或者隔天喂食一次。隔天再换1/3,连续治疗一周时间应该可以治愈。

治愈几率:高

肠炎

症状:腹部凹陷、体色暗淡、肛门突出、拖白便、食欲减退、不爱活动,常常躲于缸中一角

成因:水质败坏、食物不清洁

治疗:改善水质、加入广谱抗菌药或者肠炎灵、痢特灵、黄粉

治愈几率:中


头洞

症状:初期-头部或者两眼之间长出白色突起物,好像青春痘。中期,如果不及时治疗,白色突起物会破裂,流出白色的分泌物,原来的突起物部位出现小洞。后期,头洞会增加,而且会伴随着烂嘴病,还可能在头洞或者眼睛附近出现水霉菌丝,一般到了后期就没救了。

成因:水质败坏、水中缺乏钙质、维生素D等营养素或者由六鞭毛虫引起

治疗:治疗头洞要及早,“早”也是所有鱼病治疗的关键。我用过得最好使的药是Octozin。海宝灭菌灵和头洞药也可以。如果是缺乏钙质和维生素造成的,添加综合维他命会有疗效

另外头洞肯定会遗传,如果在幼鱼中发现患有此病一定要隔离治疗,包括你怀疑的有一点迹象的都要隔离,必要时甚至要人道毁灭

治愈几率:中


驼型线虫

症状:腹部凹陷、体色暗淡、肛门突出、肛门处露出很细的红色线虫

成因:多数是由于鲜活或者冰冻红虫或者丝蚯蚓造成的,也可能是外来物带来的

治疗:左旋米唑。有人说惠宏的线虫药好使,我用过不过没见好转。只要发现的不算太晚,左旋米唑肯定好使。

治愈几率:高

腹水,立鳞:

症状:腹部肿胀、食欲减退、全身鳞片竖立起来好像松果(所以又叫松果病),不爱活动,呼吸急促、无法保持平衡

成因:多数是由水质败坏引起的,或者渗透压调节失衡

治疗:同体色发黑治疗方法一样,不过要禁食;也可以使用Myxazin每天1mg/15L,连续施药一周;或者Octozin 1颗/25L

治愈几率:极低


烂嘴病

症状:嘴部发炎、溃烂并有可能伴随着水霉、嘴巴老是张开、呼吸困难、不爱活动,经常呈45度呆立于角落、食欲减退

成因:多数由于水质败坏导致细菌侵入

治疗:改善水质,可以用广谱抗菌类药物、呋喃西林、黄粉或者灭菌灵

治愈几率:低


水霉病

症状:体表附着棉絮状的水霉、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呼吸困难

成因:多数由于水温低并且水质败坏引起

治疗:加高水温到30℃,使用福尔马林或者呋喃西林或者灭菌灵做药浴。也有人说使用高浓度的硝化细菌浸泡。

治愈几率:低


白点病

症状:身体布满0.3-0.5mm的小白点,有些会不爱活动

成因:由一种叫小瓜虫的寄生虫并且在低温的情况下引起的

治疗:把温度加高到30℃,加入甲基兰,5-8天即可痊愈,痊愈后再坚持3天以防复发

治愈几率:高"

凸眼病

症状:双眼突出、食欲减退、不爱活动、经常躲在角落里面、体色发黑或者暗淡

成因:腹水或者立鳞引起的并发症,渗透压调节失衡-

治疗:改善水质,采取抗生素药浴或者使用Myxazin每天1mg/15L,连续施药一周

治愈几率:低

烂鳍、烂尾

症状:鳍部或者尾部发生溃烂

成因:由于相互打斗或者细菌引起的

治疗:如果是因为打斗造成的:隔离后加入少量的甲基兰预防交叉感染,静养一段时间就会好;如果是细菌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或者呋喃西林或者黄粉都可以治愈 本文来自鱼友之家

治愈几率:高


以上都是我遇到的或者我知道的真实病例和治疗方法,下面说说遇到鱼病时候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病鱼隔离到一个单独的水族箱中,用原来的水1/2加上1/2养过的水,把水温调整到28℃左右。别忙着用药,首先等鱼稳定下来,至少用10-20分钟仔细观察鱼的状况,要注意以下几点:

体表有无伤痕、眼睛是否突出、腮部活动是否异常、呼吸是否急促、体色是否正常、体形有无变化、游泳姿势是否正确、抢食是否活跃。仔细观察鳞片和腮部以及肛门处有无寄生虫。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测量原缸中的PH\KH\No2\No3\导电度\温度、缸中的摆设、水的体积、得病前后投喂的何种饵料等等,这些都是正确判断短鲷所患疾病的条件。把观察结果详细记录下来(越详细越好)。如果知道如何治疗就开始治疗,并把治疗过程全部记录下来将来可以作为参考或者帮助别人。如果不知道如何治疗,就把记录的数据提供给大家以供参考,这样别人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的帮你。

隔离缸的水质要保证绝对的好,有相当数量的疾病可以通过改善水质治好,并不需要用药。如果用药的话,请注意:尽量不要使用灯光,并且加强打气。因为好多药物都会光分解,投药以后水中的溶氧量会下降。尽量不让鱼受到惊吓,以免发生紧迫导致病情加重。通过仔细的观察和严谨的推断,一定要认准所患的病,确定用药和用量。有些病的治疗过程会持续5-15天,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疗效不太明显,不要半途而废怀疑自己的判断,要坚持治疗。避免中途换药,进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每年的3-5月份是各种细菌性和寄生虫疾病的高发期,这是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并且保持经常观察鱼的日常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这时候购进新鱼,尽量做好入缸前的检疫。检疫说白了就是把新鱼经过过水的环节放入一个单独的水族箱单独饲养,经过一段检疫期确保安全再放入饲养水族箱中饲养。检疫期1-2周时间。

最后附上一些药物的相关介绍:

福尔马林 有腐蚀性和毒性,应该避免跟高锰酸钾和甲基兰等氧化药物混合使用

庆大霉素 抗菌作用受PH影响较大,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敌百虫 在碱性水

青霉素 跟四环素共同使用会分解失效,与高锰酸钾溶液一起用会破坏失效

氟哌酸 应避免与氯霉素、利福平、呋喃类药物一起使用,有拮抗作用

高锰酸钾 不宜长时间使用,以免对腮部造成伤害

发布于 2020-03-04 22:30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