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环科院本科生在《Nature》旗下期... 近日,环境科学学院全空间数字孪生课题组本科生韩保吉在导师何亮老师的指导下,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以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单位,在线发表了题名为“A method to integrate hydraulic structure models into 3D terrain models for irrigation infrastructure Visualization”的学术论文。《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 Portfolio期刊下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2011年创刊以来,它涵盖了工程、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生物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等多个主题领域。该期刊在最近的JCR分区中位列Q1区,中科院SCI二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节层次的动态分类集成方法CM-D-LOD,用于实现水利构筑物模型与三维地形模型的无缝融合。基于此方法,开发了灌区虚拟地理环境的可视化管理平台,显著提升了灌区虚拟地理场景构建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农业决策的质量,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与效率。该工作也受到国家 2024-11-01 环境科学学院举办“环育·菁英”...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文化建设,促进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有机融合,形成优良的班风和学风,近日,环境科学学院举办“环育·菁英——人文筑梦”班级风采展活动。学院关工委委员,班主任代表,全体辅导员,各班级学生骨干代表共一百余人参加活动。各班通过精美PPT展示和讲解,结合班级特点,全面、生动地展示了班级成员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方面的成绩,展现了班级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现场评委根据班级展示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学院关工委委员薛蒙伟教授对各班的展示情况做出精彩点评。他指出班级力量的凝聚是思想建设、学风建设、实践拓展、个人发展等因素有机结合的结果,离不开班级每一位成员的努力,并希望学院全体同学要树立集体意识,做“分子间的氢键”,携手并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近年来,环境科学学院高度重视班级组织建设,将其作为构建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学院持续为广大学生搭建展示班级文化和自我风采的舞台,充分发挥班级组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通过此次班级风采展活动,不仅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宝贵机会, 2024-11-01 环境科学学院开展集体磨课活动 ... 为迎接新一轮审核评估,10月29日下午,环境科学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了集体磨课活动暨“环育·菁英”师能提升训练营第五期。此次活动覆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信科学、环境工程、化学教育、物化化工、无机化学等七个教研室,旨在通过集体备课、磨课与评课,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各教研室教师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围绕各自承担的课程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他们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大纲,就如何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磨课过程中,教师们不仅注重教学内容的梳理与整合,还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他们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力求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集体磨课,老师们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学院领导、学院督导组成员也亲临活动现场,与教师们共同参与磨课活动。他们认真聆听教师们的发言,在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此次集体磨课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院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学院将继续秉承“深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