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个人的实力水平究竟如何?

他确实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只是靠熬死对手才统一天下的吗?
关注者
460
被浏览
201,032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 私信答主深度交流 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战国三杰中,织田信长从一个危机四伏的小城主成为名震天下的第六天魔王,丰臣秀吉更是经过自己一生的打拼从一个无名小卒成为天下人。相比于前两者,德川家康的荣誉似乎略显不足。然而,笔者认为,德川家康虽略不如信长、秀吉,却仍然是战国时代实力水平数一数二的英杰。他的成功绝非简单的“熬”熬出来的。

下面笔者将主要从三方面分析德川家康的能力水平:军事、政治、内政。

1、 军事水平

身在战国乱世,军事能力对家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战国涌现了一大批兵法名家: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织田信长,甚至包括丰臣秀吉。与上述诸位比较起来,家康的能力似乎稍逊,但实际上,德川家康军事能力并不弱,能从一个小城主到百万石的大大名,他的军事实力有目共睹。

很多人常拿三方原之战说事,其实这种说法很片面。要知道三方原之战德川家康面对的是谁?是甲斐之虎武田信玄。一个凭借甲斐小国吞并信浓,一生打了七八十场战役,也就四五场败绩,且最后都被雪耻。跟信长暴发户不一样,信玄的土地都是一个个打下来的,其军事能力用“恐怖”来讲毫不夸张。再者,当时德川家康兵力方面本已处在劣势,别说家康会惨败,就算信长来指挥,也未必不会遭受相同命运。能在信玄的强大军队下逃得一名,并在信玄死后一点点将失地抠回来,恰恰说明了德川家康过人能力。

说完三方原会战,再说其他战役。家康取得天下有几场关键战役: 长筱合战、小牧长久手、关原合战、大坂之阵

长筱合战是抱信长大腿,然而,如果没有足够的军事能力,岂能与信长并肩作战,最终击败名震天下的武田军?实际上长筱合战联军打得异常艰苦。武田家的山县昌景、内藤昌丰、马场信房都是以一敌百的战将,战争过程中武田军曾冲杀到信长和家康的本阵,联军差点失败。偷袭鸢巢山,对阵山县昌景,这些都是家康能力的证明,并非普通的武将所能担当得起的。

在信长遭遇本能寺之变后,家康又迎来了第二场关键之战:小牧长久手战役

这一次对战的对手,是比信长更可怕的羽柴秀吉,然而,家康能识破秀吉的奇袭战术并展开反奇袭,接着避开秀吉的主力,使其扑了个空,最终获得局部战争胜利。这场战争中,家康没有表现出任何大差错,所展现的军事实力让秀吉都忌惮三分,故秀吉之后选择进攻信雄而并非与家康继续周旋,如果家康军事实力一般的话,秀吉大可再发动一次贱岳之战。秀吉最终选择和家康和解,也是因为确实没有武力办法消灭家康的可能。

关原合战 毫不夸张是德川家康夺取天下最关键的一战。在这一场战役中,德川家康的胜利也许并不光明磊落:小早川秀秋的叛变成就了德川家康。然而从更深一层考虑,战争的胜负并不仅限于战场,战略也是军事能力的一部分。在开战之时,家康就和东军诸将团结一心,而石田三成的西军联盟却各怀鬼胎,真正出力的只有大谷吉继和岛左近几个人。家康成功地诱使三成放弃守城战,而选择自己擅长的野战,即使西军在战场配置上占尽优势,即使德川秀忠被困上田城,最后的胜利者也必然是德川家康。

大坂之阵是德川家康一生最后一战,如果说关原合战不够光明磊落的话,大坂之阵就可以说不光彩了。即使如此,德川家康还是战胜了真田幸村。据说当时幸村杀入家康本阵,家康军大乱,然而家康在撤退的时候下令砍倒了帅旗,让真田幸村没办法得知家康本人在哪儿。这一招看起来不体面,但恰恰体现了德川家康半个世纪征战所积累的老谋深算的军事能力。就算一度溃不成军,家康和秀忠也能很快地整顿好军队,继续进发,而没重蹈今川义元的覆辙,且大坂之阵除去天王寺-冈山之战,德川军也是胜多败少,这一仗的胜利也是必然的。

总而言之,德川家康不像织田、丰臣那样敢于在军事上面创新,他的军事实力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三河武士的勇猛刚强和家康自己的外交谋略,这跟他的政治才能和用人之道比起来稍显逊色。然而,就算如此,家康仍不失为一位战场老手。(未完待续~~)

2:政治水平

政治水平即周旋手腕。即使很多人不看好德川家康的军事能力,然而家康的政治能力大家基本上都是认同的。德川家康能看清天下大势,在前半生中,看清今川氏的没落和织田家的崛起,最终建立清洲同盟,并且积极抱织田信长的大腿。取得三河、远江、骏河的土地。在信长故去后又向羽柴秀吉称臣,并且转封关八州,为日后争夺天下保存实力基础。关原合战中运筹帷幄,最终寝反西军获得胜利。十五年后消灭丰臣氏,奠定德川幕府的基业。在前期的打拼中,还有一件事值得关注,就是原本姓松平的他将姓改为德川,彰显自己的源氏身份,为自己以后成为征夷大将军造势。

家康在后期将自己的政治手腕发挥到了极致。一个个拔掉了前田、上杉、石田、毛利等势力,并巧妙地通过加封,将清州三河一带安插上自己的谱代,然后巧妙地利用钟铭事件讨伐丰臣,并不惜留下负面评价而调集天下大名进攻大阪。此时就算各个大名有阻止家康之心,也再无阻止之力。织田信长的时代,各个大名必须交战才分出胜负,而到了江户时代,能眨眼间让大名失去大片大片的土地,则是政治利益分配的事情了。家康的政治水平不言而喻。秀吉去世之后,兼有兵力和资历的大名,除德川家康之外再无一人,从那时候起,天下就已经属于老谋深算的家康了。


3:内政水平

历史本质上还是人民群众推动的。战国也不例外。德川家康在内政方面,前期他占有三河临海之地,可建港口,这在战国可是大优势。想武田信玄东征西讨二十年,好不容易才从今川处夺得骏府中城,信玄之所以急于上洛,有一个原因就是甲州的金山逐渐枯竭。而信长更是将尾张打造成开放港口,之后又大修安土城,更掌握了日本最为富庶的近畿地区,相对于依靠金山的武田家,织田在长期对立中可谓占尽优势(实际上后来也印证了这一点)。而家康开放新市,虽然魄力不如信长,然而还是可圈可点的。

丰臣秀吉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没有调整好国内各个阶级关系,反而大举出兵朝鲜,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派系冲突,而德川家康成立江户幕府之后,采用了严格的等级分离制度,以及对外样大名严加限制,本来领地就少得可怜的外样大名,再无兴风作浪之力。同时,他又开始限制基督教,虽然残忍,然而对于刚刚成立的幕府来说,这对于维护稳定是必要的。德川家康没有发动对外战争,而多修养生息,同时延续丰臣秀吉的兵农分离,等级分离,传播朱子思想,通过大阪之阵消灭浪人……这些举措都提高了日本的生产力,对维持日本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地来说,德川家康的个人魅力不如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军事能力不如武田信玄,然而尽管如此,德川家康的实力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在个人气质方面,他隐忍、节俭、持重、关心部下、注意养生、审时度势,这都是成大事者的品质,同时,他还有以刚毅著称的三河武士,不得不说是他的幸运。在本能寺之变后能从堺市安全返回三河,没有点本事的人是办不到的。

德川家康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实力水平十分强劲,也许他不能在乱世夺取天下,但他成为江户幕府的开创者,确实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