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舉手痛,更高機率是肩夾擠症候群!
什麼是肩夾擠症候群?
當我們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與姿勢不良的壞習慣,會使肩胛骨大多處於過度前傾、下沉、向下旋轉的位置,當我們把手抬高時,因為肩胛骨沒有足夠地跟著向上旋轉,而讓肩膀的肌腱受到擠壓產生 肩膀痛 、 肩膀無力 、 舉手疼痛 等症狀。
肩夾擠症候群的症狀
肩夾擠症候群的原因?
肩夾擠症候群致病的主因是 肩膀肌群使用過度 ,特別是高舉手臂反覆使用的活動,另外長期的姿勢不良低頭、駝背等,或肩膀過度負重,也會造成肩夾擠的發生。長期下來,可能伴隨著 旋轉肌症候群 及 骨刺 等併發症。常見造成肩夾擠症候群的活動如
- 游泳、網球、棒球等運動
- 畫畫、打包、抬高搬物、過度負重、低頭駝背、反覆使用肩膀等動作。
肩夾擠症候群的治療
初期會採取保守治療,以緩解疼痛為重點,以藥物治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與物理治療為主,效果不佳時則可考慮使用 增生治療 ,以 高濃度葡萄糖 與 自體血小板注射 。若是形成 鈣化肌腱炎 則可使用 體外震波治療 ,有助疼痛改善與增進功能。改善疼痛後應積極 改正不良習慣 與肌力訓練,恢復肩關節的活動角度,才能避免一再復發。
與五十肩傻傻分不清?
肩夾擠症候群與 五十肩 的症狀十分相似,都是肩膀痛與舉手痛,但最大的差別在於,五十肩是因為肩關節沾黏,手是抬不起來;肩夾擠則是抬到 特定的角度60~120度之間 ,因為旋轉肌空間不足導致肌腱夾擠產生疼痛。
- 肩夾擠症候群與五十肩比較表
病症 |
肩夾擠 |
|
受限角度 |
特定角度,可舉高但痛 |
卡住,舉不高 |
原因 |
夾到肌腱時疼痛 |
關節囊沾黏 |
- 肩膀疼痛檢測
肩夾擠症候群的好發族群?
- 長時間使用電腦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
- 反覆肩膀上抬的動作者。
- 不當重訓者。
- 常呈現駝背的情形者。
- 習慣長時間側睡者 。
肩夾擠症候群的舒緩
- 手臂交叉伸展:單手手臂前伸,用另一隻手輔助拉伸過身體對側,停留5-10秒後換邊執行。可幫助緩解疼痛。
- 棘上肌訓練:雙腳踏住彈力帶,雙手手握兩側自然垂放,向上向外抬至腹部高度,維持10秒後復位,10下為1組,一天可作5~6組。
- 肩膀活動度訓練:單手抬高至90度,順時鐘轉5圈後逆時鐘轉5圈;再抬高至120度執行順時鐘與逆時鐘的畫圈運動。
作者 : 高逢駿 醫師
經歷 :
- 林口長庚醫院 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 骨科部總醫師
- 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
- 中華民國脊椎外科醫學會會員
- 中華民國足踝醫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