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读|挑剔动画片,不如多和孩子聊聊
前几天,陪孩子选看动画片,竟使出了中年老母的洪荒之力。
家有熊娃,已上小学一年级了,每天最期待的事儿,就是打开电视,看上20分钟的动画片。
孩子越大,动画越难选,家长越想把遥控器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这大概是我们这一届家长的通病。
既不失教育意义,又不能太过低幼。看个外国动画片,就想让娃练就一口纯正美式发音。看个科普动画片,想把牛顿几大定律一次讲清楚。恨不能把语数外全演成动画片,“寓乐于教”,让娃赢在动画起跑线。
这两天,江苏省消保委也提出个建议:建立分级评审委员会、网络动画规范先行先试、合理确定动画分级标准。言下之意,也是要好好筛选一下孩子们看的动画片。
这不禁我联想到自己的童年:在互联网史前时代,我们80后看动画片,没有点播这一说,纯属“看天吃饭”。基本是,打开电视,赶上什么节目看什么。
那个年代,家长大都是动漫盲,更不像现在的虎爸虎妈,卯足了劲儿,要把孩子的一切管起来。他们将遥控器丢给孩子,不去干涉,相信孩子们的选择。
身为50后的老妈,在我读书的年代,对动画片一无所知。什么一休哥、黑猫警长、葫芦兄弟,一律没听过,更别提忍者神龟、拳皇和大力水手了。
她除了总不忘给我饭盒里塞菠菜,压根不知道为啥吃菠菜就能力大无穷,也不知道卡通人物有女朋友,动不动就给男主脸上亲一口。
在电视机一统动漫江湖的时代,老妈信奉的开机有益、不过问主义,反而让我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
我爱大闹天宫里腾云驾雾的孙悟空,也爱“在山地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我爱穿着小裤衩的海尔兄弟,也爱擎天柱大战威震天……
不被干预的阅片史,让小小的我知晓了世界不是整齐划一的模样,更不是黑白灰的单色系。
轮到我当家长,却远不如老妈那样豁达,开始拿着显微镜审视给孩子看的动画。东挑西捡,嫌这个尺度大,怨那个成人化,生怕他们学坏,受了什么不良影响。
去年有则新闻,说的是家长举报金鹰卡通频道播出的动画片《菲梦少女2》,理由是:“人物发型五颜六色,穿得花里胡哨还在舞台换装。容易诱导未成年人染发,价值导向有问题。”
当时,我还跟娃他爸吐槽,有些家长真是玻璃心,管得太宽。如果孩子看个菲梦少女,就吵着要染发,这要是看了聪明的一休,还不闹着要出家?
笑归笑闹归闹,我又何尝不是过度保护的中年老母?
与父辈相比,我们这一代家长是不是退步了?以爱之名,过多干涉,想把孩子装进无菌房、玻璃罩,反而隔绝了自由的空气,遮蔽了无垠的天空?
当然,家长对动漫尺度焦虑也不是全无道理。这几年,有孩子模仿《熊出没》片段坠亡,也有孩子模仿《喜羊羊》片段把小伙伴烧伤。个中尺度,究竟如何拿捏,成了社会性的难题。
不过,身为家长,我还是觉得,决定孩子三观的,绝不是一两部动画片。与其拉着进度条,一帧一帧挑剔动画片,不如多和孩子聊聊,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
动画片是童年梦想的一粒种子。在那里,应该有纯净唯美的画面、天马行空的想象、正义战胜邪恶的真善美。应该有童趣,有纯真,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懂得何为人间。不必揪住细枝末节,让动画片过早进入老气横秋的中老年。
设计 祝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