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合力量,凝聚共识的高度,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十八大关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面阐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容、方法、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适应了当前社会各界学习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我们组织编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这本书。本书注重理论的准确性,阐释的全面性,思考的当代性,文字的可读性。
【目录】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文明的推动;一个个人的进步,需要文化的哺育。值此中华民族正在奋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程之际,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正式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和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要求、具体措施以及组织领导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引起了全党、全社会的巨大反响和共鸣,乃至在海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深刻的社会原因以及重大意义。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过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重大意义
神州百年,沧海横流。近代已降,中华民族历经屈辱,而又涅�重生。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当代中国,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的“根本”、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是什么?那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因如此,我们才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并将之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简单地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就是要使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越来越富强,政治建设上越来越民主,文化建设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建设上越来越和谐。这一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鼓舞士气、凝聚共识、激发活力的价值目标。
・
第一节 富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
・
第二节 民主:社会主义始终高扬的旗帜
・
第三节 文明: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
第四节 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