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艳后》服饰解析:女王的生活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Oiloil(来自微信公众号Oiloil)
来源: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才貌出众,为保埃及主权独立不得已卷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先后与恺撒、安东尼有着广泛流传的风流逸事,在后来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被称为「埃及艳后」。
对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本人来说,「埃及艳后」这个称谓并不合适。尽管她的父亲在去世前按照托勒密王室近亲通婚的习俗,将她下嫁于她并不争气的弟弟,以王后的身份与弟弟共同治理国家。但这段婚姻名不副实,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与弟弟的派系斗争中铲除异己,最终获得了埃及的统治大权,名为王后实为女王,是古埃及的最后一任女法老。
以下将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简称为「女王」。
关于这位女王的电影最著名的就是1963年上映的《埃及艳后》,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斥巨资拍摄,服化道客圈可点的地方很多,毕竟每一帧都是燃烧的经费。
历史背景
外有广阔的撒哈拉沙漠和地中海作为天然屏障,内有肥沃的尼罗河谷和扇形三角绿洲,这些是埃及文明兴旺的根基。同时埃及又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三面环沙一面向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注定了埃及是兵家必争之地。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埃及地图
战争带来王权变更,也融合民族文化。托勒密王朝的缔造者托勒密一世原是亚历山大大帝麾下的一名将军,亚历山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托勒密一世成功瓜分到埃及,并定都亚历山大港,从此埃及本土入驻了希腊人的政权。加上历代古埃及王朝与周边民族国家的碰撞与融合,从服饰上看,埃及服饰也兼具两河流域、古希腊和古罗马服饰的一些特征:轻薄、垂挂、宽松和缠腰。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Wikipedia
从造型上埃及服装可归纳为最基础的两种形式:无垂褶的和有垂褶的,分别对应丘尼克(tunic,紧身连衣裙)和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埃及的服装基本都在这两种类型上扩展开来,并衍生出斗篷、披肩、长袍等形式。
女王的服装
影片里女王的服装大致可以分为:礼服、常服、家居服(以及不穿衣服)。官方统计伊丽莎白·泰勒的戏服总共65套,服装上的花费在当时超过194800美元。
我把女王在重要的场合的衣服都归为礼服一类,例如正式外交、祭祀和庆典的场合。这一类礼服的共同点:都有斗篷(披肩),盛大华丽。这样带斗篷、长袍的套装由缠腰布发展而来,又被称作卡拉西里(karasilis)。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全片最令人震撼的服装就是女王第一次正式拜访罗马时的礼服:黄金羽袍。这件金色的礼服为影片获得奥斯卡奖做出了杰出贡献,整套斗篷在2012年以59365美元的价格拍卖成交。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层叠的褶饰做成翅羽的效果,这个造型设计来源于埃及女神伊西斯(Isis)的展翅造型,展翅象征着野心、征服和重生。电影里伊西斯女神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从侍女餐前试毒和女王祭祀的场景都能看得出来,女王将自己视为掌管着生育、和繁殖的伊西斯女神的化身,也是王权地位的体现。
伊西斯女神被视为法老保护神荷鲁斯的母亲,女王这番携子访问罗马的形象,也是在向罗马群众展示埃及王权,以及儿子作为凯撒唯一继承人的分量。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复刻伊西斯女神造型的还有这一套祭祀凯撒时穿的礼服,一金一银。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在花船上接见安东尼的这两套礼服则少了权势的味道,色泽和材质都更娇俏可人。这两件礼服其实有点一般,主要是戴的“撒币”项链(印有凯撒头像的金币做成的项链)非常抢眼。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尽管第18王朝之后是斗篷套装卡拉西里(karasilis)的全盛时期,造型雍容华贵,但有时候丘尼克(tunic)被认为是比卡拉西里更庄重,然而影片里女王只在加冕仪式上穿过比较接近丘尼克的裙子。(丘尼克应是下摆无裙褶,女王的裙子有褶)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常服
女王的非正式场合服饰,基本都是一个类型:连衣裙+披肩。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刺绣多为埃及常见纹样:蛇纹、花草、永生符。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常服里最接近丘尼克的就是这一身。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家居服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Cleopatra,1963
关于女王的睡衣,其实也就比常服多了些宽松。是睡衣还是常服主要看女王梳没梳头吧哈哈哈。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最好看的睡衣还是和凯撒睡觉的这一件。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3
女王的首饰
最能代表王权的首饰——王冠。托勒密王室虽是希腊后裔,但作为外来民族为了更好的统治埃及,入乡随俗,统治方式和习俗基本照搬了古埃及法老。
古埃及的王冠由统一前的上、下埃及王冠演变而来。
埃及统一以前,埃及南部国家(上埃及)为白王冠,图腾为秃鹰;埃及北部国家(下埃及)为红王冠,图腾为眼镜蛇。美尼斯(埃及第一任法老)统一上下埃及后将上下埃及的王冠合二为一,即红白双冠,秃鹰和眼镜蛇也同时成为了象征王权的图腾。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Wikipedia
女王的加冕仪式上头戴的王冠就是红白双王冠(只相差一根卷曲的装饰)。并且电影里拍的还挺讲究,红白王冠是分开戴的。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托勒密王室也延续了古埃及的图腾:眼镜蛇、秃鹰和太阳。所以女王的首饰你细看之下,会发现这些无处不在。
例如加冕仪式上,女王的王冠和王杖均为蛇图腾,王座之后是秃鹰雕像。
古埃及法老的王冠一般为单蛇,第18王朝开始王室女性也逐渐使用单蛇王冠,并逐渐演变成双蛇或鹰蛇王冠(或结合太阳轮),到了托勒密时代王室女性开始使用三蛇(多蛇)王冠。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Cleopatra,1963
影片里最厉害的还是女王出访罗马佩戴的豪华王冠,汇集了蛇、鹰和太阳。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制式的王冠并非法老佩戴,而是埃及王后。服饰其实也是剧情发展的一条暗线:以埃及王后的服制来出访罗马,可见当时的女王并不只想做女王,还有种“凯撒王后”的意味在里面,这完全是给当时凯撒的夫人一个下马威。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法老图坦卡蒙和他的王后
©Wikipedia
除此之外,还有法老专门用于领兵出征的蓝王冠,不过在对抗屋大维的海战里,女王佩戴的蓝王冠造型上还是有点偏差。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Cleopatra,1963
©Wikipedia
即便不戴王冠,普通的头饰也大多也以蛇图腾为主。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最耀眼的项链还是要数这个撒币项链。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Cleopatra,1963
手环、臂环上的的蛇,头上的花草。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腰间的短剑也能成为一种装饰。
进入公众号:Oiloil 查看原文高清大图
女王的保养
这里是不穿衣服章节。精致的女王怎么能少得了的精油spa呢。
©Cleopatra,1963
几千年前古埃及就已经掌握了精油的提炼技术,不论是贵族的日常生活还是木乃伊的加工制作都离不开芬芳馥郁的精油。
在女王决定拜访安东尼之前的沐浴环节里,大概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浮着的小船仅仅是个沐浴玩具,实际上也是个摆放精油的“托盘”。
电影对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呈现并不能与史实完全吻合,即便是文学作品乃至人物传记,对于这位女王的描述也有失偏颇。
但丁、莎士比亚等都将她描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重点都在她的风流轶事和亡国败仗上。
导致后人很容易用“红颜祸水”这样的亡国论观点去评判她,而不会去注意到古籍上记载着她在位期间的政绩,亚历山大图书馆也曾因她汇集天下智慧。精通多国语言、博闻强记的她,在女性备受限制的时代依旧闪闪发光。
铸有女王头像的铜币
©埃及艳后消失的坟墓
以上笔记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不可以转载哦
1.书籍
《埃及艳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
《西洋服装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纪录片
《埃及艳后消失的坟墓》
《古代十最:埃及的秘密》
3.电影
《Cleopatra》二十世纪福克斯(1963)
Wikipedia
THANKS FOR READING